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规划 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x  y  1 �0 � �x  y �0 1.若实数 满足 � ,则 的最小值是( z  3x  4 y x, y �x �0 A. 5 B. 4 ) 7 C.  2 D.0 �x  1 �0 � �x  y �0 2.若 , 满足约束条件 � ,则 2 y  2 的最大值为( x  y  4 � 0 y � x x A.4 B.6 C.2 ) D.-2 3.若点(1,-2)和点(2,3)分别位于直线 ax  y  1  0 的两侧,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为( ) A.(-1,3) C. B.(-2,3)  �, 1 � 3, � D.  �, 2  � 3, � �x  y  1 �0, � 2 x  y  4 �0, � 4.已知实数 满足不等式组 � 则 的最大值为( 4 x  y  4 �0, 3 x  4 y  4 x, y � A.16 B.12 C.5 5.不等式 2x-y+3>0 表示的区域在直线 2x-y+3=0 的( A.右上方 B.右下方 ) D.3 ) C.左上方 D.左下方 �x  y �0 �2 x  y �2 � � 6.若不等式组 �y �0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三角形,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 y �a 4 A. a � 3 B. 0  a �1 4 C. 1 �a � 3 4 D. 0  a �1 或 a � 3 ) 3x  y  3 �0 � � 2 x  3 y  9 �0 � 7.已知实数 , 满足 � ,则 z  x  y  1  x �2  的取值范围是( x  2 y  1 � 0 � x y x2 A.  �,0 � 1,3 B.  0,1 U  1,3 C.  �, 0 U  3, � D.  0,1 � 3, � �x  y  2 �0 � �x �4 8.若实数 满足 � ,则 的最小值为( x、y �y �5 s  22 x � 4y A. 1 4 B.4 C.16 �x  y  1 �0 � �x  y �0 9.已知 , 满足 � ,则 的最大值为( ( x  1) 2  ( y  2) 2 �x �3 x y A.2 B.5 C.25 ) D.36 ) D.29 �x  y  3 �0, � �x  y  3 �0, 10.曲线 上存在点 满足约束条件 � 则 的最小值为( x y2 ( x, y ) �y �m, m A.1 B.2 C.3 ) ) D.4 二、填空题 11.已知点 12.已知点  2,t  在直线 A  2, 2  , 2x  3 y  6  0 B  1,3 的上方(不含直线),则 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若直线 kx  y  1  0 与线段 AB (包括端点)有交点,则实 数 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3.不等式 x  y �2 表示的平面区域面积是_________. �x �0, � 3 x  y �4, � 14.当实数 x,y 满足不等式组 � 时,恒有 ,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_ a  x  1 �2 y �x  3 y �4 __. �y  1 �0 � �x  y  1 �0 15.若直线 与不等式组 � 表示的平面区域有公共点,则实数 的 kx  y  k  0 �x  2 y  2 �0 k 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2 x  y  4 �0 � � �x  y  1 �0 16.如果实数 , 满足 � ,若直线 将可行域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 y  k  x  1 �x �1 x y 分,则实数 k 的值为______. 17.在区间 [ 0,1] 上任取两个数 a, b ,则函数 f  x   x 2  ax  b 2 无零点的概率为___ � x �0, � � y �0, 18.满足线性约束条件 � 的可行域中共有________个整数点. �x  y �4. �x �1 � �x  y  4 �0 19.已知约束条件 � ,表示面积为 9 的直角三角形区域,则实数 的值为____. kx  y � 0 � k 2 ( x  y  5)( x  y ) �0 � � 0 �x �3 20.不等式组 �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______. 参考答案: 1.B 由不等式组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 由目标函数 z  3 x  4 y 的几何意义知,其在 A(0,1) 点处取得最小值, 此时 z  0  4  4 . 2.A �x  1 �0 � �x  y �0 作出不等式组 � 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x  y  4 �0 y 1 由 x 的几何意义为区域内的点与点 D (0,1) 的斜率,由图可知直线 的斜率最大, AD �x  1 �x  1  0 � � 联立 �x  y  4  0 ,解得: �y  3 ,即 A(1,3) , 则 k AD  31 y 1 2y  2  2 ,即 的最大值为 2,所以 的最大值为 4, 1 0 x x 故选:A. 3.A 因为点(1,-2)和点(2,3)分别位于直线 ax  y  1  0 的两侧.所以  a  2  1  2a  3  1  0 ,解得 1  a  3 . 4.B 如图 3x  4 y  4 z  5� 5 令 ,所以 z 表示可行域中的点到直线 3 x  4 y  4  0 距离的 5 倍 所以点 A 到直线 3x  4 y  4  0 距离最大,所以 zmax  3 �0  4 �4  4  12 5.B 3 直线 2x-y+3=0 是经过点 ( , 0) 与 (0,3) 的一条直线,此直线斜向上,原点 (0, 0) 在直线 2x2 y+3=0 的右下方, 而有序数对 (0, 0) 满足不等式 2x-y+3>0,则不等式 2x-y+3>0 表示的区域是直线 2x-y+3=0 分 平面所成含有原点的一侧区域(不含直线 2x-y+3=0), 所以不等式 2x-y+3>0 表示的区域在直线 2x-y+3=0 的右下方. 6.D 由图形知,要使平面区域为三角形, 只需直线 l:x y a 在 l1、l2 l3 之间或在 上方. 7.C z y   1 x  y 1 x  2  y 1 y 1   1  1 x2 x2 x2 x2 , 表示  x, y  与  2, 1 连线的斜率加1 . 画出可行域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 k AC  1   1 3 2  2, kBC  z � �,1  k BC  � 1  k AC , � 1  0  1 2 1 ,所以 z � �, 0 � 3, � . . 8.C �x  y  2 �0 � �x �4 先根据 满足 � ,画出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 x, y �y �5 ∵ s  22 x � 4 y =4 x  y ,设 m x y ,则 当直线 m  x  y 与 x  y  2  0 重合时, m 取得最小值为 x  y  2 , ∴ s  22 x � 4 y =4 x  y 有最小值为 42  16 . 9.D �x  y  1 �0 � �x  y �0 作出不等式组 � 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的阴影 ,其中 , A(3, 3) �x �3 VABC B(3, 2) , 1 1 C( ,  ) , 2 2 目标函数 ( x  1) 2  ( y  2)2 表示 VABC 及内部的动点 P(x,y)与定点 M(1,2)的距离平方, 观察图象知,当动点 P 与点 A 重合时,线段 PM 长最大,则 2 2 2 �  22   5   29  x  1   y  2  � , � � max 所以 ( x  1) 2  ( y  2)2 的最大值为 29. 10.B 如图所示,当 y  2x 过点 D 时,m 有最小值. � y  2x � x  2x  3  0 � 联立 �x  y  3  0 ,设 f  x   x  2 x  3 ,易知函数在 R 上是增函数(增+ 增),且 f  1  0 ,则点 D 的坐标为(1,2),所以 m 的最小值为 2. 2 11. ( 3 , �) 因为点 P  2, t  在直线 2x  3 y  6  0 2 所以 4  3t  6  0 ,即 t  3 2 ( , �) 的取值范围是 t 3 的上方, 3 12. (�, 4]U[ 2 , �) . 根据题意,若直线 l : kx  y  1  0 与线段 AB 相交, 则 A 、 B 在直线的异侧或在直线上, 则有 (2k  2  1) �( k  3  1)�0 , 即 (2k  3)(k  4)�0 , 3 解得 k� 4 或 k� , 2 3 即 k 的取值范围是 (�, 4]U[ 2 , �) . 13. 8 �x �0 �x �0 �x �0 �x �0 � � � � �y �0 �y �0 �y �0 �y �0 可化为 � 或� 或� 或� x  y �2  x  y �2 �x  y �2 �x  y �2 � x  y �2 � 其平面区域为图中的菱形区域, 1 面积 S  �4 �4  8 . 2  14.  8, � 不等式组对应的可行域如图: y y0 2y  a� x  1 x   1 , 由题可得 x 1 , 表示平面区域内的点  x, y  当  x, y  取点 A  0,

doc文档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2年高二数学寒假作业线性规划

教育频道 > 高中 > 数学 > 文档预览
15 页 0 下载 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つ流年淡漠红颜2022-07-04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