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平抛运动 §5-1 曲线运动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一、曲线运动 1.定义: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特点:①方向:某点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② 运动类型:变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③F 合≠0,一定有加速度 a。 ④F 合方向一定指向曲线凹侧。 ⑤F 合可以分解成水平和竖直的两个力。 4.运动描述——蜡块运动 vy θ 涉及的公式: v vx P 蜡块的位置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 独立性、等效性、矢量性。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①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 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 合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a 合为分运动的加速度。 ③ 两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 两个初速度不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 运动的初速度的和速度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和加速度在同一 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否则即为曲线运动。 三、有关“曲线运动”的两大题型 (一)小船过河问题 模型一:过河时间 t 最短: v船 v θ d 二:直接位移 x 最短: v水 间接位移 x 最短: , 模型 v船 模型三: θ v d v水 当 v 水 <v 船 时, xmin=d , , v船 v船 θ A θ d v水 当 v 水 >v 船时,, , [触类旁通]1.(2011 年上海卷)如图 5-4 所示,人沿平直的河岸以速度 v 行走,且通过不可 伸长的绳拖船,船沿绳的方向行进.此过程中绳始终与水面平行,当绳与河岸的夹角为 α 时, 船的速率为( C )。 A . v sin α B. v sin α C . v cos α D. v cos α 解析:依题意,船沿着绳子的方向前进,即船的速度总是沿着绳子的,根据绳子两端连接的物 体在绳子方向上的投影速度相同,可知人的速度 v 在绳子方向上的分量等于船速,故 v 船=v cosα,C 正确. 2.(2011 年江苏卷)如图 5-5 所示,甲、乙两同学从河中 O 点出发,分别沿直线游到 A 点 和 B 点后,立即沿原路线返回到 O 点,OA、OB 分别与水流方向平行和垂直,且 OA=OB. 若水流速度不变,两人在静水中游速相等,则他们所用时间 t 甲、t 乙的大小关系为(C) A.t 甲<t 乙 B.t 甲=t 乙 C.t 甲>t 乙 D.无法确定 解析:设游速为 v,水速为 v0,OA=OB=l,则 t 甲=+;乙沿 OB 运动,乙的速度矢量图如图 4 所示,合速度必须沿 OB 方向,则 t 乙=2·,联立解得 t 甲>t 乙,C 正确. (二)绳杆问题(连带运动问题) 1、实质:合运动的识别与合运动的分解。 2、关键:①物体的实际运动是合速度,分速度的方向要按实际运动效果确定; ② 沿绳(或杆)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 模型四:如图甲,绳子一头连着物体 B,一头拉小船 A,这时船的运动方向不沿绳子。 B O O θ v1 A vA vA v2 甲 乙 处理方法:如图乙,把小船的速度 vA 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的方向分解为 v1 和 v2,v1 就是拉绳的 速度,vA 就是小船的实际速度。 [触类旁通]如图,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定滑轮用绳子吊起一个物体,若 汽车和被吊物体在同一时刻的速度分别为 v1 和 v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物体做匀速运动,且 v2=v1 B.物体做加速运动,且 v2>v1 C.物体做加速运动,且 v2<v1 D.物体做减速运动,且 v2<v1 解析:汽车向左运动,这是汽车的实际运动,故为汽车的合运动 . 汽车的运动导致两个效果:一是滑轮到汽车之间的绳变长了;二 是滑轮到汽车之间的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大了.显然汽车的运 动是由沿绳方向的直线运动和垂直于绳改变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的运动合成的,故应分解车的速度,如图,沿绳方向上有速度 v2 =v1sin θ.由于 v1 是恒量,而 θ 逐渐增大,所以 v2 逐渐增大,故 被吊物体做加速运动,且 v2<v1,C 正确. §5-2 平抛运动 & 类平抛运动 一、抛体运动 1.定义: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它 的运动即为抛体运动。 2.条件:①物体具有初速度;②运动过程中只受 G。 二、平抛运动 1.定义:如果物体运动的初速度是沿水平方向的,这个运动就叫做平抛运动。 2.条件:①物体具有水平方向的加速度;②运动过程中只受 G。 3.处理方法:平抛运动可以看作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一个 1 2 2 gt ¿ 2 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 v 0 t ¿2 +¿ (1)位移: 4.规律: ¿ 1 x=v 0 t , y = gt 2 , s= √¿ 2 2 gt ¿ gt 2 α (2)速度: v x =v 0 , v y =gt , v 0 +¿ , tan θ= v0 v =√ ¿ (3)推论:①从抛出点开始,任意时刻速度偏向角 θ 的正切值等于位移偏向 1 2 gt gt 2 gt 角 φ 的 正 切 值 的 两 倍 。 证 明 如 下 : tan α = , tan θ= = . v0 v0 t 2 v0 tanθ=tanα=2tanφ。 ② 从抛出点开始,任意时刻速度的反向延长线对应的水平位移的交点为此水平位移的 [牛刀小试]如图为一物体做平抛运动的 x-y 图象,物体从 O 点抛出, x、y 分别表示其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某一点 P(a,b),其速度的反向 延长线交于 x 轴的 A 点(A 点未画出),则 OA 的长度为(B) A.a B.0.5a C.0.3a D.无法确定 解析:作出图示(如图 5-9 所示),设 v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α,根据几何关系得 tan α=①, 由平抛运动得水平方向有 a=v0t②,竖直方向有 b=vyt③,由①②③式得 tan α= ,在 Rt△AEP 中,AE=b tan α=,所以 OA=. 5.应用结论——影响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飞行时间、射程及落地速度的因素 √ 2h ,t 与物体下落高度 h 有关,与初速度 v0 无关。 g 2h , 由 v0 和 h 共同决定。 b、水平射程: x=v 0 t =v 0 g a、飞行时间: t = √ c、落地速度: v =√ v 0 +v y = √ v 0 + 2gh ,v 由 v0 和 vy 共同决定。 2 2 2 三、平抛运动及类平抛运动常见问题 模型一:斜面问题: 处理方法: 1. 沿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2. 沿斜面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垂直斜面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 考点一:物体从 A 运动到 B 的时间:根据 考点二: B 点的速度 vB 及其与 v0 的夹角 α : 考点三: A 、 B 之间的距离 s : [触类旁通](2010 年全国卷Ⅰ)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 θ 的斜面 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 5-10 中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 思路分析:排球的运动可看作平抛运动,把它分解为水平的匀速直线运动 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D) 和竖直的自由落体运动来分析。但应注意本题是“环境”限制下的平抛运动, 1 tan θ 1 2 tan θ 应弄清限制条件再求解。关键是要画出临界条件下的图来。 C. D. A . tan θ B . 2 tan θ 例:如图 1 所示,排球场总长为 18m ,设球网高度为 2m ,运动员站在 离网 3m 的线上(图中虚线所示)正对网前跳起将球水平击出。(不计空 5 所示,平抛的末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等于斜面倾角 θ,有 tan θ=,则下落高 解析:如图 气阻力) ( 1 )设击球点在 3m 线正上方高度为 2.5m 处,试问击球的速度在什么 度与水平射程之比为===,D 正确. 范围内才能使球即不触网也不越界? ( 2 )若击球点在 3m 线正上方的高度小余某个值,那么无论击球的速度 模型二:临界问题: 多大,球不是触网就是越界,试求这个高度? 考点一:沿初速度方向的水平位移:根据 模型三:类平抛运动: 考点二:入射的初速度: 考点三: P 到 Q 的运动时间: [综合应用](2011 年海南卷)如图 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坑,其竖直截面为半圆,ab 为沿水 平方向的直径.若在 a 点以初速度 v0 沿 ab 方向抛出一小球,小球会击中坑壁上的 c 点.已 知 c 点与水平地面的距离为坑半径的一半,求坑的半径。 解:设坑的半径为 r,由于小球做平抛运动,则 x=v0t ① y=0.5r=gt2 ② 过 c 点作 cd⊥ab 于 d 点,则有 Rt△acd∽Rt△cbd 可得 cd2=ad·db 即为()2=x(2r-x) ③ 又因为 x>r,联立①②③式解得 r=v. §5-3 圆周运动 & 向心力 & 生活中常见圆周运动 一、匀速圆周运动 1.定义: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圆的运动叫做圆周运动,物体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即 为匀速圆周运动。 2.特点:①轨迹是圆;②线速度、加速度均大小不变,方向不断改变,故属于加速度改变的变 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恒定;③匀速圆周运动发生条件是质点受到大小不变、方 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的合外力;④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状态周而复始地出现,匀速圆周运动 具有周期性。 3.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1)线速度 v 是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其方向沿轨迹切线,国际单位 制中单位符号是 m/s,匀速圆周运动中,v 的大小不变,方向却一直在变; (2)角速度 ω 是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国际单位符号是 rad/s; (3)周期 T 是质点沿圆周运动一周所用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符号是 s; (4)频率 f 是质点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圆周运动的次数,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符号是 Hz; (5)转速 n 是质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单位符号为 r/s,以及 r/min. 4.各运动参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v =ωR= 2π v 2π 2π R=2 π nR ⃗ 变形 ω= = =2 πn ,T = R. T R T v 5.三种常见的转动装置及其特点: A 模型一:共轴传动 模

doc文档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教育频道 > 高中 > 物理 > 文档预览
50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我等你好久了2021-12-17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