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届高三《新题速递·生物》 考点 21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考点 22 实验 P1 P10 考点 23 生物技术实践 考点 24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考点 21 P19 P24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1.(2020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一模)下列关于种群的数量特征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B.通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 C.种群的年龄组成不仅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也影响种群的死亡率 D.当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一致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群的特征: (1)数量特征(核心问题): ① 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③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 (2)空间特征: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详解】 A、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便于直接观察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A 正确; B、跳蝻属于活动范围小的动物,通常用样方法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B 错误; C、种群的年龄组成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 正确; D、当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一致,D 正确。 故选 B。 2.(2020·北京人大附中高三 12 月质检)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2019 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 1. 07:1 B.北京市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逐年增加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薇甘菊的入侵,导致榕树种群死亡率升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的密度; 2、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3、种群的年龄组成 ;4、性别 比例;5、迁入率和迁出率。 种群的空间特征:1、均匀分布;2、随机分布;3、集群分布。 【详解】 A.2013 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 1.07:1 是对种群性别比例的描述,属于种群数量特征, A 正确; B.近年来,北京市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是对种群年龄组成的描述,属于种群数量特征, B 正确;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 C 错误; D.薇甘菊的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升高描述的是种群的死亡率,属于种群数量特征,D 正确。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特征,试题相对简单,属识记内容,应理解加记忆并举,主要区分种群的数量特 征和空间特征。 3.(2020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一模)下列有关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群落的丰富度主要是指群落的物种数目的多少 B.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种类和栖息空间有关 C.在裸岩、沙丘、冰川泥、火山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D.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群落的优势种将不再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 的垂直分层。 (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 生物种群。 群落演替的类型: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 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 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 A、群落的丰富度主要是指群落的物种数目的多少,A 正确; B、森林中鸟类的垂直分层现象与食物种类和栖息空间有关,B 正确; C、在裸岩、沙丘、冰川泥、火山岩上的演替,是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为初生演替,C 正 确; D、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群落的优势种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D 错误。 故选 D。 4.(2020·北京人大附中高三 12 月质检)新挖的池塘里放养了一群鱼苗,调查发现其种群密度增长 的情况近于 S 型曲线的增长模型。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刚迁入时会有一个缓慢增长期 B.种群数量为 K/2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C.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 D.种群数量在达到 K 值之前和“J”型增长一致 【答案】D 【解析】 【分析】 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 情况。 2、“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 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 K。 【详解】 A. 种群刚迁入时有一个适应过程,会有一个缓慢增长期,A 正确; B. 近于 S 型曲线的增长的种群,数量为 K/2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B 正确; C. 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维持相对稳定,C 正确; D.刚刚迁入的种群由于环境资源状况比较理想,在最初时期有可能出现类似“J”型曲线的增长,但 绝对不可能持续到 K 值时期,D 错误。 故选 D。 5.(2020 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一模)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 a 表 示该营养级食物的摄入量,f 表示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 b 表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 B.图中 e 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C.图中 d 所表示的能量均未被第二营养级同化 D.f 与 a 的比值通常为 10%~20%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 a 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 b 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 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 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e 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f 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详解】 A、a 表示该营养级食物的摄入量,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b 表示该营养级的同化量,A 正确; B、具上分析可知,e 表示该营养级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 错误; C、d 表示分解者分解的能量,d 中包含第二营养级同化以及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C 错误; D、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指的是同化量与同化量的比例,应该是 b 与 a 的比值通常为 10%~ 20%,D 错误。故选 A。 6.(2020·北京人大附中高三 12 月质检)初级生产量是指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生物量是指净生产 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下图显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初级生产量和呼吸量的变化。据下图 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量是指群落中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呼吸作用的总量 B.群落演替至成熟阶段时,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大致相等 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生物量不断增加,最终达到最大并保持稳定 D.为保持原有演替方向,应将每年的釆伐量控制在当年增加的生物量以内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初级生产量和呼吸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 【详解】 A.呼吸量是指群落中生产者、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呼吸作用的总量,A 错误; B.据图分析,群落演替至成熟阶段时,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大致相等,B 正确; 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生物量不断增加,最终达到最大并保持稳定,C 正确; D.每年的采伐输出量控制在当年增加的生物量以内,可保持原有演替方向,D 正确。 故选 A。 7.(2020·北京人大附中高三 12 月质检)由于农田的存在,棠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数 量逐年下降。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农田没有垂直结构,缺乏松鼠适宜的栖息地 B.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基因交流困难 C.生态通道的建立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 D.可用标志重捕法检查生态通道建立后对松鼠的保护效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 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 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 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 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 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农田也有垂直结构,但比森林简单,农田确实缺乏松鼠的栖息地,A 错误; B.松鼠的活动区域已经被分隔,说明产生了地理隔离,属于不同的种群,地理隔离导致基因交流困 难,B 正确; C.生态通道有利于松鼠的迁移,有利于基因交流,因此有利于保护基因多样性,C 正确; D.种群密度是检查保护效果的基础,松鼠的种群密度可以使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统计,D 正确。 故选 A。 8.(2020·北京人大附中高三 12 月质检)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 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下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据此不能推断 出 A.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 B.光照同时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C.林窗下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D.林窗下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柱形图:随着枯落物层的深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种类数逐渐减少,但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 壤动物种群密度不相同,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 【详解】 A.由图可知,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种类数)均高于林下,A 正确; B.林窗和林下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距离地表的深度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随着枯落物层的深度的 增加,土壤动物种类数逐渐减少,由此可知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B 正确; C.由图可知,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C 正确; D.由图可知,图中只统计了土壤动物的种类数(物种丰富度),没有关于种群密度的数据,不能得 出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不相同的结论,D 错误; 故选 D。 9.(2020·北京人大附中高三 12 月质检)科研人员对我国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导致山体滑坡 30 年后, 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 (1)科研人员在两个群落中________选取多个样地,收获全部植物,按照________分类后,测定 生物量,结果如下图。 图中_______(填“S1”或“S2”)代表恢复群落生物量。 (2)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还可能存在植物的种子、可能发芽的地下茎或 植物根系

doc文档 2020届高考二轮复习《新题速递·生物》1月第01期(考点21-24)

教育频道 > 高中 > 生物 > 文档预览
31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饱餐与被爱2022-01-01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