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 10:“二次函数压轴”全面辐射 1.如图,抛物线 y   x 2  2 x  c 与 x 轴正半轴, y 轴正半轴分别交于点 A, B ,且 OA  OB, 点 G 为 抛物线的顶点. 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 G 的坐标;  2  点 M , N 为抛物线上两点(点 M 在点 N 的左侧) ,且到对称轴的距离分别为 3 个单位长度和 5 个单位长 度,点 Q 为抛物线上点 【答案】(1) M,N 之间(含点 y   x 2  2x  3 M , N )的一个动点,求点 Q ,G(1,4);(2)﹣21≤ yQ 的纵坐标 yQ 的取值范围. ≤4. 【分析】 (1)根据 OA  OB, 用 c 表示出点 A 的坐标,把 A 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到一个关于 c 的一元二次方 程,解出 c 的值,从而求出函数解析式,求出顶点 G 的坐标. (2)根据函数解析式求出函数图像对称轴,根据点 M,N 到对称轴的距离,判断出 M,N 的横坐标,进一步 得出 M,N 的纵坐标,求出 M,N 点的坐标后可确定 yQ 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1)∵抛物线 y   x 2  2 x  c 与 y 轴正半轴分别交于点 B, ∴B 点坐标为(c,0), ∵抛物线 y   x 2  2 x  c 经过点 A, ∴﹣c2+2c+c=0, 解得 c1=0(舍去),c2=3,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y   x 2  2x  3 y   x 2  2x  3 =﹣(x-1)2+4, ∴抛物线顶点 G 坐标为(1,4). (2)抛物线 y   x 2  2x  3 的对称轴为直线 x=1, ∵点 M,N 到对称轴的距离分别为 3 个单位长度和 5 个单位长度 , ∴点 M 的横坐标为﹣2 或 4,点 N 的横坐标为﹣4 或 6, 点 M 的纵坐标为﹣5,点 N 的纵坐标为﹣21, 又∵点 M 在点 N 的左侧, ∴当 M 坐标为(﹣2,﹣5)时,点 N 的坐标为(6,﹣21), 则﹣21≤ yQ ≤4 当当 M 坐标为(4,﹣5)时,点 N 的坐标为(6,﹣21), 则﹣21≤ ∴ yQ yQ ≤﹣5, 的取值范围为﹣21≤ yQ ≤4. 2.如图,抛物线过 x 轴上两点 A(9,0),C(﹣3,0),且与 y 轴交于点 B(0,﹣12).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 M 为线段 AB 上一个动点,过点 M 作 MN 平行于 y 轴交抛物线于点 N. ①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 M,使得四边形 OMNB 恰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 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 说明理由. ② 当点 M 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 CBNA 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点 M 的坐标及四边形 CBNA 面积的最大 值. 【答案】(1) y 4 2 8 9 x  x  12 M ( , 6) ;(2)①不存在这样的点 M,理由见解析;② ,四边形 9 3 2 225 CBNA 面积的最大值为 2 . 【分析】 A(9,, 0), C ( 3 0) (1)先根据点 设抛物线的顶点式,再将点 B (0, 12) 代入求解即可得; 4 M (m, m  12) (2)①先求出直线 AB 的解析式,从而可设点 M、N 的坐标分别为 , 3 4 8 4 N (m, m 2  m  12) MN   m2  4m ,从而可得 ,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 MN  OB  12 , 9 3 9 然后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答案; ② 先根据点 A, B, C 的坐标分别求出 AC , OB 的长,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出 从而可得出四边形 CBNA 面积的表达式,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得. 【详解】 (1)因为抛物线过 x 轴上两点 所以设抛物线解析式为 将点 B (0, 12) A(9,, 0), C ( 3 0) y  a( x  3)( x  9)(a �0) 代入得: 3 �(9)a  12 VABC ,VABN 的面积, 解得 a 4 9 则抛物线解析式为 即 y y 4 ( x  3)( x  9) 9 4 2 8 x  x  12 ; 9 3 (2)如图,设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  kx  b(k �0) � 4 k � 9 k  b  0 � 3 将点 代入得: � ,解得 � � b  12 b  12 A(9, 0), B (0, 12) � � 则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 4 x  12 3 4 4 8 M (m, m  12) N (m, m 2  m  12) 由题意,可设点 M 的坐标为 ,点 N 的坐标为 3 9 3 则 MN  4 4 8 4 m  12  ( m 2  m  12)   m 2  4 m 3 9 3 9 ① 若四边形 OMNB 为平行四边形,则 MN  OB  0  (12)  12 4  m 2  4m  12 即 9 整理得: m2  9m  27  0 此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  (9) 2  4 �� 1 27  27  0 ,方程无实数根 则不存在这样的点 M,使得四边形 OMNB 恰为平行四边形; Q A(9,, 0), B(0, 12), C ( 3 0) ②  AC  9  (3)  12, OB  0  (12)  12 1 1  S VACB �‫״‬AC  OB  12 12  72 2 2 4 Q A(9, 0), B(0, 12), M ( m, m  12) 3  点 B 到 MN 的距离等于 m  S VABN  S VBMN  S VAMN  ,点 A 到 MN 的距离等于 9m 1 4 1 4 m( m 2  4m)  (9  m)( m 2  4 m) 2 9 2 9  2m 2  18m  S四边形CBNA  S VACB  S VABN  72  2m 2  18m 9 225  2(m  ) 2  2 2 因为 M 为线段 AB 上一个动点 所以 0m9 9 9 0m� m9 S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 时, S四边形 CBNA 随 2 时, 四边形 CBNA 随 m 的增大而增大;当 2 m 的增大而减小 则当 m 9 225 S 2 时, 四边形 CBNA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2 4 4 9 m  12  �  12  6 此时, 3 3 2 9 M ( , 6) 故点 M 的坐标为 . 2 3.如图,已知抛物线 y  ax 2  2 x  c( a �0) ,与 y 轴交于点 A  0, 6  ,与 x 轴交于点 B  6, 0  .点 P 是直线 AB 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点 A 、 B 重合),过点 P 作直线 PM  x 轴,垂足为 M ,交直 线 AB 于点 N ,连接 PA , PB . (1)求这条抛物线表达式及其顶点坐标; (2)若 PA  PN ,求证:四边形 AOMP 为矩形; (3)求 PAB 的面积最大时点 P 的坐标; (4)在抛物线对称轴 L 上是否存在一点 C ,使 AC  BC 的值最大?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 在,请说明理由. 1 y   x2  2x  6 【答案】(1)抛物线解析式为: ,顶点坐标为  2,8  ;(2)证明见解析;(3) 2 � 15 � P� 3, � � 2 �;(4)存在点 C , AC  BC 的值最大值为 2 10 【分析】 (1)把点 A、B 坐标代入 (2)由已知可得 y  ax 2  2 x  c(a �0) 求解即可,再由配方法求顶点; OA P PM �ANP  �OAB  45� �OAB  �OBA  45� PA  PN ,由 得到 ,再根据 证明 �APN  90� 即可; � 1 � P �x,  x 2  2 x  6 � (3)有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 AB 解析式,设出点 � 2 �,则点 N  x,  x  6  ,用 x 表示 PAB 的面积,由函数性质求面积最大值即可; (4)取点 B 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 B� ,再通过三角形三边关系讨论 而得到 | AC  BC | AC  B� C 取最大值的情况,从 最大值. 【详解】 解:(1)∵抛物线 y  ax 2  2 x  c  a �0  c6 � � ∴ 0  36a  12  c � 1 � a � 2 ∴� � c6 � 1 y   x2  2x  6 ∴抛物线解析式为: , 2 1 1 y   x 2  2 x  6   ( x  2) 2  8 ∵ 2 2 ∴顶点坐标为  2,8  (2)证明:∵ A  0, 6  , B  6, 0  . ,与 y 轴交于点 A  0, 6  ,与 x 轴交于点 B  6, 0  ∴ ∵ ∴ ∵ ∴ OA  OB  �AOB  90� �OAB  �OBA  45� 又 PM  x 轴, ∴ OA  x 轴∴ OA P PM �ANP  �OAB  45� PA  PN ∴ �PAN  �ANP  45� �APN  90� �OAP  �OAB  �PAN  90� �PMO  90� , ∴四边形 AOMP (3)∵点 设直线 AB 又 为矩形 A  0,6  ,点 解析式为: B  6, 0  , y  mx  n 并解得: y  x  6 � 1 � P �x,  x 2  2 x  6 � 设点 � 2 �,则点 N  x,  x  6  , 1 1 PN   x 2  2 x  6  (  x  6)   x 2  3 x , 2 2 则 S PAB  1 1� 1 2 3 27 � PN �

docx文档 突破10 二次函数压轴全面辐射-备战2021年中考数学特色提分手册

教育频道 > 初中 > 数学 > 文档预览
21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近猪者吃2021-12-30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