专题 7.9 《平行线的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 了解定义及命题的概念与构成,并能通过证明或举反例判定命题的真假; 2. 区别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3. 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定义、命题及证明 1.定义:一般地,用来说明一个名词或者一个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定义. 2. 命 题 : 判 断 一 件 事 情 的 句 子 , 叫 做 命 题 . 特别说明: 1 . ( ) 命 题 一 般 由 条 件 和 结 论 组 成 ( 2 ) 正 确 的 命 题 称 为 真 命 题 , 不 正 确 的 命 题 称 为 假 命 题 . (3)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4) 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3.证明: 除了公理外,其它的真命题的正确性都要通过推理的方法进行证实,这种演绎推 . 理 的 过 程 叫 做 证 明 特别说明:实验、观察、操作所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都正确,必须推理论证后才能得出正确 的结论. 要点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1.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方法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特别说明: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 (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 行. (2)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线的传递性). (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4)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特别说明: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性质还有: (1)若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 (2)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垂直,那么它必与另一条直线垂直. 要点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推论:(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特别说明: (1)由一个公理或定理直接推出的真命题,叫做这个公理或定理的推论. (2)推论可以当做定理使用. 【典型例题】 类型一、定义、命题及证明 1. 当 n 为正整数时, n 2  3n  1 的值一定是质数吗? 【答案】不一定 【分析】寻找一个正整数 n,代入代数式求解出结果,使得这个结果不是质数即可. 解:不一定. 2 ∵当 n  6 时, n  3n  1  55  5 �11 ,是一个合数, 2 ∴n 为正整数时, n  3n  1 的值不一定是质数. 【点拨】本题意在让学生继续体会:实验、观察、归纳得到的结论可能正确,也可能 不正确,明白为什么需要证明.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答案】(1)条件: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结论:这两个三角形全 等;(2)条件: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结论: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3)条 件: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结论:它的两锐角互余;(4)条件:两直线平行;结论: 这两条直线被同一条直线截出的两个同位角相等. 【分析】 (1)根据命题的定义(一般地,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 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即可得; (2)根据命题的定义即可得; (3)根据命题的定义即可得; (4)根据命题的定义即可得. 解:(1)条件: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结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条件: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结论: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条件: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结论:它的两锐角互余; (4)条件:两直线平行;结论:这两条直线被同一条直线截出的两个同位角相等. 【点拨】本题考查了命题,熟记命题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2.用反证法证明: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已知:如图,直线 l1,l2 被 l3 所截,∠1+∠2=180°. 求证:l1  l2 证明:假设 l1  l2,即 l1 与 l2 交与相交于一点 P. 则∠1+∠2+∠P  180°   所以∠1+∠2  180°,这与  矛盾,故  不成立. 所以  . 【答案】 / / ;不平行; 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 ;∠1+∠2=180°;假设;结论成 立,l1∥l2. 【分析】先假设 l1 不平行 l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1+∠2+∠P=180°,从而 得到∠1+∠2<180°,与已知矛盾,即可求证. 已知:如图,直线 l1,l2 被 l3 所截,∠1+∠2=180°. 求证: l1//l2 证明:假设 l1 不平行 l2,即 l1 与 l2 交与相交于一点 P. 则∠1+∠2+∠P=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所以∠1+∠2<180°, 这与∠1+∠2=180°矛盾,故假设不成立. 所以结论成立,l1∥l2.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反证法,熟练掌握反证法证明的基本过程,解题的关键是找 到与已知相矛盾的条件. 【变式】设 a,b,c 是不全相等的任意实数,若 x  b2  ac, y  c 2  ab, z  a 2  bc . 求证:x,y,z 至少有一个大于零. 【分析】假设 x,y,z 都小于零,列出算式,根据完全平方公式把原式变形,根据偶 次方的非负性判断即可. 【详解】 解:假设 x,y,z 都小于零, 则 ∴ ∴ b2  ac  c 2  ab  a 2  bc  0 , 2b 2  2ac  2c 2  2ab  2a 2  2bc  0 ( a  b) 2  ( a  c) 2  ( b  c) 2  0 , , 这与偶次方的非负性相矛盾, ∴假设不成立, ∴x,y,z 至少有一个大于零.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反证法的应用,反证法的一般步骤是:①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 立;②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③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 原命题的结论正确. 类型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3. 如图,已知∠1+∠AFE=180°, ∠ A=∠2,求证: ∠ A=∠C+∠AFC 证明:∵ ∠1+∠AFE=180° ∴ CD∥EF( , ∵∠ A=∠ 2 ∴( ( ) , ∴ AB∥CD∥EF( ∴ ∠ A= , ∠ C= ( ) , ) , ) , ) ∵ ∠AFE =∠EFC+∠AFC ,∴ = . 【答案】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条直线都 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直线也互相平行;∠AFE,∠EF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C+∠AFC . 【分析】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 CD∥EF,根据∠A=∠2 利用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AB∥CD,根据平行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可得 AB∥CD∥EF 根据平行线的性 质可得∠A=∠AFE ,∠C=∠EFC,根据角的和可得 ∠AFE =∠EFC+∠AFC 即可. 证明:∵ ∠1+∠AFE=180° ∴ CD∥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A=∠2 , ∴( AB∥CD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AB∥CD∥EF(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直线也互相平行) ∴ ∠A= ∠AFE ,∠C= ∠EF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AFE =∠EFC+∠AFC , ∴ ∠A = ∠C+∠AFC . 故答案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条直线都 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直线也互相平行;∠AFE,∠EF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C+∠AFC . 【点拨】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角的和差,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 关键. 4. 如图,已知:点 A、B、C 在一条直线上. (1)请从三个论断:① AD∥BE; ②∠1=∠2;③∠A=∠E 中,选两个作为条件, 另一个作为结论构成一个真命题: 条件: 结论: (2)证明你所构建的命题是真命题. 【答案】(1)AD∥BE, �1  �2 ; �A  �E ;(2)见解析 【分析】 (1)根据命题的概念,写出条件、结论; (2)根据平行线的判定的礼盒性质定理证明. 解:(1)条件:① AD∥BE;②∠1=∠2; 结论:③∠A=∠E, 故答案为:① AD∥BE,②∠1=∠2;③∠A=∠E; (2)证明:∵AD∥BE, ∴∠A=∠EBC, ∵∠1=∠2, ∴DE∥BC, ∴∠E=∠EBC, ∴∠A=∠E.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概念、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 理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 1】如图,已知∠1+∠2=180°,∠DEF=∠A,求证:∠ACB=∠DEB. 【分析】利用邻补角定义得到∠2 与∠BDC 互补,再由∠1 与∠2 互补,利用同角的补 角相等得到一对同位角相等,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 EF 与 AB 平行,利用两直线 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DEF=∠A,等量代换得到一对同位角相等,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 平行得到 DE 与 AC 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得证. 证明:∵∠2+∠BDC=180°,∠1+∠2=180°, ∴∠1=∠BDC, ∴EF∥AB, ∴∠DEF=∠BDE, ∵∠DEF=∠A, ∴∠BDE=∠A, ∴DE∥AC, ∴∠ACB=∠DEB. 【点拨】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 关键. 【变式 2】如图,点 E , F 分别在 AB , CD 上, AF  CE ,垂足为点 O .已知 �1  �B , �A  �2  90�. (1)求证: AB //CD ; (2)若 AF  12 , BF  5 , AB  13 ,求点 F 到直线 AB 的距离. 60 【答案】(1)证明过程见解析;(2) 13 【分析】 (1)应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进行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1 1 FB  AB � h ,代入 (2)设点 F 到直线 AB 的距离为

doc文档 专题7.9 《平行线的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2021-202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北师大版)

教育频道 > 初中 > 数学 > 文档预览
17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劫难与你2022-12-02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