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下达标检测(二十)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单项选择题 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 20 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 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 A.蛋白质比 DNA 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能贮存大量遗传信息 D.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解析:选 A 蛋白质的热稳定性没有 DNA 高,且不能自我复制;作为遗传物质,要能 控制生物的性状,而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作为遗传物质要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 息,而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能贮存大量遗传信息;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 上存在差异,可能代表不同的遗传信息。 2.(2020·济宁一模)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 T2 噬菌体侵染大 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一致的 B.三个实验都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 C.三个实验都不能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D.三个实验所涉及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 解析:选 D 三个实验中,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设计 思路相同;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都没有用到同位素标记法;肺炎双球菌的体 外转化实验能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三个实验所涉及生物有噬菌体、小鼠、细 菌,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 3.(2019·邯郸模拟)下列哪项事实能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A.人们确认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之后,发现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 DNA 在亲子代噬菌体之间起桥梁作用 C.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表明,只有加入 S 型细菌的 DNA 才能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 D.人们得出染色体与生物的遗传有关之后,发现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 解析:选 A 人们确认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之后,发现某些病毒的遗传物 质是 RNA,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 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 DNA 在亲 子代噬菌体之间起桥梁作用,这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 质,B 错误;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表明,只有加入 S 型细菌的 DNA 才能使 R 型细菌转化 为 S 型细菌,这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 错误;人 们得出染色体与生物的遗传有关之后,发现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这不能 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 错误。 4.(2019·宁德期末)关于赫尔希和蔡斯的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分析正 确的是(  ) A.用分别含有 35S 和 32P 的培养基培养 T2 噬菌体 B.35S 标记组:培养时间过长,沉淀物的放射性增高 C.32P 标记组:培养时间过长,上清液的放射性增高 D.该实验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解析:选 C T2 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中直接培养,A 错误; 35 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分离后,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培养时间过长,沉淀物中放射性不会增高, B 错误; 32 P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能够进入到细菌体内,因此培养时间过 长,噬菌体大量繁殖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导致上清液的放射性增高, C 正确;该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 错误。 5.(2019·玉山县期中)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 DNA 或蛋 白质进行 32P 或 35S 标记,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让其中一个已被 32P 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 100 个噬菌体, 有 98 个噬菌体的 DNA 含 32P B.要得到 35S 标记噬菌体,必须直接接种在含 35S 的动物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C.采用搅拌和离心的方法是为了把蛋白质和 DNA 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在该实验中,若改用 32P、35S 分别标记细菌的 DNA 和蛋白质,复制 4 次,则子代 噬菌体 100%含 32P 和 35S 解析:选 D 让其中一个已被 32P 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 100 个噬菌体,有 2 个噬菌体的 DNA 含 32P,A 错误;要得到 35S 标记噬菌体,要先用 35S 培养 大肠杆菌,然后用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B 错误;搅拌和离心是为了把噬菌体外壳和细 菌分离,C 错误;由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所用原料都来自细菌,所以在该实验中, 若改用 32P、 35S 分别标记细菌的 DNA 和蛋白质,复制 4 次,则子代噬菌体 100%含 32P 和 35 S,D 正确。 6.如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判断( ) 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 RNA B.TMV 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细胞中 C.侵入烟草细胞的 RNA 进行了逆转录过程 D.RNA 是 TMV 的主要遗传物质 解析:选 A 由图可知,TMV 放入水和苯酚中振荡后,可得到单独的 RNA 和蛋白质, 说明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 RNA 和蛋白质。不能判断 TMV 的蛋白质是否进入烟草 细胞中,也不能判断 RNA 是否进行了逆转录过程。此实验说明了 RNA 是 TMV 的遗传物 质,同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只能是 DNA 或 RNA 中的一种,没有主次之分。 7.(2019·济宁期末)图甲是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与 R 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 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乙中,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具有放射性 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 S 型细菌是由 R 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的 C.图甲中,AB 对应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有形成大量抗 R 型细菌抗体 D.图乙中若用 32P 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少部分具有放射性 解析:选 A 图乙中,用于侵染细菌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被 35S 标记,蛋白质外壳不 进入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没有放射性,A 错误;图甲中,后期出现的 大量 S 型细菌是由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的 DNA 使 R 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的,B 正确;图 甲中,AB 对应时间段内,R 型菌大量繁殖,是小鼠体内还没有形成大量抗 R 型细菌抗体的 结果,C 正确;图乙中若用 32P 标记亲代噬菌体的 DNA,DNA 能进入大肠杆菌,由于 DNA 进行半保留复制,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少部分具有放射性,D 正确。 8.(2019·沙坪坝区校级期末)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 型细菌的部分 DNA 片段进入 R 型细菌并整合到 R 型细菌的 DNA 分子上,使这种 R 型细菌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 S 型 细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化后形成的 S 型菌的 DNA 中,嘌呤碱基比例会改变 B.整合到 R 型菌内的 DNA 分子片段,表达产物是荚膜多糖 C.荚膜基因的前段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 D.S 型菌可以一边转录产生 mRNA,一边由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解析:选 D 转化后形成的 S 型菌的 DNA 中,嘌呤碱基比例不会改变,仍占 50%,A 错误;基因表达产物是蛋白质,不能表达形成荚膜多糖,整合到 R 型菌内的 DNA 分子片 段,能控制荚膜多糖的产生,B 错误;荚膜基因的前段有启动子,末端有终止子,密码子 位 于 mRNA 上 , C 错 误 ; S 型 菌 为 原 核 生 物 , 没 有 核 膜 , 因 此 其 可 以 一 边 转 录 产 生 mRNA,一边由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D 正确。 二、不定项选择题 9.(2019·金华期末)噬藻体是以蓝藻为寄主的 DNA 病毒,其侵染寄主细胞的方式与 T2 噬菌体相似。用 32P 标记噬藻体的 DNA 感染蓝藻细胞,培养一段时间,经搅拌、离心后进 行放射性检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32P 标记的是噬藻体 DNA 中的磷酸基团 B.搅拌的目的是使蓝藻细胞中的噬藻体释放出来 C.蓝藻细胞中嘌呤碱基含量与嘧啶碱基含量不相等 D.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可以证明噬藻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 解析:选 AC 32P 标记的是噬藻体 DNA 中的磷酸基团,A 正确;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藻 体的蛋白质外壳与蓝藻分离,以便离心, B 错误;蓝藻细胞中含有双链 DNA 和单链 RNA,所以嘌呤碱基含量与嘧啶碱基含量不相等,C 正确;该实验缺乏对照实验,不能说 明 DNA 是遗传物质,D 错误。 10.肺炎双球菌有多种类型,其中 S 型菌可分为Ⅰ、Ⅱ、Ⅲ型;Ⅲ型荚膜最厚,致病 力最强;S 型菌在无血清的培养基中传代培养后,荚膜非常容易丢失而变为 R 型菌。下列 有关 R 型菌和 S 型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R 型菌无毒,不会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 B.厚荚膜基因(SⅢ)可突变成薄荚膜基因(SⅠ),则 SⅢ 和 SⅠ 互为等位基因 C.S 型菌通过无血清培养得到的 R 型菌可能还有致病性 D.R 型菌转化成 S 型菌其基因组成发生改变 解析:选 CD R 型菌无毒,但可以在人体内引起免疫反应,A 错误;厚荚膜基因(SⅢ) 可突变成薄荚膜基因(SⅠ),但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所以 SⅢ 和 SⅠ 不能称 为等位基因,B 错误;S 型菌通过无血清培养导致荚膜丢失,得到的 R 型菌仍可能有致病 性,C 正确;R 型菌转化成 S 型菌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其基因组成发生改变,D 正确。 11.(2019·淄博模拟)如图为 T2 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内放射性 RNA 与 T2 噬菌体 DNA 及大肠杆菌 DNA 的杂交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在培养基中加入 3H尿嘧啶用以标记 RNA B.参与分子杂交的放射性 RNA 为相应 DNA 的转录产物 C.第 0 min 时,与 DNA 杂交的 RNA 来自 T2 噬菌体及大肠杆菌的转录 D.随着感染时间增加,噬菌体 DNA 的转录增加, 细菌基因活动受到抑制 解析:选 ABD 大肠杆菌可吸收培养基中所加入的 3H尿嘧啶来合成 RNA,进而完成 RNA 的标记;参与分子杂交的放射性 RNA 是相应生物 DNA 转录产生的;第 0 min 时,噬 菌体尚未感染细菌,因此与 DNA 杂交的 RNA 只来自大肠杆菌的转录;图示结

doc文档 课下达标检测(二十)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育频道 > 高中 > 生物 > 文档预览
9 页 0 下载 1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南昌夫人2022-11-12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