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 人世间,美好人性 预测理由 【话题阐释】 《人世间》以北方 A 城周家小儿子周秉昆为主人公,展现了周秉昆以及他周围的人们自 1972 年 到 2016 年,四十余年波澜变迁的生活图景,期间众人历经六七十年代的文革、改革开放、八十年代 学生运动以及九十年代以来商品经济大潮等深切影响,“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 ;在悲欢离 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 2022 年梁晓声的《人世间》热播,触发了社会对人生、人性的思考,特别是平凡的人如何度过 自己的人生,人究竟成为什么样子的思考。《人世间》所触发的话题,体现这社会的正能量,能够给 青年人很多的启迪。2022 年考考的命题者对这样的一种文化现象,会引起足够的关注,在命题中体 现《人世间》中的精神价值,就成为 2022 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广大考生可以对《人世间》的人文主题加以思考,也可以了解《人世间》的故事,做好充分的准备。 深度解析 角度一: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世间》前后出场的几十个人物形象,其塑造逻辑均体现了作家“展现人应该是怎样的,人”。 周秉义是一个理性的“好人”,面对自己的爱情和政治以及前途的冲突——郝冬梅的父亲政治身份 在当时是一个负面因素,他的通过理性判断选择坚守爱情的承诺;当弟妹朋友遭遇人生关口甚至走投无 路期望得到周秉义的帮助时,周秉义内心一边是帮助亲人朋友的意愿,另一边是他对公平正义和党员 的职责。简言之,周秉义始终用理智去压抑他的私心情感,不折不扣地坚守他的政治信念,是一片公 心的守诺君子。 周秉昆的性格有情感驱动的一面,讲义气,他也有兄长一样理智的一面,尤其是在家庭中时,但 又不似兄长一般理智到完全压制个人情感。周秉昆的行为逻辑和驱动大多来自很传统的人伦观点,尤 其是在抚育儿女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妻儿和美。朋友有困难能帮则帮,即使身处困境也尽可能 地帮助他人,父母的意愿不正面违抗。 角度二:人性的光辉,人民的史诗,民族的精神 《人世间》以一个家庭几十年的发展变迁为创作蓝本,深情回望一段百姓生活历史。创作者将创 作视野聚焦于蕴藏在岁月褶皱里的时光剪影。 首先,通过倾情咏叹普通百姓的人性光亮与生命意志,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人世间》通过塑造极具时代印记的人物来凸显时代对人的形塑,从而完成对历史记忆的生动呈 现。时代大潮下的小人物,虽不像英雄模范、社会精英那般自带弧光,但他们 在逆境中跌跌撞撞、向 阳而生的精气神同样令观众荡气回肠。 不回避矛盾、不粉饰生活,即便人生实苦,仍洋溢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这就是现实生活中民族 精神的生动写照。尽管小人物身上有着时代的局限性,但往往就是因为这些鲜明的时代烙印,赋予了 他们较高的辨识度,从而成为时代精神的代言人。 正是这些凡夫俗子身上承载着的至善至美。 其次,通过生动展现中国式家庭的情感关系,寻找能引发观众精神共鸣的最大公约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亲情,家和万事兴、阖家团圆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此种观念 。《人 世间》里的“光字片”就是这种集体文化认同的缩影。特定地域和条件下,一家人或一群人生活在一起, 彼此帮扶、相互依存,在此种叙事范式下迸发出的属于中国人的情绪与感受,容易让观众在超强代入 感中产生心理共情。 1 《人世间》便时时把这种恬淡温情提升到浓烈效果。如一家人在火车站与周父告别,周母即便心 中万分不舍,当着孩子们的面也用含蓄的表达掩饰着内心的波涛汹涌;周秉昆面对郑娟母亲和弟弟, 不由心生悲悯,即便明知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也在挣扎后毅然对其伸出援手。 角度三: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交织碰撞,揭示时代发展的内在逻辑。 《人世间》并不是简单停留在讲清楚一个故事的层面上,而是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人物折 射大时代,将个体命运与宏大时代进行同构,从而形成现实题材作品鲜明的叙事特征和艺术质感。正 如《山海情》将故事置于将飞沙走石“干沙滩”建成寸土寸金“金沙滩”的脱贫攻坚宏阔背景下,它书写的 不仅是变迁史,而且是一百多万吊庄移民的心灵史;《大江大河》则借助三位时代弄潮儿在社会变革 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人生故事,对改革开放进程的开启与艰辛作了生动注脚,体现出一种大历史观和 大时代观。 时代与个体有机融合、互为投影的表达方式,既可提升作品的思想宽度与现实锐度,也是对历史 记忆的深情回望和拥抱。 角度四:人间烟火气 在白雪皑皑中寻觅烟火温暖 在一砖一瓦中感受脉脉温情 1. 回到人世间 人世间凡人世间,必有烟火,烟火味是人世间最温情最本质的味道。不食人间烟火,顾影自怜, 终究是太虚无飘渺了,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所以还得回到人世间。 《人世间》吸引观众的首要因素就是这种浓郁的、温暖的,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烟火气息。 烟 火气息就是为生存而努力、而奔波、而奋斗,追赶着日子往前赶路,一年又一年,这就是生活。 2. 平凡中的不平凡 《人世间》很平凡,也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不过,它所展现的不是西北的农村,而是东北的城 市,表现城市的一个平民社区里,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夫妇和三个孩子的命运变迁。 一个家庭,三代人,五十年,而这五十年又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剧烈变化时期,命运 浮沉,跌宕起伏,沧海桑田,天各一方,周家三兄妹的人生轨迹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人民生 活的巨大变化。 每一天都是平凡的,但每天都在变化着,时间长了,回头一看,变化巨大,巨大得不平凡 。从知 青岁月到改革开放,国家在探索中前进,每一个人也是在探索中前行。该剧的社会意义就在于通过一 个家庭的变化描绘出一幅社会变迁图谱,从生活史中看到了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史。 3. 家的定义 《人世间》的引人之处,还在于“家”。“家”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生活烟火升起之所,正所谓炊 烟袅袅,因而是生存的依托之处。从家家户户到村村寨寨,再到城镇和城市,这人世间就是“家”的聚 集、“家”的比邻而形成了万家灯火。 家,又是亲情、乡情、邻里情的载体,是人之情的滥觞。《人世间》就是从家写起,一张“全家 福”之后多少年,才能遇到另一张“全家福”,周家兄妹无论身在何方,都牵挂着这个家,也被这个家系 念着,家是根。过年了,就想回家,就想团圆,那是血液里带来的情感归属的基因,最深沉,也最浓 烈。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具有中华民族这样深沉的“家”的情感,这是一种无形的凝聚力。 当然,家里也有性格冲突,有代沟,有矛盾,这些矛盾起源于骨肉亲情之爱,爱的另一面叫疼痛 , 所以叫疼爱。但无论怎样,孩子长大了,就要开枝展叶,另筑新巢,蜕旧变新,一代一代生生不息。 4.人生的价值、坐标 人来到世间,都是有使命的。人与人的差异,就是人们以不同的价值观为导向,走过不同的人生 路径,显示不同的人生价值。《人世间》里的各色人等,在时代大潮中起起落落,寻找自己的爱情, 寻找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甚至有的人早早殒命。 2 人世间,多歧路,周家三兄妹,谁没有经历过挫折?像周秉昆那样,坎坷不断,磕磕绊绊,但无 论如何,人总是要努力向前走。人未必都能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平凡的人生同样需要扎扎实实的脚 步、兢兢业业的付出,善良在心,希望在前,脚步就有力量,生活就有劲头,人生就有光彩 。向前向 善,这就是《人世间》启示的人生坐标和目标。 《人世间》从家庭延伸开来,铺展到工厂社会,从平民到高干,近半个世纪的岁月沧桑,娓娓道 来,描绘了社会嬗变的生活画卷,传递出中国人的生存奋斗精神,坚忍不拔,生生不息,可谓一部意 味深长的生活史诗。 延伸阅读 从“人马”变为“人” 对 72 岁的梁晓声而言,《人世间》注定是一部用生命书写的作品。 写工人家庭故事的想法由来已久,按照梁晓声的写作习惯,一旦下决心要写,就要专心写作至少三 年。在此期间,他除了要停止别的创作,也要生活顺遂、身体状况良好。 然而,动笔之后,梁晓声的状态并不好。因为长期伏案写作、营养不良和焦虑,他的指甲变得扭曲, 甚至呈半脱落状态;大量的思考也让他的头上出现鬼剃头;有一段时期,他还要经常到肿瘤医院做检查, 防止胃部旧疾复发或病变。 真正专心写作的时间将近三年,创作极其消耗心力。 这部史诗级的新现实题材小说,从 1972 年讲起,讲的是北方一座省会城市平民区里周氏一家三代、 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堪称“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文学评论家李师东)、中国社会的“光荣 与梦想”。小说中串联起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推荐上大学、知青返城、恢复高考、出国潮、下海、走穴、 国企改革、工人下岗、个体经营、棚户区改造、反腐倡廉等时代关键词,有悲悯、温情、苦难、奋斗,还 有人性的微光。 这部小说,也是梁晓声“好人文化观”的集中体现。 从知青变成作家,梁晓声写了四十多年。他认为人类文化所要传达的价值观其实是人道主义,它的核 心就是爱和善。 而他对自己写作的要求是:展现一种从“人马”变为“人”的过程。 梁晓声中学时看过罗丹的《人马》雕塑的一幅图片,至今记忆深刻。雕塑的上半身是人的躯体,它向 上痛苦地扭动着,想从马腹中挣脱。“它体现的是进化,”他说,“在文化的催化下,你会看到地球上一批批 的人试图从人马中挣脱,有人因此落地,那是大写的人、可敬的人,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人。”但也 有很多人仍像人马一样活着,自恃着,偶尔泄露狰容,令人诧异;另一些人的挣扎半途而废,但是在灾难 来临时又开始争斗起来。 把历史撑开了看,大家以前都是人马,写从人马变为人的努力过程,更符合梁晓声对“生命进化”的理 解。 3 优秀模拟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最近,电视剧《人世间》在央视一套热播。《人世间》通过讲述东北平民社区周家三兄妹近半个世纪 的命运给予,为观众展示了近 50 年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该剧唤醒了观众内心深处共同的记忆和真挚情 感,通过一批终其一生都很普通人的命运表达在现实生活中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们应该坚持什么。 《人世间》通过真切的故事,生动形象地把中国的仁义礼智信、中国人的家风,潜移默化地讲给世界听, 让我们看到我们这个民族是朴实的、善良的、诚实的、勇敢的、美好的,我们坚韧不拔、担当隐忍,才走 到了今天。 某文学杂志举办“我的人世间故事”征文活动,请请结合上述材料,并联系自己的阅读写作经验,对 参加征文的作者提出建议。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套作,不抄袭;不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解题】这是一个创新性的作文题目,考查学生对好的文学作品的认识,并且是一个任务驱动作 文,要求给读者提写作建议。考生要根据材料给出的《人世间》有的评述寻找角度,并联系自己的阅 读写作实际提出一种或几种创作意见。 分析材料,可以分析出如下角度:1.以小见大,表现时代的变迁;2.表现对美好人性的坚守;3. 从家到国,讲好中国故事;4.用真挚的情感引起读者感情共鸣。写作过程中可以选取其中的一种或多 种加以阐发。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

doc文档 专题2 人世间,美好人性-2022年高考作文精准预测与深度解析

教育频道 > 高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7 页 0 下载 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诸神降临2022-11-20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