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重点练) 【重点知识·能力提升】 一、阅读与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万物复苏,面对烂漫春光,有人在“红杏枝头”品味春意,于“拂堤杨柳”陶醉氤氲春雾,有人却语竭 词穷、词不达意,停留在“哇”“超赞”的简单感叹。尽管众人眼中的景色“远近高低各不同”,但网络语言风 靡、文化内涵缺失的现象,不经意间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日常交流和情感表达。 汉语博大精深、自成一体,在表达上有简洁、生动、意蕴深长的特点。不说古诗词,单说日常用语就 是如此,比如,单就一个“笑”字,就有前仰后合的大笑、勉为其难的苦笑、忍俊不禁的微笑、尖酸刻薄的 嘲笑等区分,仅形容笑声就有“哈哈”“嘻嘻”“嘿嘿”“咯咯”“呵呵”“扑嚇”等区别。可以说,多样的表达折射出多 重情感,反映着多彩生活。而善用语言,不仅可以更好地说出个人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够以百花 齐放的语言实践,营造丰富多元的文化氛围。 然而,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主要表现在不会用复杂、 微妙且精确的修辞,以及基本不会引用乃至创作诗句。正如网友所说,“有时候脑子里想一件事,无法很利 索、饱满地说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一套固定句式或者很多夸张的语气词,看似个性实则雷同,既 钝化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吐故纳新的文化积累。 是我们的语言贫乏了吗?并不尽然。从存量上来说,我们词汇、句子、典故等语料的多少,可能并没 有太大变化。从增量上说,网络语言等已有新的迅猛增加。与其说语言贫乏,不如说是表达上的一种偏 爱。语言嬗变的风向,也是时代发展的走向。互联网时代争分夺秒,自然要求更直接的信息、更简洁的表 达,信息洪流的湍急,也让同质化信息唾手可得,随手复制粘贴称得上高效。网络语言所创造的大量流行 词、新句式、新修辞,在简化语言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因此,古诗成语也好,网 络用语也罢,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蕴含着语言的力量。 语言的活力来自常用常新。在一个新词汇层出不穷的时代,准确说出所思所想,比不假思索套用流行 词汇更有价值。很多时候,网络用语的风头正盛只是暂时的,真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总会在时间的沉淀下 大浪淘沙。只有直面内心感受的差异化表达,才能生机勃勃、经久不衰,造就语言的经典。 更进一步看,身处网络时代和自媒体时代,我们或许更需要“咬文字”,一段时间以来,从教科书上的 “姥姥”“外婆”的称谓之争,到“远上寒山石径斜”“乡音无改鬓毛衰”等诗词的古音讨论,如今的语言生活空前 活跃也空前复杂,在语言的吐故纳新中,倒映着传统与现代的激荡、文化与生活的互动。如何对待语言、 如何更好表达,其实也是如何善待文化、对待生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用丰富的表达去认清自我、认识 生活,在创新与守正的辩证中感悟过去、探索未来,语言的河流就会奔腾不息,交流与沟通就能心心相 印。 (选自盛玉雷《善用我们的语言宝库》,《人民日报》2019 年 4 月 3 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美好的春色,人们的表达是不尽相同的,这与人们驾驭语言的能力有较大关系。 B.时代在进步,互联网也发展迅猛,许多人在语言表达上更偏爱表达简洁的网络用语。 C.语言折射的是人们的情感,反映的是人们的生活,感情越丰富的人,语言越丰富。 D.语言的活力来自常用常新,真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总会在时间的沉淀下大浪淘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笑”为例意在表达,汉语博大精深,表达上有简洁、生动、意蕴深长的特点。 B.“姥姥”“外婆”的称谓之争,及诗词的古音讨论,反映出如今语言生活的活跃和复杂。 C.文章先指出语言表达贫乏这一现象,然后分析产生的原因,最后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D.作者通过对比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得出语言表达贫乏的原因在于网络语言的冲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76.5%的国人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表达时不会使用修辞,更不会引用或者是创作诗句。 B.想要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不能套用流行词汇,因为现在新词汇层出不穷,不合乎表达规范。 C.虽然在表达时语言贫乏,但是从存量和增量上来看,词汇的数量都没有减少,而是增多了很多。 D.一些固定句式或者夸张的语气词,纯化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吐故纳新的文 化积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成语修辞中的汉文化 成语的产生与使用也是汉族人民修辞活动的一部分,不少成语是语言中的活化石,它们大都来源于古 代,贯用于古今,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汉语成语数量多、内容丰富、使用普遍,反映了汉文化的 方方面面。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达,注定了中国文化具体务实的传统。章太炎所说的“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 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较准确地刻画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重实际而黜玄 想"的民族性格。这也影响到中国人的说话方式,简洁具体,有理有据。这个“理据"往往指的是生活事实的 验证和古圣先贤的经典论述。 这种具象思维,使人们在言语活动中,遇到稍微抽象的东西,就把它具体化。汉语成语多用比喻、摹 状,就是这种具体化的反映。“ 危如累卵”(比喻)让人头脑中浮现出“许多鸡蛋垒在一块儿,随时可能崩 塌”的画面。“磨刀霍霍"(摹状)使人仿佛看到奋力磨刀的样子,听到磨刀的声音。 这种具象思维,也使人们想把自己的论述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中国人素来“崇古”,古圣先贤的语 言、古人的事迹,都被时间赋予了经典的地位。于是人们说话作文,总喜欢引经据典。许多成语既是人们 引经据典的成果,也是后人经常引用的“经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阮囊羞涩”(古人 事迹)。 古人在具体务实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又有追求遣词造句新颖奇特的心理。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 出“惟陈言之务去”,主张语言运用力求独创、新颖。可见,喜新求异是汉语修辞活动的一个传统文化心 理。另一方面,中国人以含而不露为美,喜欢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两方面都要求语言交际时“换 一种说法”。古代的文人雅士,说话作文时追求“雅言”“美辞”,创造出许多打破常规的表达方式,促使一些 修辞方式的产生和推广。我们可以在许多成语中看到这些修辞方式的运用。 例如,说“贫困、没钱”平淡无奇,就用典故“阮囊羞涩"(用典);用“白山黑水”代“东北”,用“苍山洱 海”代“云南"(借代);截取孔子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中的“而立”“不惑”造出成 语“而立之年”“年届不惑”等(割裂);“瓜字初分”旧指女子十六岁,就是拆“瓜”为“二”“八”,蕴“二八一十六” 之意(隐语)。儒家文化讲“礼”,“尊人抑己”,许多成语都有这种色彩。如“客人来了”,说“大驾光临”,自 家因此“蓬荜增辉"。 均衡是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汉族人民修辞活动中的一种审美情趣。中国传统思维有一种朴素的 辩证观,即以二元对待的观点来看待、分析事物,重视事物的关联、对立及其变化。故在语言表达时,常 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词表达相同、相反或相关的意思。成语中运用对偶、互文、双关、借代,就是 这种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的体现。成语内部语素对偶、互文,前后对照,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成语字面 意思与实际意思,通过双关、借代巧妙联系,有虚实映衬之美。汉语成语多采用“四字格”,就是因为“四字 格”四个字两两相对,完全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 (有删改) 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具有具体务实的传统,体现在中国人说话写文章时有理有据,“理据"即指生活事实的验 证和圣贤的经典论述。 B.中国人的具象思维,使人们往往崇尚圣贤的经典论述,说与写总喜欢引经据典。许多成语就是人 们引经据典的成果。 C.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使中国人在言语活动中,遇到稍微抽象的东西,就把它具体化。成语就是这种 具 体化的反映。 D.章太炎关于中国人“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性格的描述,影响了中国人的说话方式,简洁具体,有 理有据。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语成语数量多、内容丰富、使用普遍,不少成语是汉语的活化石,它们大都源于古代,贯用于 古今,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 B.喜新求异、含蓄表达思想的传统文化心理,使古代的文人雅士在说话作文时追求“雅言”“美辞”,促 使一些修辞方式的产生和推广。 C.成语完全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因其内部语素前后对照、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并通过双 关、借代巧妙联系,有虚实映衬之美。 D.“贫困没钱"的说法平淡无奇,“阮囊羞涩"则体现出遣词造句新颖奇特的特点,也体现出中国人委婉 表达自己的思想的特点。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语“千钧一发”让人眼前浮现出“一根头发悬挂着千钧重的东西”的画面,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人在言 语活动中具有具象思维的特点。 B.成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是“四字格”,不符合四个字两两相对的特点要求,所以不符合均衡对 称的审美要求。 C.成语“喜新厌旧”内部语素相应,“喜新”“厌旧”结构相似,前后对照,互相补充,是均衡对称的审美 情趣的体现。 D.成语“抛砖引玉”既能体现古人的具象思维,又能体现古人因求新、含蓄而爱用各种修辞的文化心 理,也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 年度热词,“怼”字当之无愧。这个几乎已入土为安的历史词江,一夜之间就火了起来。《说文》 日:“怼,怨也。”语言学家说,“怼”字在清代之后的书面文献中就很鲜见了,因此对于现代人来说,把“怼” 归为历史词汇、文言词江都不为过。如今,“怼”这个泛动作性文字,屡上微博、微信关键词排行榜,好像 什么热门事件都能跟“怼”扯上关系。经过网络语境的熏陶,“怼”的意思已与最初大不相同。今天我们对“怼” 的理解,可以是批评、斥责,在一些地区方言里,也有“捅、捶、搡、挤兑、冲撞”的意思。 (摘编自 2017 年 9 月 12 日澎湃新闻) 材料二: “怼”是一个汉语字,拼音为 dui,会意字,《说文》释其“‘心’部,从‘对’声”。“对”,相持也,意为互相 对峙,底下加“心”,表示心里抵触,对抗。引申为怨恨。 北方方言中表达“用手推撞”或者“用语言拒斥反驳”的意思并且读音为“duǐ”的字,应当为“㨃”。“㨃”字从 “手”部,本意是“排、推”的动作,引申为“拒斥、反驳”的行为。东北方言中“㨃咕”“㨃搡”即是该字用法的例 证。大众媒体中使用“怼”来表达该含义和读音是一种错误。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怼”,看似简单,却能解释当下许多冲突的状态。“心”的“相对”,那是一种情感的碰撞——“不爽了就 要怼”,单个字直

doc文档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重点练)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部编版必修上册)

教育频道 > 高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17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恩宠2022-04-18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