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抚顺铁岭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个小题,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一小题~第 10 小题,每题 1 分;第 11 小题~第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下列发电方法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风力发电 B. 太阳能发电 C. 火力发电 D. 水力发电 【答案】C 【解析】 【详解】A、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生成其它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太阳能发电过程中没有生成其它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火力发电过程中煤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水力发电过程中没有生成其它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2. 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灭火 B. 生产汽水 C. 气体肥料 D. 供给呼吸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用于生产汽水,说法正确;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可用于气体肥料,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说法错误; 答案:D。 3. 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 A. 品红扩散 B. 柳絮飞扬 C. 美酒飘香 D. 食醋挥发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品红扩散,是品红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水分子中,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 B、柳絮是宏观物质,它们的运动不能代表分子运动,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 C、美酒飘香,是酒精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 D、食醋挥发,是食醋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 答案:B。 4. 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都有可燃性 B. 都是无色固体 C. 硬度都很大 D. 都能导电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是碳的单质,都具有可燃性,A 项正确; B、石墨是黑色固体,B 项错误; C、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但石墨很软,C 项错误; D、金刚石不能导电,石墨能导电,D 项错误。 故选 A。 5.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是 A. 食用铁强化酱油 B. 用甲醛浸泡海产品 C. 用霉变的花生榨油 D. 用亚硝酸钠腌制蔬菜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人体缺铁易患贫血,所以食用加铁酱油可以预防贫血,此选项正确; B、甲醛能够破坏人体中的蛋白质,食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会危害人体健康,此选项错误; C、霉变的花生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强致癌物,不能用霉变的花生榨油,此选项错误; D、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来腌制蔬菜,此选项错误。 故选 A。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液体 B. 检查气密性 C. 取用固体 D. 蒸发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取用液体胶头滴管不能倒放,以免液体倒流腐蚀胶帽,A 错误; B、检查气密性时,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 良好,B 正确; C、取用固体时,要将试管横放,将颗粒状的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慢慢竖立起来,C 错误; D、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快散热,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飞溅,D 错误; 故选 B。 7.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78% B. 能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C. 由于氦气密度小和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将其充入气飞艇 D.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空气的成分。 【详解】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78%,不是质量分数,故 A 符合题意; B、能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故 B 不符合题意; C、氦气是稀有气体,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因此可将其充入气飞艇,故 C 不符合题意; 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利用了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中成分的含量和性质用途。 8. 今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随手关灯节约能源 B. 淘米水浇花节约水资源 C. 使用乙醇汽油减少空气污染 D. 深埋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答案】D 【解析】 【详解】A、随手关节约能源,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不符合题意; B、淘米水浇花节约水资源,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不符合题意; C、使用乙醇汽油减少空气污染,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不符合题意; D、深埋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深埋塑料并不是对塑料的环保处理方法,反而可能污染土壤,使得土 壤板结、肥力下降,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符合题意。 故选 D。 9. 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B. 木柴架空—增大了氧气浓度 C. 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清除可燃物 D. 煤炉火越扇越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用嘴吹灭蜡烛,加速了蜡烛周围的空气流动,由于蜡烛火焰较小,降低蜡烛火焰周围的温度 到着火点以下,蜡烛熄灭,说法错误; B、木材架空,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保持恒定,不能增大氧气的浓度,说 法错误; C、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灭火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说法正确; D、蜂窝煤的体积是固定的,煤炉火越扇越旺,空气流动的速率,使可燃物相同的表面积接触到更多的氧 气,燃烧更旺,说法错误; 答案:C。 10. 有关水的净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活性炭吸附色素异味 B. 投药消毒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 C. 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D. 明矾除去水中所有不溶性杂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活性炭具备较多的微小孔洞,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 B、水的投药消毒时利用了药品的氧化性等性质制得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而杀死细菌、病毒等,其发生了 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煮沸水后水中之前溶解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镁转变为碳酸钙、碳酸镁等沉淀,降低了水中钙、镁离子 的含量,有效降低了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 D、明矾可以有效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但仍会有少量杂质残留,符合题意。 故选 D。 11. 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前止水夹没有夹紧 B. 将红磷换成木炭进行实验 C. 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D. 点燃红磷缓慢伸入集气瓶中后,再塞紧瓶塞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若做该实验时,止水夹没有夹紧,会使集气瓶内的空气受热通过导管进入空气中,因此集气 瓶内的气体减少的量包括消耗的氧气及逸出的空气,会使瓶内的气体比实际氧气减少的多,因此会使水倒 流超过五分之一,造成结果偏大,此选项错误;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然能除去氧气,但却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 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此选项错误; 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以防止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 水的体积,造成结果偏小,此选项正确; D、点燃后的红磷必须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塞紧瓶塞,否则瓶内气体逸出,造成实验误差,此选项错误。 故选 C。 12. 下列对化学问题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氢气球升入高空后会爆炸,因为高空中氢气分子体积会变大 B. 镁粉制造烟花,因为镁粉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 C.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因为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D. 氮肥、磷肥、钾肥使作物增产,因为作物生长只需要氮、磷、钾三种元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氢气球升入高空后会爆炸,因为高空中氢气分子之间的间隔会变大,不是分子体积会变大,解 释错误,不符合题意; B. 镁粉制造烟花,因为镁粉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解释正确,符合题意; C.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因为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不是中和反应,解释错误,不符合题意; D. 氮肥、磷肥、钾肥使作物增产,因为作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是氮、磷、钾三种元素,不是只需要 氮、磷、钾三种元素,解释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3. 现有 X、Y、Z 三种金属,如果把 X 和 Y 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 溶解并产生氢气,Y 不反应;如果把 Y 和 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在 Y 表面有银析出,而 Z 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相关分析 错误的是 A. 三种金属可能分别是铁、铜、银 B. Y 一定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C. X 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 D. 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X>Y>Z 【答案】B 【解析】 【分析】把 X 和 Y 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 溶解并产生氢气,Y 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 X>(H)>Y;把 Y 和 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在 Y 表面有银析出,而 Z 没有变化,说明金属活动性 Y> Ag≥Z。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金属活动性:X>(H)>Y>Ag≥Z,故三种金属可能分别是铁、铜、银, A 正确; B、金属活动性:(H)>Y>Ag,(H)>Cu>Ag,无法判断 Y 与 Cu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 Y 不一定 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B 错误; C、金属活动性 X>(H),金属 X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因为金属的质量一定大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 故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C 正确; D、由以上分析可知,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X>Y>Z,D 正确; 故选 B。 14.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涉及三种氧化物 B.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 2:3 C. 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D.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示的反应方程式是: CH 4 +CO 2 催化剂 2H 2 +2CO 。 【详解】A、根据方程式:氧化物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种,故错误; B、根据方程式: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 2:2=1:1,故错误; C、由物质的变化和化合价原则可知,反应前:CH4 中碳元素是-4 价、氢元素是+1 价,CO2 中碳元素是+4 价,O 是-2 价;反应后:氢气中氢元素变为 0 价,CO 中 C 是+2 价,氧元素为-2 价,则有两种元素的化合 价发生了变化,故正确; D、根据方程式:化学反应前后分子 数目改变,故错误。 的

doc文档 辽宁省抚顺市铁岭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教育频道 > 初中 > 中考 > 文档预览
18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旧人旧情2022-03-29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