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训练 古代中国“家国一体”权力政治的完善与强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2021·辽宁葫芦岛市高三二模]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诗经》颂篇中就有“天 命玄鸟,降而生商”、“昊天有成命,二后(文王、武王)受之”的记载。这类颂词(  ) A.说明中国古代宗教正式形成 B.旨在证明政权存在的合理性 C.说明古代生产力发展程度高 D.保证了商周政权的内部稳定 2.[2021·河南市高三一模]射礼是西周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周人早期射礼,礼仪质朴,重在竞射、 比试技能和武功。东周时期,射礼仪节繁琐,更多关注娱乐享乐意义。这反映了(  ) A.贵族生活的奢靡 B.礼乐制度的松弛 C.宗法制度的瓦解 D.社会局面的稳定 3.[2021·天水市高三二模]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姬发按照夏商两朝的惯例,对尧、舜、禹和纣等的后 代实行分封。直到周公旦完成东征之后,才通过“封建亲戚,以藩屏周”逐步完善分封制,这就是“周初大 分封”的由来。这说明“周初大分封”(  ) A.有利于周天子权势的上升 B.体现了部落向国家的过渡 C.使国家可以有效控制地方 D.是对武王分封原则的继承 4.[2021·榆林市高三二模]王家范指出:“自汉而后两千年,国家控制方略时有变异,由秦开创的大一 统体制则一脉相承,分久则必合。然追究秦制,由涓涓之流汇成江河,实为春秋战国社会变迁的集大成 者,其变由来已久。”下列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国家控制方略完全传承秦制 B.秦制是由一系列变迁构成的 C.商周封建是秦大一统的基础 D.中国大一统体制具有传承性 5.[2021·湖南永州市高三二模]西汉初年,全国有 54 个郡,归中央政府管辖的只有 15 个郡;在全国 277 万户、1 300 万人口中,由中央政府统辖的只有 97 万户、450 万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户籍管理制度混乱 B.异姓诸侯势力膨胀 C.郡国并行制的推行 D.君主专制相对削弱 6.[2021·山东泰安市高三三模]唐代中央重视向地方民众核实地方官员的政绩;允许地方乡族势力关 注地方官员去留或直接干涉地方官员的任免,也可以“诣阙”请求官员去留。这些举措(  ) A.有利于基层社会秩序稳定 B.保障了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 C.导致地方官员权力的萎缩 D.有效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7.[2021·银川市高三一模]北宋初期,推行二府三司制度,宰相权力受到很大限制。南宋建国之初, 宋金战争频繁,为便于处理紧急军情,宰相多兼职枢密使,自此之后相权日重。这说明,南宋初期(  )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可调和 B.初步改变了崇文抑武的方针 C.中枢决策机构适时进行调整 D.依靠官制改革保证政局稳定 8.[2021·周口市高三一模]十六国北朝时期,选官制度发生了变化。例如,后赵政权有孝廉试经的制 度;北魏孝明帝以考试选拔御史,参加者八百余人;北齐文宣帝以策试选三百人,参加者达二三千人。 上述材料表明十六国北朝时期(  ) A.君主权力有所强化 B.九品中正制被废弃 C.世族阶层已经没落 D.儒学社会影响弱化 9.[2021·江苏南通市高三一模]唐代科举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考生还要向礼部或达官贵人投献自 己的代表作,称为“投卷”。杜牧把《阿房宫赋》投给太学博士吴武陵,由其推荐给东都试官,最终以第五 名中举。这体现了唐代科举制(  ) A.兼顾文化水平和行政能力 B.受到传统选官制度的影响 C.基本杜绝了高分低能现象 D.没有打破社会阶层的固化 10.[2021·惠州市高三一模]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多通过察举推荐或对策选用监察官。西汉公 孙弘在元光五年举行的策试中取得第一,后迁御史大夫。北魏时期规定从对策高第者中选任御史。隋唐 至明清多注重选用进士作为监察官。古代统治者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官僚队伍具有优秀政治品德 B.丰富封建官僚队伍的从政经历 C.确保监察队伍具备较高文化素质 D.维护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权威 11.[2021·吉林长春市高三一模]明朝中后期,君主因少不更事或倦怠朝政,“批朱”之权便被身边的宦 官把持了,拥有“批朱”特权的宦官的权力也伸到了外朝,这样内阁“票拟”之后的奏折就要经过宦官的“批 朱”。这一现象的出现(  ) A.表明宦官专权威胁了皇权 B.是君主专制强化的客观结果 C.反映出朝政秩序比较混乱 D.说明内阁票拟权受制于宦官 12.[2021·三沙市高三二模]清朝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后,可以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 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康熙时只有百余名官员有密折权,雍正帝时扩展到 1 200 余人。雍正帝要求在 京大臣,各督抚总兵都要密奏,还特许一些低微官吏的密奏权。这实际上(  ) A.加强了对思想文化的严密控制 B.扩大了官员的行政权力 C.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D.保证了清朝统治的清明 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 13.[2021·青海西宁市高三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重视监察机构的设置,将之置于与行政机构并列的位置。在历史演进中,监察机 构的体系越来越严密,相对于行政机构的独立性也越来越强。历代政府重视监察法规建设,坚持依法监 察,监察法规逐步完善。监察机构职权涉及察德、察政、察能。同时,为防止地方分离,整肃吏治,历 代统治者都重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监察以常驻为主要形式,并辅以不定期的或定期的巡按制。此外, 监察御史作为风纪之官,品秩虽低,权势却十分显赫,甚至享有“便宜从事”和“风闻奏事”的特权。但是, 监察机关的独立是相对的,其监察功能的发挥受到皇权的极大制约。 ——摘编自林志强、张旭日《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特征研究》 材料二 监察官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比较特殊的官职,其产生、职权伴随着平民和贵族的长期斗争。 随着共和国历史的发展,监察官基于实践的需要,其权力不断扩大,从最初的人口和财产调查权,到后 来的公民道德监督权,再发展到元老遴选权,监察官的地位日益神圣和显赫。由此看出,监察官的权力 扩张恰好对其他官员起着很大的制衡作用,从而推动着古罗马共和宪政的平衡与发展。 ——摘编自连佳《浅议古罗马共和宪政下监察官制度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与古罗马监察制度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中国与古罗马监察制度特点形成的原因。 14.[2021·青岛市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朝前期,在“修其教而不易其俗,齐其政而不易其宜”思想指导下,根据边疆与内地不同的情 况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方式。在新疆实行政教分离,基地大臣只管军事,日常民事大多交由少数民族上层 管理;在东北地区设立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以军事统辖为主,兼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多 元管理模式;在蒙古地区吸收满旗制度、蒙古草原会盟的习俗,建立盟旗制度。 1840 年后,由于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剧烈变动,清政府不得不改变“因俗而治”的传统政策,重构对边疆 的统治,开展了边疆建省运动。1884 年设新疆行省,实行屯田、移民实边等措施发展生产,加强边防建 设。1885 年设台湾行省,采取了发展邮电、修筑铁路等一系列措施以加强建设。1907 年,清政府任命徐 世昌为东北三省总督,黑龙江省、吉林省、奉天省各设巡抚一名,在东北采取移民实边、开商埠、借国 债、修铁路等一系列措施。 ——据陈跃《“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等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清朝的边疆治理政策。 参考解析 1.B 依据材料“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昊天有成命,二后(文王、武王)受之”,可知《诗经》颂篇 神化王权,强调政权是上天选定与安排的,目的是证明政权存在的合理性,故选 B 项;材料所述能够得 出古代政治理论中的宗教色彩,但并不能表明古代宗教的正式形成,排除 A 项;颂词的内容无法体现当 时生产力水平高,且与史实明显不符,排除 C 项;商周的政权内部并不是稳定的,与史实不符,且 D 项 中“保证了”表述太绝对,错误。 2.B 根据“射礼仪节繁琐,更多关注娱乐享乐意义”可得出东周时期礼乐制度的政治功能下降,娱乐 功能上升,反映出当时礼乐制度的松弛,B 项正确;奢靡的说法不能从材料得出,排除 A 项;材料没有 强调宗法,排除 C 项;东周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排除 D 项。 3.A 依据材料可知,周武王灭商之后,主要分封了古代帝王的后代,来加强对其控制;周公东征 之后,大行分封,主要分封王室子弟及功臣拱卫王室,所以“周初大分封”促进了周天子权势的上升,故选 A 项;夏王朝的建立是部落向国家的过渡,分封制是国家政权建设的方式,不是部落向国家的过渡,排 除 B 项;西周实施分封制是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分权,不能使国家有效控制地方,排除 C 项;依据材料 可知,周武王灭商之后,循商惯例分封了古代帝王的后代,而周公东征之后的分封是“封建亲戚”,所以 “周初大分封”并未继承武王分封的基本原则,排除 D 项。 4.D 秦朝开创的大一统体制,自汉朝起延续了两千多年,实际上还是“春秋战国社会变迁的集大成 者”,反映出中国大一统体制具有传承性,D 项正确;国家控制方略“完全”传承秦制与“自汉而后两千年, 国家控制方略时有变异”不符,A 项错误;秦制是由一系列变迁构成的只是材料部分信息,没有揭示材料 主旨,B 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商周封建是秦大一统的基础,C 项错误。 5.C 根据“在全国 277 万户、1 300 万人口中,由中央政府统辖的只有 97 万户、450 万人”可得出在 郡国并行制之下,郡县制直接管辖控制的范围及人口有限,这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 C 项正确;材 料不是强调混乱,排除 A 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是异姓诸侯,排除 B 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央集权,排除 D 项。 6.A 唐代中央重视对基层官员的考核,并允许地方乡族势力反馈对地方官员去留的意见,这些都 有利于稳定基层社会秩序,故选 A 项;B 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不能体现地方官员权力的缩 小,排除 C 项;D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7.C 从材料信息来看,南宋与北宋相比宰相军权增加,并且权势日重,说明南宋初期中枢决策机 构适时进行了调整,故答案为 C 项;相权的加强是时代的需要,君相矛盾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A 项;材 料没有反映改变崇文抑武的政策,排除 B 项;从材料来看,这一调整是战争的需要,排除 D 项。 8.A 十六国北朝时期,诸多割据政权采用考试方式来选拔官员,这种选拔方式相比于九品中正制 而言,选官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体现了君主权力的强化,A 项正确;B 项表述绝对,排除;南北朝时期 世族阶层政治经济势力强大,排除 C 项

docx文档 高频考点训练1 古代中国“家国一体”权力政治的完善与强化--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教育频道 > 高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8 页 0 下载 13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才肯罢手吗2022-02-24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