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25 题,满分 13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 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土,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 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 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 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 分) ①陶 (yě) ② (yùn)育 ③异 (qǔ)同工 ④闲情逸 (zhì)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 分) ① 当人们欢天喜地向大湖奔去的时候,这蔚兰的湖却总有那么一个距离,所谓“渴望而不 可即”。这种现象在大戈壁夏天中午是常见的。 ② 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落、嫩芽,我以偃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 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 分) 。( 《望岳》) ① 会当凌绝顶,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②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 ③ 。(李商隐《无题》) ④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曹操《观沧海》) ⑤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何有于我哉!”(《<论语>八则》) ⑥ 子曰:“默而识之,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⑦ 。(诸葛亮《出师表》) ⑧ 臣本布衣,躬耕予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4.名著阅读。(5 分) 《水浒传》里的许多故事充满了智慧,“智取生辰纲”就策划得极其巧妙。请你说说吴用 等人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智取”生辰纲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季来临,某物业公司准备在小区内喷洒除虫药水,时间: 5 月 30 日 14:00~15: 00。请你代物业公司拟一份告示(只需写出正文部分内容),告知小区居民。要求:内容 清楚,语言简明、得体。(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第 页(共 8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4 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6 一 10 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 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蒂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 分)( )( ) A.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B. 朝而往,暮而归 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C.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 山间之朝暮也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E. 而乐亦无穷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水落两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 思?(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 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 一 12 题。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 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 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 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 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 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巴金《繁星》) 11.文中所描写的繁星有什么独特的美?作者在海上看繁星有什么独特的感受?(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面的一段文字描写月亮,与上文描写繁星相比较,它们的写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请 作简要分析。(2 分) 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 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 2 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第 页(共 8 页) 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采,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 一口气吹跑了呢。 (贾平凹《月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故乡》中的几段文字,完成 13 一 15 题。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 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 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 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 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 闪……” ……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 13.文学作品中人物无声的语言也能揭示他们的心理活动,下面句子中的省略号禽有丰富 的潜台词,它们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2 分) ①“阿!闰土哥,一一你来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对比是小说中常用的手法之一,上面的文字中有两处对比,把它们找出来,分别说说 这两处对比的表达作用。(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画线句子中所说的“厚障壁”为什么是“可悲”的?请联系全文内容和下面的资料,说说你 的看法。(2 分) 资料链

doc文档 2008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教育频道 > 初中 > 中考 > 文档预览
8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温柔在手心2022-10-13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