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课 孙权劝学 目标梳理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知识和能力] 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理解积累文言文词  【重点】 汇。 [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朗读、翻译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启发学生学习古人的学习精神,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 来完善和充实自己。  1.通过停顿、重音、 语速、语气、语调的朗 读训练,提升文言文的阅 读能力与水平。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 选材、详略得当,运用语 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 人物的方法。  【难点】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 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 的语气语调,认识开卷有 益的道理。 知识梳理  1.关于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字君实,他在政治上是保守派,顽固地反对王安石的变 法,因而曾自请任西京御史台(御史府长官),退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谥文正,著作收 在《司马文正公集》中。  2.关于作品。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 294 卷,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公元前 403)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 959)征淮南停笔,涵盖 16 朝 1362 年的历史。它是中 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3.关于背景。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中华书局 1956 年版)卷六十六,题目是编者加的。所叙故事发生在三国之初。汉 献帝建安十五年(210),东吴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军,不久周瑜病死在江陵。鲁肃代替周瑜成 为孙权谋佐,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刘备很快取得益州,形成了曹、刘、孙三家鼎峙的局面。孙 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4.关于人物。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吕蒙(178—220),字子明,东 汉末孙权手下的名将。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鲁肃(172-217),字子敬, 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 【基础知识】 1.易错字 卿(qīng) 岂(qǐ) 涉猎(shè) 孰(shú) 遂(suì) 2.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后写作“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3.一词多义 以 见 4.古今异义 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等到;今义:达到) 即更刮目相待(古义:重新;今义:更加) 但当涉猎(古义:只,只是;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名称) 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 5.文言句式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以军中多务”作状语,状语后置) 重点梳理 【重点 01】朗读课文 明确节奏,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 (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 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 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 目的。)  “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重点 02】疏通文意  1.方法引领:讲解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留(保留):如地名、人名、年号、古今意思相同的词等;  删(删除):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  补(增补):省略的成分;  换(替换):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代汉语;  调(调整语序):如倒装句。  2.重点文言词语。 当涂:当道,当权。  辞:推托。  及鲁肃过寻阳:及,到,等到。  才略:政治或军事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涉猎:粗略地阅读。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  更:重新。 【重点 03】圈点批注阅读  本文故事的材料精选巧取,言约而意丰。自读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适当做一下下列的圈点品味。  1.三个字音:当、为、更。  〔明确〕 这几个都是多音字。“当涂”意即“当道、当权”,应读作 dāng;“但当涉猎”的“当”作“应当”讲,也应 读作 dāng。“为博士”“自以为”中的“为”都作动词,读 wéi。“即更……”句中的“更”释为“重新”,具有动词意味, 读 gēng。  2.三个多义词:事、以、见。  〔明确〕 “掌事”之“事”,可当“事务”讲,含有一定的“责任”;“往事”之“事”,即“事件、事情”。“以”,在“以军中 多务”中作介词“用”,在“自以为大有所益”中与“为”组成“认为”。“见”在“见往事耳”和“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分别 为“了解”与“知晓”的意思。  3.三个古今异义词:治、博士、但。  〔明确〕 “治”,古指研究,今为“治理”义;“博士”,古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为学位最高一级;“但”,古 义为“只,只是”,今为转折连词。  4.三个句末语气词:邪、耳、乎。  〔明确〕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句末的“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见往事耳”,句末的“耳”表示限 止语气,可译为“罢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句末的“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5.三个称谓:孤、卿、大兄。  〔明确〕 古时王侯自称“孤”,孙权即是。古代君王对臣子、朋友以及夫妇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为 “卿”,前者如孙权称谓吕蒙,后者如鲁肃称吕蒙。“大兄”即长兄,是文中吕蒙对同辈年长者鲁肃的尊称。  6.三个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明确〕 “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 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士别三日”即读书人分别后三天,或说是有道德和才能的人相隔了一段时间,特指 有了明显的长进。一般与“刮目相看”连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褒讲久违的友人有能耐或者本事大等等。“刮目 相待”即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  7.三个古汉语句式:非复、何见事、遂拜蒙母。  〔明确〕 “非复吴下阿蒙”译作“不再是原来那个吕蒙了”,是个判断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作“长兄你 知晓事情怎么不能早一点看到它的发展情况呢”,“何见事”即“见何事”,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是个倒装句。 “肃遂拜蒙母”译作“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拜”后省略介词“于”,是个省略句。  8.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  〔明确〕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孙权的 言语中可见其如何善于劝说,可感其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这里是国君对臣子的“教训”口吻。鲁肃亲 见吕蒙的变化之大判若两人,情不自禁,说话时用了“赞叹”口吻。吕蒙的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态度 坦然得当之无愧,话里不乏“责备”口吻。孙权劝得认真,鲁肃与吕蒙调侃得有趣,二者情调不同,三人性格各 异。  9.三个层次:劝、学、变。  〔明确〕 短文剪裁讲究,详略得当。第一层重点突出孙权善“劝”,命令未奏效时,孙权又用自身学习的体 会再劝,并驳回吕蒙的借口。第二层写吕蒙“就学”,吕蒙不得已开始学习,至于如何刻苦学习、如何日见长进, 文章只字未提。第三层写吕蒙学习后的变化,仅用一个“及”字,引出吕蒙学习的效果。  10.三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  〔明确〕 本文是记叙文,按时间的推移和事件的发展进行记叙,情节完整,重点突出。对话描写、神情描 写(“大惊”)、动作描写(“拜蒙母”)均生动传神,使人物形象富于情味。孙权的议论(论点:“不可不学”;论据:“孤 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以及鲁肃与吕蒙的“论议”融汇于记叙间,顺应了展开情节和突出主题的需要。 【重点 04】人物形象 1、孙权:关心下属、平易近人、谆谆善诱 2、吕蒙:前:才疏学浅(吴下阿蒙) 后:好学、自信(刮目相待) 链接一:  古代的“劝学诗”  1.立志: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杨继盛《言志诗》)  2.勤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  3.惜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杜秋娘《金缕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 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 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文嘉《今日歌》 )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 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明]文嘉《明日歌》)  4.方法: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莫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劝学诗》)  5.体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观书有感》)  6.乐趣: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 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 ([民国]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

docx文档 第4课 孙权劝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堂帮帮帮(部编版)

教育频道 > 初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14 页 0 下载 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念你时时刻刻2022-07-07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