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 中国传统书画 丰县华山中学 黄海丰 人教版 《美术鉴赏》 中国美术鉴赏 山水情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饮酒 作者: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带着问题预习 1. 中国人对山水的特殊情感表现在哪些方面? 2. 中国山水画是如何“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的? 3. 如何理解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山水情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富春山居图 · 剩山卷 31.8cm×54.1cm (纸本水墨)【元代】黄公望 浙江省博物馆藏 富春江岸,我们无法找到画中的山水,画家描绘的是真实的风景吗 山水情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富春山居图 元代山水画代表作,笔墨及其凝练 线条,色彩,材质,空间,题材,主题,情境 富春山居图 · 无用师卷 33cm×636.9cm (纸本水墨)【元代】黄公望 台北“ 故宫博物院” 藏 山水情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富春山居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乃元代画家黄公望历时 3 年完成为郑樗 [c hū] (无用师)所绘,被誉为“画中之兰亭” , 属国宝级文物,清顺治年间曾遭火焚, 断为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 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 北“ 故宫博物院” 。 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 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 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 黄公望,江苏常熟人,生于 1269 年, 自幼天资聪颖,中年做过官,因涉案入狱 ,后再没有踏入仕途。后在蓬莱庵为道士。 研究“九流之学”,通音律, 50 岁之后专心 课本上说,《富春山居图》创作于黄公望隐居之时,借山水创作 山水画。 抒发内心的情怀,那么,从《富春山居图》中,你认为黄公望此时 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 情怀” 呢? 山水情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青卞隐居图》描绘画家故乡卞山苍茫景色, 山上树木茂密苍郁,溪流回环,景色清幽,隐 士行居其间。画法先以淡墨勾皴,而后施浓墨 ,再用焦墨皴擦,使得画面不迫不塞,元气淋 漓,气势磅礴,创造了线繁点密、苍茫深厚的 新风格。 峰峦曲折盘桓,重叠峥嵘,气势雄奇秀拔。 山间林木茂密,山径迂回,飞瀑高悬直注。山 脚下有客曳杖而行,山坳深处茅庐数间,堂内 一人抱膝倚床而坐。有一老者策杖、踏着轻松 缓慢的步伐,正在兴致勃勃地领略山林逸趣。 密树深溪处一山麓水口,宽阔的河道上横卧山 石和漫长的渚洲,在水中时隐时现。溪水潺潺 ,迂回流转。在崎岖不平的山地上,长有树木 二十余株,浓荫密布。树木山势繁密充盈,气 势雄伟。 笔法:繁而不乱 构图:密而不塞 意境:山林清幽 情怀:隐逸山林 清卞隐居图 (纸本水墨) 140.6cm×42.2cm 【元代】 王蒙 上海博物馆藏 妙夺造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搜尽奇峰打草稿(纸本水墨) 42.8cm×285.5cm 【清代】 石涛 故宫博物 院藏 康熙三十年( 1691 年),画家在北上京师的第三年创作了这幅近三米长的画卷。全卷奇峰迭起,气势奇 险,画家显然以北方山区,特别是京郊山区景象为原型,并融入了自己的感受和激情,进行了独特的构思与 创造。 搜尽奇峰打草稿是清石涛的美学观点。《苦瓜和尚画语录 · 山川》:“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 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一搜尽奇峰”, 指多从山水自然中收集、体验素材;“打草稿”,指对绘画素材勤于选择、构思和加工,更好地把握画理。 于此主张画家创作山水画,应该多直面客观的山川景物,通过主观的感受、理解、熔铸,把自然山川变为 胸中丘壑,即达到“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境界,从而创作出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优秀作品来。这是对艺 术创作典型化过程的一种概括,反映了石涛注重艺术与生活,自然的关系,注意感同身受和提炼构思相结合 的美学思想。 因心造境: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轰炸(铸铜) 116cm×90cm×35cm 1946 年 滑田友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溪山行旅图(绢本水墨) 206.3cm×103.3cm 【北宋】 范宽 台北“ 故宫博物院” 藏 峰峦浑厚,势状雄强 意境雄伟壮阔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是情与景的统一。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里说:“ 山川草木,造 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 可以说,山水画创作就是通过笔 墨,将实境转化为虚境的艺术活动。 因心造境: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六君子图(纸本水墨) 61.9cm×33.3cm 【元代】 倪瓒 上海博物馆藏 画风疏简放逸,用笔似嫩实苍 意境清远萧疏 山水的意境,仰赖画家的创造。对画面意境的欣赏,取决于观赏者的人生经验和文化修养 ,当我们与画面产生心灵共鸣时,就能体会到观赏的乐趣。 中国画的笔墨 物质层面 毛笔、水 墨 技法层面 运笔、用 墨 形式层面 线条、色 彩 价值层面 气、韵 笔 墨 运笔、用墨的不同技巧,能产生丰富多变的线条与 色彩。不同的线条与色彩又有不同的形状与质感。笔墨 不仅在表现物象,更在传达审美精神,如古拙、雄浑、 秀润、俊逸等。历代山水画家在学习前人的过程中,形 成了对笔墨审美与精神的共识。 理解运笔、用墨的技巧,是欣赏的起点。理解笔墨 所传达的审美价值与精神理念,才能读懂中国传统绘画 。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 白(六彩) 计白当黑,虚实相生。 因心造境: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踏歌图(绢本设色) 192.5cm×111cm 【南宋】 马远 故宫博物院藏 力 民俗题材的山水画 大斧劈皴 单纯精炼,形象明确,简洁有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是情与景的统一。《踏歌图》表现 了雨后天晴的京城郊外景色,同时也反映出丰收之年,农民在 田埂上踏歌而行的欢乐情景。《踏歌图》上端显著位置有题诗 :“宿雨清畿 [jī] 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 他用简括的线条,清秀的色彩,巧妙地把山环水抱的复杂 景物画得远近分明,图中没有花草的陪衬,却表现出愉快的春 山环境。远山奇峭,近石方硬,树木多姿,云雾掩映中显出辽 远的空间和光的感觉,具有清旷秀劲的特殊风格。 由于马远在构图上善于采用以局部表现整体的手法,常画 山之一角、水之一涯,使画面呈露出大片空白,所以,被人称 为“马一角” 小结: 山水画源自对自然山川的 写生,但又超越具体时空,具 有纯粹的、普遍性的美。美学 家蔡若虹指出:“ 艺术的微妙 作用,恐怕就在于意境,就在 于那种一半留在画面上,还有 一般留给画外读者去想象的诗 的意境。 课后作业: 1. 结合《踏歌图》《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思 考山水画是如何“ 移情” 的。 2. 尝试临摹《六君子图轴》局部。 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 ,夏山嘉木繁阴人坦 坦,秋山明净摇落人 肃肃, 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见青烟白道而思行, 。 见平川落照而思望, 见幽人山客而思居, 见岩扃泉石而思游。 —— 郭熙《林泉高 致》 千里江山图 局部 (绢本设色) 全图 51.5cm×1191.5cm 【北宋】 王希孟 故宫博物院藏 致广大而精微 青绿山水(又称金碧山 水) 全图由七组群山构成,各组间主次清晰,又联系呼应,节奏分明。山水之间,村庄、寺院、桥梁、渡口、水磨、舟艇,乃至各种身份、从事 各种活动的人,无所不包。色彩瑰丽,艳而不俗,气象万千。 预习新课:中国传统花鸟画

ppt文档 第3课 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教育频道 > 高中 > 其它 > 文档预览
16 页 0 下载 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霸〃你独家记忆2022-11-01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