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1. 2. 3. 4. 5. 6.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检测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成为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邓小平“南方讲话”破除了对计划经济的崇拜, 将徘徊中的中国改革之舟又推向了一个新航程。由此可知( ) A. 思想是人们政治经济活动的反映 B.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发展 C.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D. 邓小平推动了改革进程 1976 年 10 月,中共中央粉碎了“四人帮”。胡耀邦随即建议中央:“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 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中,与第二条建议相 一致的是( ) A.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B.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C. 完成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D. 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邓小平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 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 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该讲话( ) A. 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 B. 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C. 在全国范围开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 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1979 年 11 月,邓小平会见美国客人时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 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 ) A. 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 C. 扫除了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的最大障碍 D. 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改革开放后的前 30 年,我国经历了三次大讨论:1978 年前后的要“两个凡是”还是“改革开放”,1992 年前后 的要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1997 年前后的私营经济是祸水还是活水。这些讨论( ) A.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 结束了社会思想混乱的局面 C. 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 D. 推动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 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之为“两权分离”。2016 年 11 月,政府又要求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格 局。这一变化( ) A. 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 B. 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C. 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 D. 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 7.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 农业 工业 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 份 198 29.28 74.92 5.38 2 9.58 17.01 198 23.28773.52 95.58 8 372.55 623.23 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 A.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8. B. 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D. 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下表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该表反映了我国( ) 农产品收购价(%) 1978 年 1984 年 1991 年 1993 年 国家定价(%) 94.4 37.0 22.2 10.3 国家指导价(%) 0 23.0 20.0 7.0 市场调节价(%) 5.6 40.0 57.8 82.7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C.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市场引导 9. B. 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转变的历程 D. 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退出历史舞台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政府对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减少,而由农民进行市场交易的,或者超产由国家加价收 购的数量越来越多。这反映了( ) A.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B. 计划经济退出历史舞台 发展市场经济成为国人共识 C. D. 城市对农产品需求增加 10. 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 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的是( ) ① 创办深圳等经济特区 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提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 1987 年 12 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 禁止土地“出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说明( ) A. 土地所有权性质发生了变化 B. 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D. 我国正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1992 1 533.9 年底,全国城乡共有个体工商户 万家,从业人员 2 467.7 万人,其中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 12. 13.9 万家,从业人员达到 231.9 万人。1997 年,全国个体工商户高达 2 850 万户,从业人员 5 441 万人, 私营企业达 96 万家,从业人员 1 349 万人。这些变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我国社会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B. 个体经营成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主体 C. 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 D.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 13. 整个 20 世纪 80 年代,在很多城市,在民营工厂上班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而自己开一个小铺子做一点小 生意,就会被蔑称为“个体户”,也就是一个“没有组织的人”,一个不受保护的体制外的流浪汉。这表明当时 ( ) A. 转变观念势在必行 B. 国企改革亟待深化 C. 私营企业经营不善 D. 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14.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等先进理论的正确指导下,我们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梦想。这些重大理论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对这些重 大理论“一致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 都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以民族复兴为宗旨 ②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③都是 20 世纪推动中国历 史前进的思想武器 ④都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产物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5. 最能凸显表中我国外交战略演变的主题是(  ) 时期 外交基本战略演变 新中国成立至 50 年代末 “一边倒”(即与苏联结盟)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 “两条线”(即反帝反苏) 20 世纪 70 年代初 “一条线”(即联美反苏) 20 世纪 80 年代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不结盟政策 20 世纪 90 年代 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 2012 年以来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C. 增进互信加强合作 D. 与时俱进、实事求是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 16. 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 1956 年改革以后,在近 30 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 年 9 月,中共中央发出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 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 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 中央决定于 1985 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 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 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 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 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 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 80 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20 世纪 80 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四月,在中央召开的经济建设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领导同志向小平同志汇报时提出: 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多的自主权,允许在深圳、珠海和汕头举办出口加工 区。小平同志十分赞同这一设想。他说: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 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他向中央倡议批准广东的这一要求。--谷牧《回忆邓小平》 材料二:1992 年起,我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有言道“80 年代看深圳,90 年代看浦东”,以上海浦 东为经济发展“龙头”,长江流域主要城市设立了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期,又有内陆 18 个省会和区府 城市对外开放,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2001 年后,我国的对外开放转变为以服务业市场为重点的 全方位的市场开放,转变为与 WTO 成员之间的双向相互开放,并建立起符合世界经济的法律体系。由此, 对外开放进入法治化、制度化的全新发展轨道。--摘编自唐任伍等《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对外开放卷》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概括当时中央给广东省的主要“政策”,并指出这些政策付诸实施对我国对外开放 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国内经济改革和世界经济发展两个视角,概述世纪之交我国“掀起新一轮 改革开放浪潮”的时代背景。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简述对外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具有时代 特征。下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汇编。 年代 主要热词 1949 年 10 月至 20 新中国、当家作主、五年计划、苏联老大哥、中山装 世纪 50 年代中期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右派、大跃进、公共食堂、票证、雷锋 至 60 年代中期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 夺权、红卫兵、知青、乒乓外交、两弹一星、绿军装 至 70 年代中期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 法制、大包干、万元户、“五讲”“四美”、高考、银河—号、喇叭裤 至 80 年代末期 20 世纪 90 年代 海选、下海、菜篮子工程、超市、大哥大、上网、休闲装 21 世纪初期 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八荣八耻”、短信、杨利伟、入 世、博客、上合组织 2012 年党的十八大 中国梦、新时代、“四个全面”、供给侧

docx文档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检测题--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教育频道 > 高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8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陪着眼泪唱情歌2022-08-03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