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平行线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平行线第一小节平行线。 一、教材分析 (一)《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的要求分析。 “平行线”属于数学课程四大领域之一“图形与几何”中“图形的性 质”的研究范畴。整个初中学段,“图形的性质“的研究遵循:点、线、 面、体——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流程。 本节课要学习的“平行线”是“相交线与平行线”中的基本问题。《课程 标准》对此部分学习的“知识技能”目标要求是: 了解 了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理解 理解平行线概念 掌握 掌握基本事实: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 线平行。 能用三角尺和直尺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数学思考”目标要求是:逐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 观,在参与观察、实验、推理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 理的能力。 “问题解决”的目标要求:获得分析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 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的目标要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会数学的特点, 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二)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关于“平行线”的内容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已经有所接触,对于“平 行线的形象”和“画平行线”都已经有所掌握。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 经验以及前面对“相交线”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 的位置关系,平行公理及其推论。这些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 用到。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前两个学段对“平行”认识的一个提升与 深化,又是学习本章重点“平行的性质及判定”的基础。特别是这里的 “画平行线”既是小学学习平行线画法的再现与固化,又是理解“同位 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一判定公理的操作准备。“平行公理”的内容 与前面学习过的“垂线性质”有密切的联系,二者的对比可以分别加深 对两个公理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技能: (1)理解平行线概念,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 (2)能借助直尺和三角板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掌握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 线平行”,了解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2、数学思考: (1)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平行线的认识,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发展几何直觉。 (2)让学生经历观察、实践、讨论、体会平行公理的过程,发 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 3、问题解决: 让学生在探索平行公理的过程中,体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 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4、情感态度: (1)通过对生活中平行线的认识,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与人交 流,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和主动参与意识。 (3)学生经历观察、动手操作、发现讨论等数学活动,感受数 学活动充满探索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乐于探究。 关于平行线的学习中,“平行线概念的准确理解与平行公理、推 论”是“新内容”,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 引导学生观察、画图和讨论,共同探索平行公理。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抽象思维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对“同一平面内”这样的描述还存在理解上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 难点是: 理解几何语言。 二、设计思想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 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 的学习。 因此本节课在教法上采取“问题引领的启发式教学”。教师围绕教 学目标设计相应问题和便于学生参与与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让学 生在亲身参与中观察、操作、讨论、归纳、反思,自主完成新知的 学习,在交流和教师指导下完善知识体系。 学生的学习需要遵循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的认知规律,参 与数学学习活动并主动积极的进行探究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基 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本节课内容的呈现特点,本节知识的学习 学生可以在问题的引领下,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组间展 示互评等学习活动达成学习目标。 三、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 几何画板软件、PPT 课件、洋葱数学微课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1.播放洋葱数学微课视频,从而引出本节课题:平行线(板书 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定义,能用几何语言表示和描述直线平行的关系。 2、掌握画平行线的方法。 3、理解平行公理及推论。 教师解读目标,点明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几何图形无处不在,也为后面的 探究活动作好了情感准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感受宇宙 世界中存在大量的平行线。目标的出示与解读明确了学习的方向, 实现了任务引领。 时间:3 分钟 (二)问题引领、合作探究。 问题一:理解平行线概念 活动 1: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关系,学生观 察、思考下列问题:在直线转 动的过程中,有没有直线 a 与直线 b 不相交的位置呢?这个位置叫 什么?如何用几何符号表示? (2)归纳平行概念:在 内,不相交的两条 互 相平行。你觉得关键词有哪些?如何理解呢? (3)举例生活中的平行线 (学生自己说说身边的平行线例子,教师展示生活中的平行) 活动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有几种? (1)学生利用手中的两支笔,在桌面上任意摆放,观察它们之 间的位置关系 (2)归纳:在 。 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有 种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增加积极性,直观感受同一平 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同时,通过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形象而生 动的性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使学生 乐于学习。让学生通过动手画图、分组讨论,经历知识的发生、发 展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问题二:平行线的画法 回忆小学学过的画平行线的方法:一落二靠三推四画 (课件动态展示画平行线的过程) 活动 3:分别过直线 AB 外的点 M、点 N,画出直线 AB 的 平行线 m、n。 思考: (1)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2)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类比前 面我们学过的“垂线性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试着写下来。 (3)“垂线性质”与“平行公理”有哪些不同?你是怎样理解这些 不同点的? (4)图中的直线 m 与 n 平行吗?由此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画图、讨论等探索过程,用类比的方法归纳出平行 公理,从而把学生的直观体验上升到理性思维,再用对比的方法凸 显平行公理的关键词——直线外一点,准确理解平行公理的内容。 此环节学生活动: 先独立思考并完成问题一、二,再小组交流、互相补充、修正 完善认识。组长记录疑问。 教师活动: 巡视并关注: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平行概念的理解中 能否抓住关键词并合理解读;能否抓住平行公理与垂线性质的不同 点;潜能生在此部分学习的表现。 平行公理知识拓展,教师讲解数学史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 提高学习兴趣。 时间:15 分钟 (三)展示提升、落实新知。 学生活动: 以组为单位对问题一、二进行备展(设计板书、组内试讲), 展讲。其间学生可以补充、质疑、归纳。积极完成教师出示的练习 题目,进一步扎实基础知识。 教师活动: 问题一的展讲中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平行概念中“在同一平 面内”这一关键词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进行解释。对策:引导学生利 用学具 B,观察两个对面上不相交也不平行的两条棱。 设计一组判断题,落实新知。 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线段的不相交就垂直。 (3)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垂直、平行。 问题二的展讲中因为画平行线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 学生阐述、演示画法的同时,配合动画演示,加强直观教学。 对于平行公理的理解,要关注学生对比“垂线性质”对关键词的解 读是否准确到位。 对于平行公理的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简单理解成“平行线的 传递性”,鼓励学生用“因为…所以…”的推理形式来表达。 设计一组选择题,落实新知。 巩固练习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 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 如果 AB ∥ CD,AB ∥ EF,那么 CD⊥EF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展讲,澄清模糊认识,深化对“平行线概念”与“平行公 理及推论”的理解。通过观察空间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学 具 B),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同时 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通过师生、生生 间的互动,让学生敢于表达、暴露思维并自我反思与修正,提高数 学素养。通过练习,巩固平行线的概念及平行公理与推论,落实基 础知识。 时间:12 分钟 (四)训练评价、拓广探索。 1.课本 12 页练习: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1)点 P 是直线 AB 外一点,直线 CD 经过点 P,且与直线 AB 平行。 (2)直线 AB,CD 是相交直线,点 P 是直线 AB,CD 外的一 点,直线 EF 经过点 P 且与直线 AB 平行,与直线 CD 相交于点 E。 师生活动:学生主动板书和教师指定板书相结合,若有错误其 他学生可以用颜色粉笔改正。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 小红的妈妈是舞蹈教师,有一次快到六一儿童节了,需要编 排一个舞蹈,规定排成三行,然后变换各种队形。小红一听,高兴 地对妈妈说:“这是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让我来替您参谋参谋。”小 红利用我们刚学过的知识: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设计出了 四种队形。小红的妈妈一看,果然好办法,队形变化多端。 你知道小红是怎样设计的吗? 师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并在全班交流,然后教师利用 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这组练习是“基础练习”与“复习巩固”的综合。让学生 通过画图进一步巩固平行线的画法及平行公理,使学生能将文字语 言转化为图形语言。通过拓广探索,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 中,服务于生活,在设计中体会数学的分类思想。同时,通过学生 设计不同的队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 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时间:10 分钟 (五)归纳总结、整理反思。 总结性学习:(知识点、关键点、知识间的联系…) 学生活动:结合板书,个人在课本上先进行总结性学习,整理 记录,之后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教师及时给予肯定、赞扬。最后出 示教师整理的总结性学习内容

doc文档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1.1 平行线 教案

教育频道 > 初中 > 数学 > 文档预览
10 页 0 下载 1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未曾拥有何来2023-03-20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