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0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命题解读】 1.了解原命题和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理解命题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能判断并证明命题成立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充要条件. 【命题预测】 常用逻辑用语是高考必考知识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多与不等式、函数等知识相交汇,预计 2021 年高考仍以选题的形式呈现. 【复习建议】 一、命题及其关系 1.命题的概念 在数学中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真命题 , 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假命题. 2.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1)四种命题 (2)四种命题间的关系 命题 表述形式 原命题 若 p,则 q 逆命题 若 q,则 p 否命题 若 �p ,则 �q 逆否命题 若 �q ,则 �p (3)常见的否定词语 正面词 语 否定词 = >(<) � �( �) 是 都是 不 不都 是 是 任意(所有) 任两 的 个 某两 某个 个 至多有 1(n)个 至少有 1 个 至少有 2(n+1)个 1 个也没有 3.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提醒】当一个命题有大前提而要写出其他三种命题时,必须保留大前提,也就是大前提不动. 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概念 (1)若 p⇒q,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q 是 p 的必要条件; / p,则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若 p⇒q 且 q � / q 且 q⇒p,则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若 p � (4) 若 p⇔q,则 p 是 q 的充要条件; / q 且 q� / p,则 p 是 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 若 p � 2.必记结论 (1)等价转化法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①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q 是 �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 �q 是 �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p 是 q 的充要条件 � �q 是 �p 的充要条件; ④p 是 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q 是 �p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集合判断法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若 p 以集合 A 的形式出现,q 以集合 B 的形式出现,即 p:A={x|p(x) },q:B={x|q(x) },则 ①若 ②若 ③若 ④若 A �B B �A A� �B B� �A ,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则 p 是 q 的必要条件; ,则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则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⑤ 若 A  B ,则 p 是 q 的充要条件; � � ⑥ 若 A �B 且 B �A ,则 p 是 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考向一 四种命题的关系及其真假的判断 四种命题的关系及其真假的判断是高考中的一个热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不大,往往 会结合其他知识点(如函数、不等式、三角、向量、立体几何等)进行综合考查.常见的解法如下: 1.判断四种命题间关系的方法 ① 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命题,关键要分清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将条件与结论互换即得逆命题,将条 件与结论同时否定即得否命题,将条件与结论互换的同时进行否定即得逆否命题. ② 原命题和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有相同的真假性,解题时注意灵活应用. 2.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 ① 给出一个命题,要判断它是真命题,需经过严格的推理证明;而要说明它是假命题,则只需举一反例 即可. ② 由于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为等价命题,有时可以利用这种等价性间接地证明命题的真假. 典例 1 已知命题:“若 a<b,则 ac2<bc2”,则命题的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 是 A.0 B.1 C.2 D.4 【答案】C 【解析】原命题:“若 ab ,则 ac 2  bc 2 ”,当 c0 时不成立,所以为假命题;则它的逆否命题也为假 命题; 其逆命题为“若 ac 2  bc 2 ,则 ab ”,为真;所以其否命题也为真命题; 故命题的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2. 故选 C. 典例 2 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命题“若 x  1 ,则 x  1 ”的逆命题 2 B.命题“若 x  1 ,则 x  x  2  0 ”的否命题 2 C.命题“若 x  0 ,则 x  1 ”的逆否命题 2 D.命题“若 x  y ,则 x  y ”的逆命题 【答案】D  2  1 ,所以为假命 【解析】命题“若 x  1 ,则 x 2  1 ”的逆命题为“若 x 2  1 ,则 x  1 ”,由于  2   1, 2 题; 2 2 命 题 “ 若 x  1 , 则 x  x  2  0 ” 的 否 命 题 为 “ 若 x �1 , 则 x  x  2 �0 ” , 由 于 2 �1,  2    2   2  0 ,所以为假命题; 2  2  1 ,所以为假命题; 命题“若 x 2  0 ,则 x  1 ”的逆否命题与原命题同真假,因为  2   0, 2 命题“若 x  y ,则 x  y ”的逆命题为“若 x  y ,则 x  y ”,因为 x  y �y ,所以为真命题.选 D. 考向二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作为载体,考查知识面广,常 与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知识综合考查.常见的解法如下: 1.命题判断法 设“若 p,则 q”为原命题,那么: (1)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为假时,则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为真时,则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当原命题与逆命题都为真时,则 p 是 q 的充要条件; (4)当原命题与逆命题都为假时,则 p 是 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集合判断法(同必记结论) 3.等价转化法(同必记结论) 典例 1 设 x �R ,则“ 2  x �0 ”是“ | x  1|�1 ”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由 2  x �0 ,可得 x �2 , 由 | x  1|�1 因为 ,可得 1 �x  1 �1 x 2  x x  x 0 ��� 所以“ 2  x �0 ”是“ | x  1|�1 2 ,即 0 �x �2 , ,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故选 B. 【名师点睛】判断充要关系的的方法: ① 根据定义,若 p�q ,那么 p p � q, q � / p q ,那么 是 的充要条件,若 p q q 是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同时 是 p� / q ,q � / p ,那那么 p q p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若 是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② 当命题是以集合的形式给出时,那就看包含关系,若 p : x �A , q : x �B ,若 A 是 B 的真子集,那么 p 是 q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同时 q 是 p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若 A  B ,那么 p 是 q 的充要条件,若没 有包含关系,那么 p 是 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③ 命题的等价性,根据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等价,将“ p 是 q ”的关系转化为“ �q 是 �p ”的关系进行判 断. 典例 2 设 x ∈ R ,则使 lg(x+1)<1 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A. −1< x <9 B. x>−1 C. x> 1 D. 1< x< 9 【答案】B 【解析】求解对数不等式 lg ( x +1 ) <1 可 得 0< x +1<10,∴−1< x <9 , 结 合 选 项 可 得 , 使 lg(x+1)<1 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x>−1 .故选 B. 考向三 充分、必要条件的应用 充分、必要条件的应用主要涉及根据充要条件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具体解法如下: 1.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是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 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组)求解. 2.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时,一定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尤其是利用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求解参数的 取值范围时,不等式是否能够取等号决定端点值的取舍,处理不当容易出现漏解或增解的现象. 2 典例 1 已知 p : 4 x  m  0 , q : x  x  2  0 ,若 p 是 �q 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则 m 的取值范围为 A.  8, � B.  8, � C.  4, � D.  4, � 【答案】B 【解析】 p : 4 x  m  0 ,即 p: x  m 4, Q q : x2  x  2  0 Qp 是 �q  �q : x 2  x  2 �0 ,  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 ,即 1 �x �2 , 可得 �q � p ,即 �q 的范围比 p 的范围小, m 2 故4 ,即 m � 8, � . 故选 B 项.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逻辑联结词,必要不充分条件,属于简单题.解答本题时,根据 p 是 �q 的一个必 要不充分条件,可得 �p � q ,然后得到 m 的取值范围. 题组一 基础过关 1.(2020·浙江高三其他)已知三个不同的平面 ”是“ m // n ”的(  ,  , 和直线 m, n ,若 I  m ,  I  n ,则“  /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2.(2020·浙江杭州高三三模)“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a3 ”是“函数 f ( x) | x  1|  | x  a | ( x �R)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D.充要条件 1 1 x� x  �2 3.(2020·安徽省太和中学高三其他(文))“ ”的( ) 2 ”是“ x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

doc文档 考点0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备战2021年浙江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帮

教育频道 > 高中 > 数学 > 文档预览
26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执笔画青春2022-11-16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