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 8 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和现代中国经济建设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2021·佛山市高三一模]当自然经济的一部分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的时候,总会有一批生产者 被抛出生产之外,成为多余的人。根据那个时候西方人的观察,“中国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 区区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给”。据此可知(  ) A.列强加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自然经济在冲击下彻底瓦解 C.中国面临劳动力过剩的危机 D.列强侵略使得部分农民破产 2.[2021·山东泰安市高三模拟]洋务运动初期,军事工业生产的产品不经过市场流通而直接调拨各 省。19 世纪 80 年代后,沿海各省中哪一省需配备兵船就由该省筹款;江南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等企 业,如果所产某种武器的售价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过多,就会停止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期间的军事工业( ) A.创办民用工业本是洋务运动初衷 B.一直关注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利润 C.一定程度上受到价值规律的影响 D.企业逐渐由官办向官督商办转变 3.[2021·山东潍坊市高三三模]1876 年,丁宝桢由山东巡抚调任四川总督,鉴于“各勇营亦皆习用洋 枪,均须购自上海洋行,价值既贵,而道路转运,费亦不赀,并恐不免有受洋行欺骗之事”,奏准自设枪 炮厂以供川军之用,1877 年在成都设四川机器局。丁宝桢此举(  ) A.有利于近代工业的自强自立 B.使政府摆脱了对洋行的依赖 C.顺应了实业救国的时代潮流 D.增强了近代工业市场竞争力 4.[2020·河南开封模拟]下表反映了 1895~1910 年中国纺纱工业的部分发展状况。据此推断(  ) 时间 厂名 创办人 资本关系 1897 年 苏州苏纶纱厂 陆润庠(国子监祭酒) 苏州商务局筹款 1899 年 南通大生纱厂 张謇(翰林院编修) 1905 年 无锡振新纱厂 1910 年 上海公益纱厂 A.纱厂的创立得益于民国政府的建立 领用官机,征集商人资 本 荣宗敬(钱庄主) 张石君(洋行买办) 祝大椿(怡和买办) 后改制为中英合资 B.创办者皆为儒学士大夫出身 C.纱厂的创立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维新变法运动取得较大成效 5. [2021·湖北黄冈市高三模拟]如图是创作于 1951 年的宣传画《陈永康互助组向全国农民挑战》(陈永 康:农民,水稻栽培专家,50 年代华东和全国水稻丰产模范)。该作品反映了(  ) A.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全面展开 B.社会主义建设已初见成效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局部试点 D.农村生产关系改造的探索 6. [2021·四川遂宁市高三三模]如图是著名画家周令钊 1953 年创作的画作。该作品(  )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 C.体现了“双百”方针结出的丰硕成果 D.倡导适应了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风尚 7.[2021·安徽黄山市高三二模]20 世纪 50 年代各类反映农业、工业生产的民谣层出不穷,如“人有多 大胆,地有多大产”“蚂蚁啃骨头,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这些民谣反映了当时(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社会主义建设热情高涨 C.左倾冒进思想开始滋生 D.五年计划实施成就突出 8.[2021·山东青岛市高三二模]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于 1993 年 6 月 16 日成立,并于 1995 年 12 月 27 日取得按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1993 年 7 月 15 日,青岛啤酒股票在香港交 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 8 月 27 日,青岛啤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 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这反映了(  ) A.公有制地位被动摇 B.城市体制改革全面铺开 C.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9.[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高三三模]从 1978 年到 1985 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从 2.5 亿人下 降到 1.3 亿人,贫困发生率从 30.7%下降到 15.1%。有学者将其称为“人类消除贫困史上的一项奇迹”。其主 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实现农村生产关系的彻底变革 10.[2021·德州市高三二模]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做出创办经济特区的英明决策,通过经济特区 来观察世界和了解世界,发挥经济特区的“试验田”功能进行试验,待取得成功经验后逐步推广。这说明创 办经济特区的主要目的是(  ) A.追求特区自身的发展 B.探索新型经济建设体制 C.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D.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11.[2021·莱芜市高三二模]有史料记载:“上海女界喜效夷装,衣必袒胸露臂,裤必长不及膝,袜必 长统,履必高底。其形式介于华夷之间。在染欧化之沪人视之固觉时髦,然使骤人守旧派目中,其不诧 为妖孽也希。”这说明近代初期的上海(  ) A.社会生活开始出现土洋并存的特征 B.新潮女性是时尚潮流的引领者 C.外来文化已经影响时尚女性的生活 D.守旧思想严重阻碍时尚的变迁 12.[2021·赣州市高三一模]民国初年,日常用品、饮食材料,事无大小巨细皆崇尚西式,西式酒品 纷纷涌入中国市场。1914 年《大公报》曾刊登一篇文章,借灶神的口吻称,民国共和,改用阳历,以后 供奉本神之酒,“规定为香槟、勃兰地、惠司克三种”。这反映出当时(  ) A.民族工业发展呈现萎缩局面 B.追求西式生活成为国民共识 C.传统祭祀文化已经发生改变 D.报刊舆论对民国现实的不满 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 13.[2021·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的国家介入济贫发端于汉朝。但是,中国古代的济贫往往注重的是社会整体和 国家控制,较少强调个人权利和国家义务。同时,中国古代的济贫实践在传统上较为注重运用政府行政 手段,而没有采用立法手段,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憾。 ——摘编自唐钓《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变迁与评估》 材料二 1978 年起,政府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部分农产品的价格,扶持乡镇企业发展 等,这些措施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1986 年 6 月,国务院成立了贫 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此后我国农村的扶贫工作进入到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2000 年年底,农村 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村贫困地区的群众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进入 21 世纪,全国经过从开展整村 推进扶贫到精准式扶贫,农村贫困人口由 2012 年的 9 899 万人减少到 2018 年年底的 1 660 万人,连续 6 年超额完成千万(级)减贫任务,贫困发生率减少到 1.7%。 ——摘编自燕连福等《我国扶贫工作的历程、经验与持续推进的着力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府济贫工作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具体做法及其取得成就的原因。 14.[2021·广西桂林市高三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现代社会称谓语的变迁 时间 主要流行社会称谓语 20 世纪初至 40 年代末 老爷、少爷、太太、小姐、先生、丫鬟、经理、掌 柜的等等 20 世纪 50 至 60 年代中期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 至 70 年代末 老革命、老八路、同志等等 师傅、走资派、黑五类、社员等等 20 世纪 80、90 年代 老板、先生、女士、股民等等 21 世纪 莱鸟、亲、丁克、粉丝等等 ——摘编自高剑华《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称谓语的变化与发展》、吴维《汉语社会称谓语的变迁及 其文化内涵探究》 从材料中提取两个以上时期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 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D 根据材料可知,西方列强的侵略使得自然经济开始瓦解,破产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故 D 项正确;A 项,无法从材料得出。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入,但题干无法得出具体时 间,故排除;B 项,在近代自然经济并未彻底瓦解,故排除;C 项,自由劳动力的增加,无法得出劳动力 过剩的危机的结论,故排除。 2.C 根据“沿海各省中哪一省需配备兵船就由该省筹款;江南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等企业,如果 所产某种武器的售价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过多,就会停止生产”可得出洋务企业在后期还是要考虑到市场的 因素,而不能都由政府承担费用,反映出当时的军事工业一定程度上受到价值规律的影响,C 项正确;洋 务运动是为了自强,创办民用工业只是为解决资金问题,排除 A;B 项太绝对,排除 B;材料没有体现企 业逐渐由官办向官督商办转变,排除 D。 3.A 材料反映了 1877 年丁宝桢组建四川机器局,生产枪炮以供军需。结合所学可知,四川机器局 是洋务运动所创办的军事工业,其有利于近代工业的自强自立,故选 A 项;政府并没有对洋行依赖,故 排除 B 项;实业救国思潮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 C 项;材料反映的是洋务企业创办的军事工业,其产 品不对外,所以与近代工业市场竞争力无关,故排除 D 项。 4.C 由“1895~1910 年”可知,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社会上兴起“实业救国”的热潮,使民族工 业获得较快发展,故选 C 项;民国成立于 1912 年,时间不符,排除 A 项;荣宗敬及张石君等人并不是士 大夫出身,排除 B 项;维新变法运动在 1898 年 9 月就以失败告终,时间不符,排除 D 项。 5.D 根据材料“1951 年”“《陈永康互助组向全国农民挑战》”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51 年陈 永康已经开始了农业生产合作的尝试,体现了当时农民对农村生产关系改造的探索,故选 D 项;1953 年 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全面展开,而不是 1951 年,故排除 A;1956 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而不 是 1951 年,故排除 B;1958 年中国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而不是 1951 年,故排除 C。 6.D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53 年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所以“学习红军长征的战斗精神,征服 自然,建设我们的国家”的口号是对国家建设需要的迎合,故选 D;这幅画具有写实风格,与中国传统文 人画作的基本风格不符,排除 A;根据图示内容可知不是农民参与生产,排除 B;1953 年尚未提出“双百” 方针,排除 C。 7.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 50 年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蚂蚁啃骨头,没有机器也造 火车头”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民谣,反映了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热情高涨,B 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 与在工农业生产中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不符,A 项错

docx文档 高频考点训练8 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和现代中国经济建设--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教育频道 > 高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9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难拥有难拥友2023-02-21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