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4 阅读中的象征和比喻 教学目标: 1、了解象征和比喻的异同点; 2、结合具体文章,体会象征和比喻的作用; 3、结合重点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重难点:了解象征和比喻的区别;结合具体文章,体会象征和比喻的作用。 一、导入: 大家还记得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吗?通篇采用了比喻的手法,阐 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而高 尔基的《海燕》用的是什么手法呢?象征。海燕象征革命的先行者,暴风雨象 征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大海象征革命群众的力量,乌云、闪电、狂风象征反 革命的黑暗势力,阳光象征革命的胜利。“象征”和“比喻”有什么区别?在阅读中 有怎样的作用呢?这节课我们来详细探讨。 二、知识呈现: 1、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 : 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 ;能给人以 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比喻: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 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 或者“譬(辟)。常见的分类有明喻、暗喻、借喻。 2、象征和比喻有很多类同之处,它们都由比喻与被比喻,象征与被象征的事 物或道理两者所构成,往往都用具体的事物,使人产生形象的感觉、鲜明的印 象,从而对所接受的事物或道理感到更亲切、更深刻。 它们的不同在于: (一)象征时文章的写作方法,而比喻则是用词造句的一种修辞方法。 (二)象征一般是约定俗成的。例如:火炬象征光明,又可以象征意志和情绪 的热烈、高涨与坚定。红色象征革命,又可象征喜庆。这些都为大家所公认。 只有在写作上运用象征手法,才由作者特殊选定。如高尔基用海燕的形象来象 征战斗的无产阶级。而比喻,一般都是特定的,由说话或者写文章的人所特定 使用的。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2 (三)比喻不分地域,也很少有什么民族特色;而象征则往往带有民族特色和 地区色彩。例如,中国人用红色象征喜庆,而有的国家却以白色象征喜庆。 (四)象征一定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示抽象的意念和思想感情,而绝大多数的 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两者都是事物,只不过常见和不常见或者更加具体形象罢了。 (五)象征较比喻含意更为丰富深广。例如,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之一的梁 祝故事,写的是一个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故事结尾的“化蝶”,一对色彩美丽 的蝴蝶在天空中翩跹飞舞,它不仅象征了梁祝的纯洁、高尚、生死不渝的爱情, 而且更象征了在封建礼教的迫害下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婚姻自主的愿望,因而 它能深深打动人心,激起读者和观众美丽的遐想,它的作用就不是一个比喻所 能概括、代替得了的。 三、课外文章精读一 论雷峰塔的倒掉 鲁迅 1 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 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 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3 佳,我以为。 2 然而一切西湖胜迹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却是这雷峰塔。我的祖 母曾经常常对我说,白蛇娘娘就被压在这塔底下。有个叫作许仙的人救了两条 蛇,一青一白,后来白蛇便化作女人来报恩,嫁给许仙了;青蛇化作丫鬟,也跟 着。一个和尚,法海禅师,得道的禅师,看见许仙脸上有妖气,——凡讨妖怪 做老婆的人,脸上就有妖气的,但只有非凡的人才看得出,——便将他藏在金 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满金山”。我的祖母讲起来还要有 趣得多,大约是出于一部弹词叫作《义妖传》里的,但我没有看过这部书,所 以也不知道“许仙”“法海”究竟是否这样写。总而言之,白蛇娘娘终于中了法海的 计策,被装在一个小小的钵盂里了。钵盂埋在地里,上面还造起一座镇压的塔 来,这就是雷峰塔。此后似乎事情还很多,如“白状元祭塔”之类,但我现在都 忘记了。 3 那时我惟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后来我长大了,到杭州,看 见这破破烂烂的塔,心里就不舒服。后来我看看书,说杭州人又叫这塔作保叔 塔,其实应该写作“保俶塔”,是钱王的儿子造的。那么,里面当然没有白蛇娘 娘了,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 4 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4 5 这是有事实可证的。试到吴越的山间海滨,探听民意去。凡有田夫野老 , 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 法海太多事的? 6 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 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 一定的。 7 听说,后来玉皇大帝也就怪法海多事,以至荼毒生灵,想要拿办他了。 他逃来逃去,终于逃在蟹壳里避祸,不敢再出来,到现在还如此。我对于玉皇 大帝所做的事,腹诽的非常多,独于这一件却很满意,因为“水满金山”一案, 的确应该由法海负责;他实在办得很不错的。只可惜我那时没有打听这话的出处, 或者不在《义妖传》 中,却是民间的传说罢。 8 秋高稻熟时节,吴越间所多的是螃蟹,煮到通红之后,无论取那一只, 揭开背壳来,里面就有黄,有膏;倘是雌的,就有石榴子一般鲜红的子。先将这 些吃完,即一定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再用小刀小心地沿着锥底切下,取出, 翻转,使里面向外,只要不破,便变成一个罗汉模样的东西,有头脸,身子, 是坐着的,我们那里的小孩子都称他“蟹和尚”,就是躲在里面避难的法海。 9 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5 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 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 10 活该。 1、鲁迅对雷峰塔以及雷峰塔的倒掉持怎样的态度?从哪些地方能看出? 【答案】对雷峰塔是厌恶之情。 第一段“破破烂烂的掩映于湖光山色之间;‘雷峰夕照’的真景并不见佳;”还 有“听说,听说而已”。仅只是“听说而已”就写文章来论它的倒掉,可见对雷峰塔 的厌恶之深。 “并不见佳,我以为”,可重读“并不见佳”,表达了作者对雷峰塔的厌恶之情; 还可重读“我”,因为这是作者在表明自己和和那些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人不一样。 跟那些为雷峰塔大唱哀歌的文人针锋相对。 第三段“那时我唯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看见这破破烂烂的塔, 心里就不舒服。知道里面没有白蛇娘娘后,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它倒掉。” 两个“仍然”也是间隔反复,突出了作者希望雷峰塔倒掉的心情的迫切和坚 定,这时作者心目中的雷峰塔,变成了封建势力的一个象征了。表明了作者对 封建思想和封建势力不可动摇的批判精神。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6 第四段“现在,他居然倒掉了……”不仅倾吐了作者久积在心头的愿望实现 后的欢快与喜悦,而且表明普天之下人民共同的欣喜心情。这一论断说明雷峰 塔倒掉合乎民心。 为了证明塔倒、人民欣喜的论断,在第五段摆事实加以证明。用吴越的“民 意”说明是非自有公论。“抱不平”,充满同情;“太多事”,谴责法海无事生非。 两个“不”,爱憎分明。“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是对有封建思想意识 的人的讽刺。第 5 自然段又是上下文两个部分之间的过渡段,第一部分着重在 议塔,第二部分重点在评论。 2、本是美景,他却不称为美景,作者为什么会如此的厌恶雷峰塔,又为什么 始终希望它倒掉呢? 【答案】因为雷峰塔下压着白蛇娘娘,白蛇娘娘是义妖,是善良的知恩图 报的,是追求婚姻自由幸福的,所以作者希望它倒掉。第二段,许仙救蛇、白 蛇报恩、法海藏许、白蛇寻夫、水漫金山、白蛇中计、被压塔下。这里只用了 三个动词“装”“埋”“造”,就写出了法海对白蛇娘娘压迫的深重。 3、雷峰塔倒掉了,白娘娘和法海最后的结局各是怎样的?人们对他们的结局 持怎样的态度?他们这样的结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7 【答案】白娘娘:获得自由。 法海:玉皇大帝怪他多事,要拿办他,他躲到蟹壳里避难。非到螃蟹绝种 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 “偏要”、“横来招是搬非”,揭其不守本分。“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 是一定的”,剥去他的僧袍,撕下他道貌岸然的假面具,揭露了他自私虚伪的品 质、空虚丑恶的灵魂。原来他干的“降妖”、“救灾”等把戏不过是骗人的幌子罢了 。 人民要惩办法海,连玉皇大帝也顺人民的意愿拿办他了。法海是罪有应得。 文中细致地描写了吃螃蟹和取“蟹和尚”的过程,情趣横生,使人哑然失笑 。 特别是“切下”、“取出”、“翻转”,笔调轻快。“有头脸,身子,是坐着的”绘其难 看的形象,法海想苟安在蟹壳里,非把它揪出来示众不可。这是一切封建卫道 者罪有应得的可耻下场,充满了讽刺与嘲讽。这一自然段与第七自然段遥相呼 应。 过去“压”,现在“躲”,前后对照,嘲笑。塔倒白蛇娘娘获自由;而法海“独 自静坐”,“非倒……不来”,等于判了无期徒刑。最后一个反问句揭示了骑在人 民头上的反动统治者决无好下场这个真理。 4、分析本文的象征手法。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8 【答案】白娘娘象征争取自由幸福但被压迫的人民;雷峰塔象征封建势力; 法海象征着维护封建势力的卫道士; 那白娘娘获得自由,雷峰塔倒掉,法海受到惩罚这样的结局:表达了作者 对被压迫的人民的同情,揭示了一切封建统治者和卫道士都逃不脱被历史惩罚 的必然命运。 “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想到塔终究是要倒的么?”这句话里有一个关键 词——“终究”,说明塔的倒掉是“必然”的,说明封建势力是终究要垮台的。 补充说明写作背景:当时有一些满脑袋封建思想的文人,也就是鲁迅文章 里说的“脑髓里有点贵恙的”借雷峰塔的倒掉,大唱哀歌,散布很多维护封建礼 教、封建统治的言论,总之,他们希望恢复人压迫人的封建旧秩序。这就使鲁 迅不能沉默了。于是,他针锋相对,写下了这篇文章,来抨击了那些希望恢复 封建社会的文人。“禅师”“得道”“非凡”等语言皆是对封建卫道者的讽刺。 5、对最后一段,作者用“活该”一词结束,同学们有什么看法? 【答案】独立成段,笔力千钧,倾注了作者的爱憎、欢乐和嘲笑,给读者留下 无穷的回味。这个词最集中的体现了杂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嬉笑怒骂,冷嘲 热讽。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9 课外文章精读二 家 周国平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它确实是的,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漂过许多地 方,对于

docx文档 专题04 阅读中的象征和比喻(教案)-初中语文系统性阅读教学指导(课件+教案)

教育频道 > 初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30 页 0 下载 1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贱人配狗天长地久2022-01-29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