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11 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科技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中国在加强政治经济建设的同时,文化科技领域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现在,把 相关考点进行整合。主要是要了解、要知道。 【考点备考整合】 考点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是新中国文艺科研指导方针。“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 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研究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地说 , “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 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1、提出:1956 年,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即艺术问题上实行“百花齐 放”,学术问题上倡导“百家争鸣”。 2、实施:① 1956 年,文学艺术创作一度出现繁荣;② 1957 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使文学艺术遭到 破坏;③“文革”时期,“双百”方针受到冲击和破坏,妨碍了科学文化的正常发展;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双百”方针得以恢复,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坚持“双百方针”的经验教训(注意两个方面) 正确执行“双百方针”能直接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脱离“双百方针”就会阻碍和破坏科学文化事业的 发展。要正确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人民生活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 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1978 年 中 共 十 一 届 三 中 全会 以 来 , 在 改 革 开 放 的 环 境下 , 逐 渐 形 成 了 中 国 特 色 社会 主 义 理 论 体系,成为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 考点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1、体系的组成:(注意四个方面)①邓小平 理论;②“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③科学发展 观;④习 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邓小平理论: ①、形成:1978 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道路的宣言书,也是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 ②、成熟:以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③、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 年,中共十五 大,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最早提出:1982 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初步形成:1987 年党的 十三大;理论深化:1992 年南方谈话;写入党章:1997 年十五大;解决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其 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 ( 2)“ 三 个 代 表 ” 重 要 思 想: 1989 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 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 年,中共十六 大,三个代表思想写入党章,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决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3)科学发展观:2002 年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以 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 观。2007 年,中共十七 大,科学发展战写入党章。2012 年,中 共十八 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解决的问题: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 形成:2012 年,中共十八大和十九大以来,形成了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 指南。 ② 写入党章:2017 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 写入宪法:2018 年 3 月 11 日,第十三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 考点三 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取得成就的原因。(结合表格注意了解以下几点) 1、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领域 时间 1964 年 重大成就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意义 中国跨入核国家行列,加强了中国的国防 力量,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 “两弹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袁隆平培育成功杂交水稻---“南 和平有重大意义 中国拥有了战略核导弹 同样技术,发展速度超过美苏 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其杂交水 农业 优 2 号”,被称为中国的“水稻之 稻被誉为"第五大发明"“东方魔稻”,人类 计算 1983 年 1997 年 父”。 “银河--Ⅰ”巨型计算机诞生 “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标志着中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取 2003 年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 得新突破,中国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成为世界 功,中 国 第 一 位 宇 航 员 杨 利 伟 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升上太空。 “神舟”6 号发射成功 这是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 一星” 机 1966 年 1967 年 1970 年 1973 年 航天 2005 年 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 两弹一 星 (1)含义:“两弹”指原子弹、导弹;“一星”指人造地球卫星。 (2)目的: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3)意义:打破了美苏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人物:“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两弹元勋”----邓稼先。 2、其他重要的科技成就(注意了解) 年份 重大成就 意义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1968 南京长江大桥落成 我国自行设计建设长江上最长铁路公路大桥 1984 同步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我国首次发射定卫星,进行广播、通信、电视的传播 1985 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火箭成功 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新的水平 1988 北京正负电子对接机首次对撞成功 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 1993 大亚湾核电站 1 号机组启动运转 我国最大的核电站 3、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①国家的独立(保障)(这是取得成就的前提);②党和政府 的重视;③经济实力的增强;④科学家的努力;⑤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重大科技成就的影响:(学说话)①实现科技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②增强了综合国力、 提高了国际地位;③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基础和条件。 4、中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处于滞后的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 1870 年前后 ① 根本: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清政府腐败,不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③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⑤列强的侵略,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 5.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处于滞后的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① 二战结束后,中国处于内战;②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③党内长期“左”倾错误的 干扰;④对外关系过分强调“自力更生”。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再来看看新中国的教育。 考点四 教育事业的发展(注意以下几点) 1、扫盲教育(了解这个事)(1953 年,中央扫盲委员会通知中规定:不识字、识字数量在 500 以下 的为文盲) ①1950 年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把扫盲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开办了各种类型的补习 学校。 ②1982 年宪法保障扫盲教育工作。 ③2001 年,摘掉了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帽子。 2、"两种教育制度":刘少奇从中国实际出发,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即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 读学校教育制度。 3、“科教兴国”和义务教育 (了解这个事) (1)提出:我国于 80 年代制定的高科技计划有 863 计划。1995 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国家贫困 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希望教育”等。 (2)义务教育:2001 年,我国宣布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有利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改变中国 的命运。 4、高等教育:1977 年恢复高考;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1993 年实施"211 工程";从 1998 年开始实施"985 工程" ●区别 985 和 211(211 工程”是政府面向 21 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 建设 100 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985 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 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211 是比较重点的院校,而非重点大学;211 大学并非 全都是一本院校,"985"就真的是重点中的重点了(100%纯正一本,且都具备相当强劲的实力;是 211 的可 能不是 985, 是 985 的肯定是 211) 考点五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注意了解,开阔一下)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②近代民族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的影响; ●近现代以来,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大的变化,都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相关联。简要说明近现代以来 我国人民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的重大历史背景及其主要表现。 变化 第一次 时间 鸦片战争 后 1912 历史背景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 传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 表 现 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 人们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 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年 1912 年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 旧的风俗习惯受到了极大的冲 第二次 ( 辛 亥 革 布了一系列法令措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击,人们的精神生活都相应的发生 命后) 第三次 新中国成 立后 了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 丑恶现象被取缔了 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在城 市里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第四次 改 革 开 放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政治环境也 后 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平均主义, 越来越宽松。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 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 越小。 (2)物质生活:①近代:断发易服、中山装、西式食品;②现代:从灰蓝单调走向五彩缤纷,从单 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到 1987 年,中国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发动"菜篮子"工程。1995 年,国家 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3)社会习俗:①近代:废止缠足、婚丧嫁娶、社交礼仪变化;②现代:1950 年制定《婚姻法》, 妇女解放。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

doc文档 专题11 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科技-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干货必备(新高考专用)

教育频道 > 高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9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倾尽一切去爱你2022-08-08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