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习题训练  动量的定义 1.(多选)下列关于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B.质量和速率都相等的物体,动量一定相同 C.质量一定的物体的速率改变,它的动量一定改变 D.质量一定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它的动量一定改变 2.飞机在平直跑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在匀加速直线运动阶段,飞机的动量(   ) A.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B.与它的动能成正比 C.与它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D.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3.质量为 5kg 的小球以 5m/s 的速度竖直落到地板上,随后以 3m/s 的速度反向弹回,若取 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动量的变化为( ) A.10kg·m/s B. - 10kg·m/s C.40kg·m/s D. - 40kg·m/s  动量与动能 4.如图所示,摩天轮载着轿厢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游客与轿厢保持相对静止), 在摩天轮转动过程中,关于游客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游客速度保持不变 B.游客动能保持不变 C.游客动量保持不变 D.游客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5.小明同学使质量为 0.1kg 的小球以 5m/s 的速度落至水平地面上,再以 4m/s 的速度反向 弹回。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在小球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内,关于小球动量的变化量△p 和 合外力对小球做的功 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0.9kg·m/s,W=-0.45J C.△p=-2kg·m/s,W=0.1J B.△p=-0.9kg·m/s,W=0.1J D.△p=0.9kg·m/s,W=0.45J 6.早在 2300 多年前,中国伟大诗人屈原就发出了“送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 考之?“的著名“天问”。2020 年 7 月 23 日,我国探测飞船“天问一号”飞向火星。图中虚线为 “天问一号”的“地-火”转移轨道,则“天问一号”在该轨道运行的(  ) A.动量不变 B.动能不变 C.速度大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速度 D.加速度不小于火星绕太阳的加速度 7.《国家地理频道》做过如下实验∶几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水平运动 的子弹恰好能穿出第 4 个水球,如图所示。设子弹受到的阻力恒定,则子弹在穿过的每个 水球中(  ) A.速度变化相同 B.运动时间相同 C.动能变化相同 D.动量变化相同 8.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 A、B,在某一高度处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分别沿水平 方向和竖直方向抛出,落到水平地面上。若以地面为参考平面,不计空气阻力,则两小球 落地时(  ) A.速度相同 B.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C.机械能相同 D.动量相同 9.质量 m=4kg 的物块在竖直方向上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运动,其速度 与时间的关系为 v=5t(速度 v 与时间 t 均采用国际主单位),g=10m/s2,不计空气阻力,则 在第 1s 内(  ) A.物块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300J B.物块的机械能增加了 100J C.物块的动量增量为 50kg·m/s D.拉力的功率为 150W  图像中的动量问题 10.(多选)质量为 m 甲=2kg,m 乙=0.5kg 的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地沿同一方向做直线 运动,二者的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加速度大小为 1m/s2 B.乙的加速度大小为 0.75m/s2 C.t=9s 时乙的速度大小为 18m/s D.t=3s 时两物体相遇 11.(多选)如图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E 随时 间 t 变化的图 像,当 t=0 时,将一带电粒子在此匀强电场中由静止释放,若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的作用,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带电粒子将始终向同一个方向运动 B.0~3s 内,电场力做的总功为零 C.3s 末带电粒子的动量为零 D.2s 未带电粒子离出发点最远 12.(多选)为了迎接篮球比赛,某运动员站在与电脑连接的力传感器上做原地纵向摸高 训练,图甲是他做下蹲、起跳和回落动作的示意图,图中的小黑点表示人的重心,图乙是 电脑上显示的力传感器所受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已知重力加速度 g=10m/s2,空气阻力 不计,则根据图象分析可知(  ) A.人在 0.3s-0.7s 时间内先加速下蹲后减速下蹲 B.c 到 d 的过程中,人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人从起跳到双脚离开力传感器的过程中,支持力对人做的功为 0 D.人跳起获得的初动量大小为 240kg·m/s 《动量》参考答案 1.CD 【详解】 A.根据动量的定义,它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因此它由质量和速度共同决定,A 错误; B.又因为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而质量和速率都相等的物体,其动 量大小一定相等,但方向不一定相同,B 错误; C.质量一定的物体的速率改变,则它的动量大小就一定改变,C 正确; D.质量一定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它的速度就一定改变,它的动量也就改变,D 正确。 故选 BD。 2.D 【详解】 AB.飞机的动量为 p  mv 结合动能定理可得,飞机的动能为 1 Ek = mv 2  ma � s 2 联立可得 p  2mEk  2m 2 as 故动量与它的动能不成正比,与它的位移也不成正比,AB 错误; C.飞机的动量与它的速度成正比,C 错误; D.由动量定理可得 p  F合t  mat 故飞机的动量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D 正确。 故选 D。 3.D 【详解】 由题知,取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动量的变化为 p = - mv′ - mv = 5 × ( - 3 - 5)kgm/s = - 40kgm/s 故选 D。 4.B 【详解】 ABC.摩天轮载着轿厢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断改变,所 以游客的速度、动量是变化的,动能不变,故 AC 错误,B 正确; D.在摩天轮的最高点,加速度方向向下,游客处于失重状态,在最低点,加速度方向向 上,游客处于超重状态,故 D 错误。 故选 B。 5.A 【详解】 小球动量的变化量为 P  mv2    mv1   0.9kg � m/s 外力对小球做的功为 W 1 2 1 2 mv2  mv1  0.45J 2 2 故选 A 。 6.D 【详解】 AB.动量是矢量,方向与运动速度方向相同,卫星在远离地球的过程中在轨道上速度方向 和大小不断变化,故动量、动能也不断变化,故 AB 错误; C.火星引力小于地球引力,故卫星在轨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而地球绕太阳公转速度 不小于第三宇宙速度,故 C 错误; D.根据 G 可知 Mm  ma r2 a GM r2 轨道半径越大,加速度越小,其与火星轨道相切位置加速度与火星绕太阳的加速度相同, 所以 a �a火 故 D 正确。 故选 D。 7.C 【详解】 AB.由于经过每个水球的位移相同。根据 t x v 可知,经过 4 个水球的时间逐渐增加;根据匀变速运动 Vv  aVt 可知,a 相同,时间不同,故速度变化量不同。故 AB 错误; C.根据功的定义 W  Fx 可知,每个水球对子弹的功相同,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因 此动能变化量相同。故 C 正确; D.子弹闯过每个水球的时间不同,速度变化量不等,动量变化量不等,故 D 错误; 故选 C。 8.C 【详解】 C.两小球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 C 正确; ABD.两小球落地时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则重力的瞬时功率 P  mgv cos  不同,动量 p  mv 不同,故 ABD 错误。 故选 C。 9.D 【详解】 A.由 v  5t 可知,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5m / 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 mg  ma 解得 F  60N 在第 1s 内,物块的位移 1 h  at 2  2.5m 2 物块的重力势能增加量 Δ100J EP  mgh  A 错误; B.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除了重力外拉力的功 E  Fh  150J B 错误; C.动量的增量 Δ0 p  20kg mv  m/s  � 方向向上,C 错误; D.拉力的平均功率 P W Fh   150W t t D 正确。 故选 D。 10.AC 【详解】 AB.p-t 图像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由图像可知,甲物体所受的合 外力的大小 F甲  2N 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大小 F乙  1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甲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a甲  F  1m/s 2 m 同理,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a乙  2m/s 2 A 正确,B 错误; C. t  9s 时 P乙  9kg � m/s v乙  9 m/s  18m/s 0.5 C 正确; D.根据 P-t 图像可知,t=0 时,甲物体具有的动量为 18kg·m/s,可得甲物体的初速度 v0=9m/s,根据 1 x甲甲 v0t  ( a )t 2 2 x乙乙 1 a t2 2 当两物体相遇时 x甲乙 x 解得 t  6s D 错误; 故选 AC。 11.BC 【详解】 AD.带电粒子将做往复运动,1.5s 末,带电粒子离出发点最远,故 AD 错误; BC.在 3s 时,粒子又回到原点,且速度为 0,所以电场力做功为 0,粒子的动量也为 0, 故 BC 正确。 故选 BC。 12.CD 【详解】 A.人在 0.3s~0.7s 时间内,对传感器的压力先减小到零再增大到等于人的重量,如果是先 加速下蹲后减速下蹲,则压力应该是先减小到零再增大到超过人的重量,故 A 错误; B.c 到 d 的过程中,人还没有完全脱离传感器,对传感器仍有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从大 于人的重量逐渐减小到零,即人先处于超重,后处于失重状态,故 B 错误; C.从起跳到双脚离开力传感器的过程中,人的双脚并未移动,因此支持力不做功,故 C 正确; D.人在空中停留的时间 t�  (1.6  1.0)s  0.6s ,所以人跳起时获得的初速度为 t� v0  g �  3m/s ,初动量大小为 2 p0  mv0  80kg �3m/s  240kg � m/s 故 D 正确。 故选 D。

docx文档 1.1 动量-习题训练-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教育频道 > 高中 > 物理 > 文档预览
9 页 0 下载 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刻骨铭心2022-07-27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