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物理说明与证明题 1.加在某玩具电动机上的电压是 U,接通电路,用手将电动机转轴捏住使其不转,消耗的电功率为 P1;松手后电动机正常工作,消耗的电功率为 P2,则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上发热功率为 机械效率为 2.小明家有个木衣架,有一次放学回家,他把书包挂在衣架 A 处,衣架倒了下来.小明是个聪明的孩子, 他分析了衣架倒下来的原因后,测量了如下的数据:书包质量 5 千克;木衣架质量 3 千克;圆底盘直径 30 厘米;其他数据如图.衣架受到重力的作用线经过圆底盘的圆心. (1)请你通过计算,解释衣架倒下来的原因. (2)为了防止衣架倒下来,小明提出了改进意见——适当增大圆底盘直径.请你再说出一种其他方法. 3.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棒,质量为 m,长度为 L,竖直悬挂在转轴 O 处,在木棒最下端用一 方向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 F 缓慢将木棒拉动到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θ 的位置(转轴处摩擦不计),问: (1)在图中画出 θ=60°时拉力 F 的力臂 l,并计算力臂的大小. (2)木棒的重力作用点在其长度二分之一处,随拉开角度 θ 的增加,拉力 F 将如何变化?并推导拉力 F 与 角度 θ 的关系式. 4.6 月 5 日是 世界环境日,同学们进行大扫除,大威端着一盆水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走,他不小心将水盆 撞到站在门口的小平身上(如图所示),水洒了出来,请回答: (1)大威在水平地面行走过程中对这盆水是否做功? (2)水会洒向大威还是小平?为什么?   5.总长为 l 的橡皮筋一端固定在 O 点,另一端悬挂一个小钢球,将钢球从 O 点释放,钢球运动到 A 点后 开始向上返回,O、A 两点间距离为 2l,如图所示.请画出钢球从 O 点运动到 A 点的过程中,其动能随运 动距离变化的大致关系图象. 6.一架不准确的天平,主要是由于它横梁左右两臂不等长.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实验室中常用“交换法” 来测定物体的质量.即先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 m1;再把被测物体 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 m2.试证明被测物体的质量 m= m1m 2   7.重力为 G 的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恒为 P,当其在水平路面行驶时,汽车能以 v 的最大速度匀速行驶. 当汽车驶入长度为 L、高为 h 的斜坡上后,若汽车在斜坡上所受摩擦力与水平地面相同,试用公式推导证 明:在斜坡上行驶时,汽车的最大速度 v′<v.   8.江苏在支援四川汶川地区抗震救灾活动中,一辆满载物资的总重为 G 牛顿的运输车,将物资沿 ABCD 路线运至 D 处,AB 段海拔高度为 h1 米,CD 段海拔高度为 h2 米,如图所示.在整个运输过程中,汽车以 恒定速度 v 米/秒运动,汽车 t=0 时经过 A 处,tl 时经过 B 处,t2 时经过 C 处,在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功率 P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简化为图所示(P1、P2、tl 和 t2 也为已知量). (1)请分析说明汽车在 AB 段和 BC 段运动时牵引力的大小关系. (2)请用已知量求汽车沿斜坡 BC 段运动时所受总阻力的表达式(总阻力包括摩擦力和空气阻力).   9.我们知道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把其中的一个力称为作用力时,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 上. 如图所示,是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大小的示意图.当水平拉动物 体 A 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即弹簧所受 A 的拉力)就表示物体 A 所受摩擦力 f 的大小,即 F ′=f.请你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对此加以证明. 10.汽车超载是当前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根源.为了加强监控,各地均设置超载监测站.如图所示,已知 某汽车的自重为 2 吨,其载重量为 10 吨.现让该汽车前轮开上电子地磅秤,其读数为 5 吨,后轮开上电子 地磅秤读数为 6 吨,且前后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相等.问: (1)该汽车的前后轮对地面的压强是否相同?为什么? (2)该汽车是否超载,通过分析计算说明理由. 11.为了探究力能否是玻璃瓶发生形变,小林把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 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细玻璃管上有刻度,便于观察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小林用力挤压 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于是他得出结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表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 形变.小华却认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可能是由于手挤压玻璃瓶壁时,瓶内水的温度升高所致,因此 不能说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要求只利用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证明力能使玻璃瓶发生形变.请你 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 12.容器水平底面上有一个大小为 a×b 的长方形洞.用半径为 a,长度为 b 的圆柱体盖住此洞(如图所示 为其侧视图).现往容器里慢慢注入密度为 ρ 的液体,试分析说明圆柱体的质量 M 应该多大,才能使它在 任何液位下不会浮起. 13 已知在水平地面上并排铺有 n 块相同的均质砖块,如甲图所示,每块砖的质量为 m,长为 a,宽为 b, 厚为 c. (1)求每砖块的密度; (2)求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若要将这 n 块砖按图乙所示叠放在最左边的砖块上, 求手要给砖块做的最小功. 14.小明选用了如图 1 中的质量约 600g 的金属皇冠模型, 若能测出模型所受重力 G 模型、模型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F 浮,且知水的密度 ρ 水,就可以根据 G 模型 F浮   模型 水 ,求出模型密度 ρ 模型 G 模型 (1)证明式子 F浮   模型 水 成立. G 模型 (2)现有足量的水和图 2 中的各种可选的器材,要利用 F浮   模型 水 测出模型的密度,根据实验要求从器 材 A、B、C、D、E、F 中选择实验所必须的器材,并写出测模型密度的实验步骤及所需记录的数据. a.选择的器材(填代号): b.实验步骤及需要记录的数据:   15.在野外施工中,需要把质量为 4.2 千克的铝合金构件温度从 10℃升高到 63℃或以上.现只有保温瓶中 1.2 千克温度为 90℃的热水可以利用,不计热损失,请设计一个加热构件的方案.同学甲设计的方案和运 算如下:将铝合金构件直接放人 90℃热水中,在不考虑热损失的前提下,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构件吸收的 热量.根据热量计算公式:Q 放=cm1(tl﹣t)、Q 吸=Cm2(t﹣t2 ),将数值代入计算,得出构件与热水在达 到热平衡时的温度 t=56.2℃.显然,这种方案不能使构件达到规定的温度.同学乙设计的方案是把 90℃的 热水分成等质量的两份,让构件先放人第一份 90℃的热水中,达到热平衡后取出,再放入第二份 90℃的 热水中,再使构件与热水达到热平衡.通过计算表明,这一方案可使构件的最后温度达到 61.7℃.问: (1)怎样才能让构件达到 63℃呢?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 (2)若采用最佳加热方案,构件最后的温度可达 69.5℃.这一结果启示我们,工业上也可以用这一方法 用冷水来冷却某些构件,请简要说明这种最佳冷却方案.   16.如图所示,是拓展活动的一个项目:徒手爬杆,就是指手脚并用,沿着杆子从地面爬到顶端. (1)甲乙两位同学重力相同,比赛爬杆时,若两者均匀速爬杆,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v1、v2,且 v1>v2,杆 对甲乙两位同学的摩擦力分别为 f1、f2,则 f1      f2(填“>”、“=”或“<”) (2)若甲同学的重力为 G,当甲同学匀速爬杆时,甲同学对杆的摩擦力 f      G(填“>”、“=”或 “<”),请你利用力学知识证明你的结果.   17.如图用 4 股绳子组成的滑轮组,用 F 的拉力将重力为 G 的物体竖直向上提升了 h 米,若动滑轮的重力 1 为 G0,忽略摩擦和绳重,求证:当 G≥F 时,机械效率 η≥ 4   18.小明同学在学习浮力时,发现密度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并且密度计的粗细也是不均匀.他就认为密 度计刻度不均匀是由于粗细不均匀的引起的,如果用粗细均匀的玻璃管来做密度计,刻度就会均匀的.现 有一根两端封闭的装有少量水银圆柱形玻璃管,它的长度为 L,底面积为 S,总重量为 G.现用它来制作密 度计.请你证明密度计即使是粗细均匀的,刻度也是不均匀的(可用设计实验方案的方法,也可用理论推 导的方法).   19.小娟同学根据佛山正在创建的高新材料产业园需要,设计了一个通过强大压力改变材料内部结构和强 度的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如图所示,左边圆柱形容器内液体直径和小活塞直径均为 D1,右边大圆柱容器内液体直经和大活 塞直径均为 D2. (1)图中 ABC 是      杠杆,当 A 点受到向下的力作用时阀门 1 和阀门 2 的开闭情况如图所示. 当 A 点受到向上的力作用时,阀门 2 处在      (填“闭合”或“打开”)状态. (2)小活塞产生向下的作用力为 F1,若两活塞下端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则作用在大活塞上的力 F2 大小 为多少? (3)假设作用在杠杆左端 A 点向下的平均作用力为 F,杠杆左端 A 点下降距离为 H,作用在实验材料 E 点 向上的作用力为 F3,小活塞下降距离为 h1,若大小活塞和液体传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不能忽略,试求此实 验装置的机械效率.如何通过改变实验装置才能使实验材料上获得更大的作用力(至少写出两种方法).   20.如图所示,一条光线 AO 入射到平行玻璃砖 CDEF 上.请完成下列两小题: (1)在图中作出进入和离开玻璃砖的光线的光路图; (2)推导证明:离开玻璃砖后的光线与光线 AO 互相平行.   21.小沈同学在科学周活动时制作了一支可以测定物体密度的杆秤.使用时,只要把被测物体持在杆秤的 挂钩上,移动秤锤,使秤杆平衡在水平位置,读出 L1;再将被测物体浸没在水中,移动秤锤使秤杆再次水 L1水 平平衡,读出 L2,如图所示,由此可得被测物体的密度 ρ= L1  L 2 ,请证明小沈同学的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22.小张利用吸管喝饮料,用嘴对着吸管用力吸,饮料进入口中,嘴离开吸管,管中的饮料又回落到饮料 瓶中.于是他与小吴一起对此现象进行探究,但是观点不一致.小张认为饮料是靠嘴的吸力进入口中的, 而小吴则认为饮料是靠大气压进入口中的.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他俩的观点是否正确.   23.小张将一瓶矿泉水在冰箱中放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外壁出现小水珠.用干毛巾擦净,等一 会儿又出现小水珠.于是他与小吴一起对此现象进行研究,但观点不一致.小张认为这是矿泉水瓶内的水 往外渗透后,附

doc文档 2020年浙江科学中考说理证明题

教育频道 > 初中 > 科学 > 文档预览
15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内段丶美好的回忆2023-01-31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