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 1 公式大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六个基本公式 ① ② ④ ③ ⑤ ⑥ 2.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① ② ) ③ 3.匀变速其他推导公式 ① 中间时刻速度: ②中间位移速度: 二、力学 1、重力:G=mg,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弹力:F=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 ,产生弹力的 2 个条件:①接触;②发生弹 性形变 3、摩擦力产生 条件 :①有弹力 ;②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③接触面粗糙 (1)滑动摩擦力:f=uN ,N 是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压力, 为滑动摩擦因数。 (2)静摩擦力的大小:①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但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② 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摩擦力略大一点,但有时认为 二者是相等的。③平衡时静摩擦力的大小与 产生静摩擦力的外力的合力等值反向。④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 注意:两物体间有弹力,不一定产生摩擦力,但物体间有摩擦力时,必有弹力产生。 4、力的合成 ① 、 同向:合力 方向与 、 的方向一致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 1 公式大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六个基本公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① ) ③ ② 3.匀变速其他推导公式 ① 中间时刻速度: ②中间位移速度: 二、力学 的。 1、重力:G=mg,重力的方向总是 2、弹力: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 ,产生弹力的 2 个条件:① ② 3、摩擦力产生 条件 :① (1)滑动摩擦力: ② ③ ,N 是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压力, 为滑动摩擦因数。 (2)静摩擦力的大小:①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但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② 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摩擦力略大一点,但有时认为二者是相等的。③平衡时静摩擦力的大小与 产生静摩擦力的外力的合力等值反向。④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 注意:两物体间有弹力,不一定产生摩擦力,但物体间有摩擦力时,必有弹力产生。 4、力的合成 ① 、 同向:合力 方向与 、 的方向一致 、 ② 反向:合力 ,方 向与 ③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F2 F 、 这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同向。 F1 +F2 ④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5.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F 合=0(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① 二力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② 三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用三角形法则 ③ 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 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 三、牛顿定律 1、牛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惯性大小的量度是物体的质量. 注意:①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脸直接总结出来的.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脸为基拙,加之高 度的抽象思维,概括总结出来的.不可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 ②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而是不受外力时的理想化状态. ③ 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牛顿第三定律: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F=-F/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联系和区别 一对平衡力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不 两个力涉及三个物体 两个力涉及两物体 可以求合力,且合力一定为零 不可以求合力 同 两个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两个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共同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平衡 表现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一个力的产生、变化、消失不一定 两个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 影响另一个力 时消失 点 共同点 ② 、 [来源:学科网]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反向:合力 ,方 向与 、 这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同向。 ③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④ 合力可以 分力、也可以 分力、也可以 分力 5.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F 合=0(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① 二力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② 三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用三角形法则 [来源:学|科|网] ③ 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 三、牛顿定律 1、牛一定律: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惯性大小的量度是 注意:①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脸直接总结出来的.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脸为基拙,加之高 度的抽象思维,概括总结出来的.不可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 ②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而是不受外力时的理想化状态. ③ 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牛顿第三定律: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F=-F/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联系和区别 一对平衡力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两个力作用在 不 同 点 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 两个力涉及三个物体 两个力涉及两物体 可以求合力,且合力一定为零 不可 以求合力 两个力的 两个力的 共同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平衡 表现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一个力的产生、变化、消失不一定 两个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 影响另一个力 时消失 共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a 的方向与 F 的方向总是相同,F=ma 合 动力学的两大基本问题求解: 受力情况 运动情况 ,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是 a 4 、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物体的超重与失重问题 (1)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 现象,称为超重现象。 超 重时物体的加速度向上。 (2)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现象。 失 重时物体的加速度向下。 (3)如果物体正好以大小等于 g 的加速度加速下落 或减速上升 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4)注意:超重和失重现象中,地球对物体的实际作用力(重力)并没有变化 。 5、力学单位制: 在国际单位制(SI)中, 力学 的基本物理量有长度、质量和时间,对应的基本单位是 m、Kg 和 s,除力学中的三个外,还有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 、发光强度这四个,对应的单位是 A、K、mol、cd。 基本物理量根据物理公式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如力、速度、加速 度 等的单位。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必修 2 公式大全 1.曲线运动基本规律 ① 条件:v0 与 不共线 ② 速度方向:切线方向 ③ 弯曲方向:总是从 v0 的方向转向 的方向 时间最短: α=90° , 2 .船渡河问题 3、牛顿第二定律: 路程最短:, s=L 动力学的两大基本问题求解: 受力情况 运动情况 ,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是 4、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物体的超重与失重问题 (1) ,称为超重现象。超重时物体的 (2) 称为失重现象。失重时物体 的 (3)如果物体正好以 的加速度 或 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4)注意:超重和失重现象中,地球对物体的实际作用力(重力)并没有变化 。 5、力学单位制: 在国际单位制(SI)中, 力学 的基本物理量有 ,对应的基本单位是 ,除力学中的三个外,还有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发光强度这四个,对应的单位是 A、K、mol、cd。 基本物理量根据物理公式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如力、速度、加速度 等的单位。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必修 2 公式大全 1.曲线运动基本规律 ① 条件: ② 速度方向: ③ 弯曲方向:总是从 v0 的方向转向 的方向 时间最短: 2 .船渡河问题 路程最短: 3.绳拉船问题 ① 对与倾斜绳子相连的“物体”运动分解 ② 合运动:“物体”实际的运动 4.自由落体运动 ① 末速度: ②下落高度: ③下落时间: 5.竖直下抛运动 ① 末速度: ②下落高度: 6.竖直上抛运动 ① 末速度: ③ 上升时间: 7.平抛运动 ① 分速度 ② 合速度: ③ 速度方向: ④ 分位移 ⑤ 位移方向: ②下落高度: ④总时间: ⑤最大高度: ⑥ 飞行时间: ,与 v0 无关 9.线速度: 1 0.角速度: 3.绳拉船问题 ① 对与倾斜绳子相连的“物体”运动分解 ② 合运动:“物体”实际的运动 4.自由落体运动 ① 末速度: ②下落高度: ③下落时间: 5.竖直下抛运动 ① 末速度: ②下落高度: 6.竖直上抛运动 ① 末速度: ③ 上升时间: ②下落高度: ④总时间: 7.平抛运动 ① 分速度 ② 合速度: ③ 速度方向: ④ 分位移 ⑤ 位移方向: ⑥ 飞行时间: 9.线速度: 10.角速度: ,与 v0 无关 ⑤最大高度: [来源:Zxxk.Com] 11.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12.周期与频率的关系: 13.转速与频率的关系: 14.向心力: 15.向心加速度: 16.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 17.方程格式: 18.开普勒第三定律: ,G=6.67×10-11 19.万有引力定律: 20.中心天体质量: 21.中心天体密度: [来源:学科网 ZXXK] 22.卫星的运行速度: 23.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4.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16.7km/s 25.功的计算: 11.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12.周期与频率的关系: 13.转速与频率的关系: 14.向心力: 15.向心加速度: 16.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 17.方程格式: 18.开普勒第三定律: 19.万有引力定律: 20.中心天体质量: 21.中心天体密度: 22.卫星的运行速度: 23.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4.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25.功的计算: ,G=6.67×10-11 27.动能: 28.重力势能: 29.弹性势能: 30.重力做功的特点: 只与高度有关, 31.动能定理: 32.机械能守恒定律: 33.功率: 34.交通工具行驶的最

doc文档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2公式大全2019.11.12

教育频道 > 高中 > 物理 > 文档预览
14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夏日梧桐雨2022-10-09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