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试达标卷(二)——基础练习 A 版 考试时间:100 分钟;满分:100 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本题 2 分)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好像瘦了很多。(比喻) B.一朵朵玫瑰花好像一个个美丽的小姑娘。(拟人) C.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比喻) D.天上的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夸张) 2.(本题 2 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是( ) A.洒席 记录 牧童 阿拉伯 B.历史 智慧 大约 社会 C.断魂 创举 冲击 半岛 D.节省 保存 手册 而且 3.(本题 2 分)用“改”字组词,填入下面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 (  )错误    (  )环境    (  )品种    (  )技术 A.改正  改善  改良  改进 B.改进  改善  改变  改造 C.改造  改进  改正  改良 D.改进  改变  改善  改造 4.(本题 10 分)读拼音,写词语。 zhì huì ōu zhōu fú hào shí jiàng jì lù chuàng jǔ wěi dà jiā jié shè huì jié shěng 5.(本题 4 分)用“\”划去加点字不恰当的读音。 (1)他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lěi lèi)的经验,不怕苦,不怕累(lěi lèi),做了很 多实验 ,终于改进了这项技术。 (2)造纸术传到了朝鲜(xiān xiǎn)半岛,在那里这是件新鲜(xiān xiǎn)事。 (3)这个便(pián biàn)宜的剪刀使用起来倒是很方便(pián biàn)。 (4)广场上的那乘(chéng shèng)轿子是租给游客乘(chéng shèng)坐的。 [来 源:Zxxk.Com] 6.(本题 6 分)辨字组词。 省(________) 设 (_______) 且(________) 雀(________) 没(_______) 县(________) 7.(本题 6 分)选词填空。 普及 普遍 (1)用帛造纸,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________)。 (2)男同学(________)喜欢打篮球这项运动。 因为……所以…… 既……又…… 虽然……但是…… (3)(________)《清明上河图》上画的人小,(________)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 看得清清楚楚。 (4)赵州桥的设计(________)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________)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来源:学科网] 8.(本题 4 分)把下面的图片与相应的节日连起来。 元宵节 中秋节 乞巧节 端午节 9.(本题 8 分)按要求写句子。 (1) 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 写。(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一千四百多年了。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 生活情境。(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安徒生童话》使我们看到了_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____。 (4)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 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仿照例句,用加点的词语写 一写天空中白云的样子) [来源:学科网 ZXX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 12 分)阅读理解。 赵州桥(节选)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 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 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 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涧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 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 量,节省了石料。 10.(3 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减轻——(_______) 容易——(_______) 节省——(_______) 11.(3 分)选文围绕“__________”这句话,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四个方面来介绍赵州桥。 12.(2 分)选文中画双横线的句子用具体的______(事例 数字)来说明赵州桥的雄伟。 13.(4 分)选文中的“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用“ 用“﹏﹏﹏”画出来。 (本题 14 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节 ”画出来。这种设计有哪些优点? ①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除了部分少数民族有自己的年历,各自过 自己的年节外,其他各民族都同汉族一道过春节。 ②“年”的最初含义来自农业,谷子一熟为一年。各个朝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也不尽 相同,夏朝以正月初一为年,商朝以十二月初一为年。到了西汉,汉武帝恢复了夏历, 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年)。 古时候称正月初一为“元旦”,而不叫“春节”,“元”就是开始, “旦”是指早晨,也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 ③ 春节是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喜庆气氛的传统节日。每当节日来临,从城镇到 乡村,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有卖年画春联的,有卖灯笼爆竹的,有卖窗花脸谱 ……这“年”从腊月二十三一直过到正月十五。特别是在农村,过年的气氛更热烈,大年 三十要守岁,包饺子,贴春联,放爆竹;大年初一要走亲访友拜大年…… ④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兽,长着血盆大口,人们叫它“年”。每到腊月三十, 它便出来吃人。一个腊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恰巧有两个牧童在比赛甩鞭 子。“年”忽听半空响起啪啪响声,吓得望风逃窜。“年”窜到另一个村子,它朝门缝里一 望,那亮闪闪的灯光,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得溜了。后来大家才知道“年”怕响、怕光。 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想出了许多抵御“年” 的方法,这些方法逐渐演化为过年的风俗。 如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放爆竹,这大概是从牧童赛鞭子演变而来的。又如旧时把“对联” 叫“桃符”,意思也是为了驱逐邪恶,后来才改叫“对联”或“春联”。再如,腊月三十全家 人吃年夜饭,除了准备同猛兽搏斗外,还有庆祝丰收的意思。 14.(2 分)第③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 15.(2 分)第④段中出现“如”“又如”“再如”,下面对它们的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A.使读者更清楚春节习俗的演变 B.形象地写出了春节的特点 C.为了表达人们的美好祝愿 D.清楚地介绍“年”怕什么 ) 16.(3 分)为什么人们用“放爆竹”的方法抵御“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3 分)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国各少数民族都同汉族一道过春节。(______) (2)“年”的最初含义与农业有关,历史上各个朝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不尽相同。(____ __) (3)腊月三十全家人吃年夜饭,只是为了庆祝丰收。(______) 18.(4 分)中国传统节日中有很多风俗,请你仿照例子,猜测你喜欢的风俗的来历。 例: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放爆竹,这大概是从牧童赛鞭子演变而来的。 _____________,这大概是从__ __________演变而来的。 19.(本题 30 分)习作表达。 题目:难忘的 要求:在横线上填写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并围绕“难忘”来组织材料,写出为什么难忘。 参考答案 1.C [来源:学科网] 【详解】 本题是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把握。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A.“他好像瘦了很多。”句子是陈述句,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法错误。 B.“一朵朵玫瑰花好像一个个美丽的小姑娘。”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玫瑰比作 小姑娘。说法错误。 C.“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蒲 公英的花比作我们的手掌。说法正确。 D.“天上的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这个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星星拟人化。不是运 用夸张手法。说法错误。 2.A 【详解】 此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 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 A.洒席——酒席 3.A 4.智慧 符号 记录 伟大 社会 欧洲 石匠 创举 佳节 节省 5.(1)lèi lěi (2)xiān xiǎn (3)biàn pián (4)chéng shèng 【详解】 累:léi 指连续成串;lěi 指连续,重叠,堆积;lèi 指疲乏,过劳。 鲜:xiān 指新的,不陈的,不干枯的。xiǎn 一般指少,朝鲜是地名。 便:biàn 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便当。便利;pián 肚子肥大的样子:大腹便便。 乘:chéng 骑,坐:乘马。乘车;shèng 古代称四为乘:乘矢。 6.外省 设计 而且 雀斑 没有 7.普及 普遍 虽然 但是 既 县城 又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以及关联词的理解与运用。 (1)普及:普遍地传到(地区、范围等);普遍推广,使大众化。 (2)普遍:存在的面很广泛 ;具有共同性的。 (3)“《清明上河图》上画的人小”和“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是转折关系, 用转折关联词“ 虽然……但是……” (4)“赵州桥的设计”可以“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不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 减轻重量,节省材料”句子是并列关系,用并列关联词“ 既……又……” 8. 【详解】 此题考查传统节日和习俗的识记能力,学生辨图识节日,第一幅图有个圆圆的月亮象征着 中秋节。第二幅图小朋友们一起吃汤圆象征着元宵节。第三幅图是一个粽子象征着端午节。 第四幅图一家人乞巧象征

doc文档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第三单元测试达标卷(二)——基础练习A版(部编版,有答案)

教育频道 > 小学 > 语文 > 文档预览
12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做你的小妖精2021-11-07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