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省级联测 2021-2022 学年高三第八次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跨越古今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中国》第二季载誉而归,其自上线以来深获好评。越来越多的人注 意到了纪录片《中国》自成一系的美学风格——在世界级的视听语言与当代技术的实践中,呈现出一派纯 正的中式美学,充满了留白之美。 “留白”一词原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 留下相应的空白,以留白突出空间主体,予人以无限遐想之地。“留白”式的审美承载了中国千年文化底蕴, 也让纪录片《中国》第二季在对“美”的追寻上,找到一片可以扎根的沃土,绽放出一抹文化的亮色。 与以往大众熟知的历史类纪录片不同,节目拒绝了“历史流水账”的纪录方式,舍弃系统连贯的线性叙 事,只聚焦历史进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人和事,通过再现这些名人的选择和高光瞬间来映照历史的流变。这 种在历史切口的选择中无限留白的手法,显然使这部纪录片充满了艺术性。如元朝初年,喧闹的“市井”舞 台中央,一出好戏正在上演。戏曲作家关汉卿,以他郁郁不得志的一生及戏剧创作,折射朝代交替中读书 人的困境与悲悯,揭露元代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不说一物却道尽万物。在节目中,这样独特的切入视角 还有很多——在宋徽宗赵佶的带领下走向繁荣的宋朝美学,康熙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的风云变幻……纪录 片以标志性事件和人物,说思想,说细节,说趣味,让观众可以从具体的某个历史场景中纵观时代洪流, 思民族兴衰,串联起那些埋藏在历史中的动人片段。 该片解说词也极尽点到为止的无言之美。譬如,两位伟大诗人的盛世相遇,它仅用一句话就完成解读: “在洛阳,杜甫终于见到了偶像李白。”而给后世留下瘦金体,青花瓷等无尽艺术瑰宝的宋徽宗,它也只是 这样概括他的艺术天赋:“赵佶对于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受力。”在这些历经打磨的文字里,它们都做到 了言有尽而意无穷。与此同时,在音效的处理上,节目也坚持以少胜多的原则。安史之乱中的刀剑马蹄声, 汴梁夜市的喧闹及乐声,特定场景才会出现的声音,在这些关键时刻加深了观众的沉浸感,让大家在观看 中能拥有一份身在其中的真实体验。 留白中生万千景,无画处皆是妙境。可以说,节目画面构建及表达上所遵循的中式美学,让不少观众 在观看之后大呼高级,当中式留白极致写意配合着超宽画幅的呈现,让画面更显诗韵大气,也使观众更能 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鲜活,在片中,渴望建功立业的杜甫,在弄权者的暗箱操纵中惨败,纪录片仅用空旷 的院落一角,一张桌、几坛酒,几组远近切换的镜头,便将杜甫孤郁悲悯的内心世界完美呈现。虚实穿插, 以无胜有。这种有余韵、有留白的呈现方式和写意手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导观众全情投入。 纪录片《中国》第二季,以中式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标准,打通了国际文化的交流壁垒。讲好中国故事, 构建属于中国的历史影像,让观众在影像中探寻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找到文化自信的源泉和密码,是他 们出发时的方向。 (摘编自《湖南卫视极致国风表达〈中国〉第二季现纯正中国美学》) 材料二: 《中国》第二季以思想和制度为主线,在内容选取和主题表达上,更加关注家国情怀、民本思想和文 化积淀。从人这一“核心”出发,《中国》第二季重在书写人的命运沉浮、价值追求、审美意趣和历史痕迹, 并借此刷新叙事手法,走向丰富、多元。 有时代双子星的奇妙交错。中国诗歌史上交相辉映的两颗巨星——李白与杜甫,成为唐帝国由盛转衰 的缩影。第一集以天才诗人李白切入,展示他放荡性格与惊人天赋,由此展示盛唐海纳百川、胸怀广阔的 王朝个性。而杜甫把传统文人的理想抱负与国运涨落进行勾连,让节目有了微观个体生命的温度,也有俯 视历史走向的视野。 有人物与历史的“对比”,还有命运与时代的“互文”。赵宋一朝,不乏黄袍加身的戏剧、文化蓬勃的自信, 但节目唯独选择了宋徽宗赵佶——他是“靖康之变”的亡国之君,却也是造诣高超的艺术大家,个人命运与 国家兴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过宋徽宗,节目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独特观点。 解说也是点睛之笔,不徐不疾的讲述方式恬淡沉静,“灵魂旁白”给予观众沉浸式的体验和启发式的思 考,以历史旁观者的视角用声音牵引更多当代人走进中国历史。讲述人周涛的解读深情饱满,表达深沉厚 重历史的同时,兼具细腻婉约的声线让纪录片更有温度;另一位讲述人何炅的声音浑厚亲切,充分拉近与 观众的距离。 节目里我们还能看到更多新的视角,比如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碰撞。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把科技融 入儒学,在中土大地播撒科技之光;郑和下西洋,这一远超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壮举,重温中央王朝对海洋 的好奇目光。这些中西方交流和碰撞的历史往事,借助客观、冷静的讲述,十分有利于海外传播,吸引更 多外国观众。 以当代人的眼光观望来时路,以现代人的思维审视大历史,《中国》第二季所呈现的既有文化,思想、 制度等无形的内容,也有器物,服饰、交通等可见的事物。正如评论指出,一部好的纪录片可以唤醒观众 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更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国家形象的一次影像建构。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二季:这是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 1. 下列对《中国》第二季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第二季抛弃线性叙事,删繁就简,选取了典型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充满留白之美。 B. 《中国》第二季不落窠臼,以当代技术呈现声画交融 的 观影效果,令观众们身临其境,沉浸感强。 C. 《中国》第二季采用多元的叙事手法,更好地讲述了跨越千年的历史,展现了宏大的家国情怀。 D. 《中国》第二季以影像建构国家形象,真实全面地再现历史,提升了文化自信,传达了民族精神。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第二季不仅呈现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也关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碰撞,目的是展示中华文明的 多样性。 B. 《中国》第二季选择宋徽宗赵佶,既因他有带领宋朝美学走向繁荣的自信,又因他的悲剧命运有展现历 史兴衰的独特性。 C. 历史纪录片的解说词应该少而精,以概括性描述为主,并配以解说人或深情或浑厚的嗓音,引领观众走 进中国历史。 D. 材料一侧重从艺术手法角度介绍,材料二侧重从内容选取和主题表达介绍,两者互为补充,便于读者了 解《中国》第二季。 3. 下面各项作品中,不能体现“留白之美”的一项是( ) A. 京剧曲目《霸王别姬》中,演员扬鞭表示骑马,划浆表示行船,绕场一周表示日行千里。 B. 《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以音乐的停顿带给人无限的遐想。 C. 《寒江独钓图》中,一叶扁舟,一翁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 D. 《兰亭集序》中精心布局字形笔画,笔画间及行间之白的疏处也措置得宜,疏密有致。 4. 作为一则文艺评论,材料一是怎样逐步深入地介绍《中国》第二季的? 5. 假如要为“《中国》第二季”参加历史类纪录片展映写推介词,请结合材料写出内容要点。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忆佩弦先生 冯契 读其文,想见其人,在中学里的时候,总以为朱先生是个翩翩佳公子,风华清靡,一如“荷塘月色”。 后来进了清华,在迎新会上,有同学远远指给我看一个身材矮小,连走路的姿势都活像日本人的教授,说: “那就是朱自清先生!”这使我非常失望。 我平时和朱先生根本没有接近的机会。但当时他住在清华园的东北角上,门前有个土山,长满绿草。 我晚饭后,爱到那边散步。有一次,我经过他门前,见他挺在躺椅上,凸起腹,驾起腿,好像还歪着嘴巴 剔着牙齿。十足的中年人的神态,我低头避开他的视线,却不想忽然听得他在叫我了。他怎么认识我?而 当我走近去时,他却又夸奖了我一句:“听说你的白话文写得很不错!”白话文!他为什么不说文章,而要 说白话文呢?我满心不快。 不过此后路上碰见,就免不了要笑笑,点点头了。“一二·九”之后数月,宋哲元派大兵抄检清华园。很 有几个榜上挂名的同学,躲在朱先生家里,得免于难。而且听说非常优待,夜里请同学睡沙发,早晨又是 每人一个荷包蛋。这使我对他开始有了好感,虽然接近的机会还是不多。 一直到昆明,一直到一九四一年夏天,清华文科研究所成立,我才有将近一年的时间,跟朱先生在一 起生活。 研究所的教授和同学,合组一个伙食团。雇了个乡下人做饭,是个可爱的戆徒。人是忠诚极了,饭烧 糊,菜没煮熟,也不忍责备他。有次异想天开,去田里提了许多蚂蚱,炸了捧到饭桌上来孝敬大家。弄得 每个人摇头,他还笑嘻嘻地直说:“滋味好呐好!”而忽然谣传“有吏夜捉人”,我们这位戆徒就马上逾墙而走, 常常数天甚至半个月不回来。于是一早起来,一群秀才手忙脚乱地生火,淘米,挑水,赶街子……终至于 整个研究所翻身,弄得每个人垂头丧气。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吃点这样的苦,算不了什么。但是一个有病 而又长期过惯家庭生活像朱先生这样的中年人,怎么受得了呢?然而,他在我们当中,是最不发怨言的一 个。 到过后方的人,都知道“公米”的味道。那是需要一个如鸡肫一般的胃来消化的。朱先生平时跟大家吃 公米,只有当胃病发作的时候,才吃烤面包。那面包是用又黑又粗的配给面粉,自己在火油箱里烘成的。 论滋味,并不比公米强,不过比较容易消化罢了。他瘦得厉害,“骨瘦如柴”不足以形容他。我从前见过的 那种“凸起腹,挺在躺椅上”的神态,不用说,是再也没有了。为了营养,他每天早晨添个鸡蛋。这是早餐 桌上常谈的话题之一;打碎煮好呢,带壳煮好?煮三分钟好,煮五分钟好呢?……但后来鸡蛋涨得厉害, 这一点小小的滋补品,似乎也裁去了。 过着这样的生活,大家在一个大房子里,在丛书、类书、经解、注疏……的围困之中,做着“抱残守 缺”的工作。朱先生私人有几架书,也摆在研究所里。他的桌子后面,竖着一个同图书馆的目录柜似的旧柜 子,一二十小抽屉里塞满卡片。内容如何,不得详知。只知道他写文章时,总要去查一查。有时拿出一两 张来,远远瞥见,卡片上是蚂蚁一般的小字。我心里奇怪,要写满这么多卡片,得花多少时间啊?朱先生 治学之严谨,于此可见一斑。 那时闻先生正在考证伏羲是葫芦,女娲是个瓜;朱先生大概已开始写“诗话”。闻先生写文章,喜欢在 落笔之前,先说出口来;衔着烟斗,喊:“佩弦,我有个很好的 idea……”于是接着总是一场热烈的讨论。 朱先生的习惯不同,他默默无声就脱了稿,捧着稿子交到闻先生面前,谦逊地说:“一多,请你看看,看有 问题没有?”似乎只有一次例外。一天晚上,他握着笔,忽然抬头对大家说:“我觉得王静安的无我之境很 难说。”为这问题,讨论很长久。我以一个门外汉的资格,也说了一点意见,大意是“无我即忘我”。还记得 那次讨论,是以朱先生的谦逊的话语作结的,他说:“这样的讨论很有意思,我受益不浅。” 朱先生的生活很有规则。早晨总是他第一个起床,我爱睡懒觉,他到底几点钟起来,始终

doc文档 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三第八次检测语文试题

教育频道 > 高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13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村中两朵花丶莎2022-11-01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