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PT  2 PA  专题 07 圆幂定理在解题中的应用 【方法点拨】 1.相交弦定理:如下左图,圆 O 的两条弦 AB、PC 相交于圆内一点 P,则 PA � PB  PC � PD . PB 2. 切割线定理:如下右图,PT 为圆 O 的切线,PAB、PCD 为割线,则 PT  PA � 2 PB  PC � PD . (); 3.割线定理:如下右图,PAB、PCD 为圆 O 的割线,则 PA � PB  PO  R (其中 R 是半径),统称为圆幂定理. 说明:上述三个定理可以统一为 PA � 2 2 【典型题示例】 例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点 的任意一点,过点 B (1, 0) A(1, 0) ,点 P 是圆 O: x2  y 2  4 上 作直线 BT 垂直于 AP,垂足为 T,则 2PA+3PT 的最小值是______ ____. 9 �2 18  6 2 PA 【答案】 【分析】从题中已知寻求 PA、PT 间的关系是突破口,也是难点,思路一是从中线长定理 入手,二是直接使用圆幂定理. 【解法一】由中线长公式可得 cos P  PO  1 2( PA2  PB 2 )  AB 2 2 2 2 ,则 PA  PB =10 PA2  PB 2  AB 2 3 cos P  2 PA � PB PA � PB ,则 在 Rt PBT 中, PT  PB cos P ,即 所以 2 PA  3PT  2 PA  PT  3 PA 9 3 2 �2 18  6 2 PA  PA 2 时取等) (当且仅当 【解法二】∵BT⊥ AP,∴点 T 的轨迹是圆,其方程是:x2+y2=1, 2 PT  3 过点 P 作该圆的切线 PC,C 为切点,则 PC= 3 ,由切割线定理得: PC  PA � 所以 2 PA  3PT  2 PA  9 3 2 �2 18  6 2 PA  PA 2 时取等). (当且仅当 点评:解法二中,先运用定直线张直角,得到隐圆,然后运用切割线定理得出定值,最后 再使用基本不等式予以解决,思路简洁、解法明快.在有关解析几何的题目中,首先考 虑相关的几何性质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首选方向. 例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C:x2+(y-1)2=5,A 为⊙C 与 x 负半轴的交点,过 A 作⊙C 的弦 AB,记线段 AB 的中点为 M. 若 OA=OM,则直线 AB 的斜率为________. 【答案】2 【分析】看到“弦的中点”想到作“弦心距”,得到 CM⊥AB,故∠CMA+∠AOC=180o ,所以 A、O、C、M 四点共圆,AC 为直径.在该外接圆中,使用正弦定理求出 sinA 即可. 【解析】连结 C、M,则 CM⊥AB, 在四边形 AOCM 中,∠CMA+∠AOC=180o,故 A、O、C、M 四点共圆,且 AC 为直径. x2+(y-1)2=5 中,令 y=0,得 x=±2,A(-2,0),AC= ❑ √5 即为△AOM 外接圆的 直径, 在△AOM 中,由正弦定理得: OM ❑ = √ 5 ,而 OA=OM=2, sinA 2 ,所以 tanA=2. √5 所以 sinA= ❑ 故直线 AB 的斜率为 2. 例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过点 M (1, 0) 的直线 l 与圆 x2  y 2  5 uuuu r uuur l A BM  2 MA 其中 点在第一象限,且 ,则直线 的方程为 交于 A, B 两点 . 【答案】y=x-1 【分析】本题思路有下列几种:①利用向量坐标设点转化,点参法;②设直线方程的在 x 轴上的截距式,联立方程组;③垂径定理后二次解三角形;④相交弦定理;⑤利用” uuuu r 2 uuu r 1 uuu r OM  OA  OB �AOB 的余弦值. 3 3 爪”型结构,得 ,两边平方求得 【解法一】:易知直线 l 的斜率必存在,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y=k(x-1). 由BM=2MA,设 BM=2t,MA=t. 如图,过原点 O 作 OH⊥l 于点 H,则 BH=. 设 OH=d,在 Rt△OBH 中,d2+2=r2=5. 在 Rt△OMH 中,d2+2=OM2=1,解得 d2=, 则 d2==,解得 k=1 或 k=-1. 因为点 A 在第一象限, BM=2MA,由图知 k=1, 所以所求的直线 l 的方程为 y=x-1. uuuu r uuur 【解法二】由 BM  2 MA ,设 BM=2t,MA=t 又过点 M 的直径被 M 分成两段长为 5  1 、 5  1 2t 2    5 1 由相交弦定理得 过原点 O 作 OH⊥l 于点 H,  ,解之得 t  5 1 2 在 Rt△OBH 中,d2+2=r2=5,解得 d2=,(下同解法一,略). 【解法三】设 A(x1,y1),B(x2,y2),则BM=(1-x2,-y2),MA=(x1-1,y1). 因为BM=2MA,所以 当直线 AB 的斜率不存在时,BM=MA,不符合题意. 当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y=k(x-1), 联立得(1+k2)y2+2ky-4k2=0,则 解得所以 y1·y2==,即 k2=1.又点 A 在第一象限, 所以 k=1,即直线 AB 的方程为 y=x-1. 【解法四】设 A(x1,y1),B(x2,y2),则BM=(1-x2,-y2),MA=(x1-1,y1). 因为BM=2MA,所以即 又代入可得解得 x1=2,代入可得 y1=±1.又点 A 在第一象限,故 A(2,1),由点 A 和点 M 的坐标可得直线 AB 的方程为 y=x-1. 点评: 上述各种解法中,以解法一、解法二最简、最优. 【巩固训练】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M 是直线 x  3 上的动点,以 M 为圆心的圆 M ,若圆 M 截 x 轴所得的弦长恒为 4,过点 O 作圆 M 的一条切线,切点为 P ,则点 P 到直线 2 x  y  10  0 距离的最大值为 . ( x  m) 2  y 2  r 2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圆 C: (m>0).已知过原点 O 且相互垂直 的两条直线 l1 和 l2,其中 l1 与圆 C 相交于 A,B 两点,l2 与圆 C 相切于点 D.若 AB= OD,则直线 l1 的斜率为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 中,设直线 y  x  2 uuur 与圆 x 2  y 2  r 2 (r  0) r 3 uuur 5 uuu 为坐标原点,若圆上一点 C 满足 OC  4 OA  4 OB ,则 r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点 P  0,1 在圆 C: 交于 A、B 两点, O . x 2  y 2  2mx  2 y  m 2  4m  1  0 内, 若存在过点 P 的直线交圆 C 于 A、B 两点,且△PBC 的面积是△PAC 的面积的 2 倍,则 实数 m 的取值范围为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 中,圆 C : ( x  2) 2  ( y  m) 2  3 且 AB  2GO ,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若圆 C 存在以 G 为中点的弦 AB , . 2 2 P  x0 , y0  6. 已 知 直 线 y  ax  3 与 圆 x  y  2 x  8  0 相 交 于 A, B 两 点 , 点 在直线 y  2x 上且 PA  PB ,则 x0 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与提示】 1.【答案】 3 5 2 5 2.【答案】 � 5 【解析一】作 CE⊥AB 于点 E,则 CE 2  BC 2  BE 2  BC 2  1 1 AB 2  BC 2  OD 2 4 4 1 5r 2  m 2  r 2  (m2  r 2 )  , 4 4 r 5 5r 2  m2  m 2  r 2 ,化简得  由 OECD 是矩形,知 CE =OD ,∴ m 3 , 4 2 2 r CD 5 2 5 即 cos∠OCD= OC = m  3 ,tan∠COB=tan∠OCD= 5 , 2 5 ∴直线 l1 的斜率为 � 5 . 【解析二】作 CE⊥AB 于点 E,则 OECD 是矩形 t t 5 t 2  (r  )(r  ) r2  t2 2 2 ,即 4 (※) 设 OD=t(t >0),则由切割线定理 OD2=OA ×OB 得 又 m  t  r ,将(※)代人得 2 2 Rt COE , 2 sin �COE  2 5 ∴直线 l1 的斜率为 � 5 r 2  m 3 . m2  9 2 r 2 r  4 ,即 m 3 3.【答案】: 10 【解法一】遇线性表示想求模,将向量问题实数化. 2 uuur 2 �5 uuu r 3 uuu r� r2 r uuu r 9 uuu r2 25 uuu 5 3 uuu OC  � OA  OB � OA  2 � � OA � OB  OB , 4 4 4 16 �4 � 16 即 r2  25 2 15 2 9 3 r  r cos �AOB  r 2 cos �AOB   16 8 16 ,整理化简得 5. 过点 O 作 AB 的垂线交 AB 于 D , 则 cos �AOB  2 cos 2 �AOD  1   又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OD  3 1 cos 2 �AOD  5 ,得 5. 2 1 OD 2 2  2 cos 2 �AOD   2  2 ,所以 2 5 r r , r  10 . 【解法二】注意到线性表示时的系数和为 2,联想“三点共线”. uuur 5 uuu r 3 uuu r r 3 uuu r 1 uuur 5 uuu OC  OA  OB OC  OA  OB ,即 2 4 4 8 8 由 得 设 A、、 B D AD  3x 三点共线(其中 , D 是 AB 的中点),且 AD : BD  3: 5 , BD  5 x 2 � 2 �r � 2 � � �

doc文档 专题07 圆幂定理在解题中的应用-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培优辅导(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教育频道 > 高中 > 数学 > 文档预览
9 页 0 下载 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念你时时刻刻2022-09-16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