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备考指津:过去的与留下的(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 题目 恐龙灭绝了,但留下的化石仍显示出它们曾经的强大;孔子远去了,但儒家的思想仍 影响着今天的人们;钱学森、居里夫人等科学家逝去了,但他们的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我们; “非典”、汶川地震等灾难过去多年了,但它们引发的伤痛、思考依然留在我们心中…… 一切终会过去,但也总有一些能够留下。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不得套作和抄袭。 题目解析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考生在审题时,首先应关注材料中第二段的总结性语句——— 一切终会过去,但也总有一些能够留下。此句意在引导考生思考:过去的是什么?留下的 又是什么?其次应注意材料第一段中所提示的写作角度:过去了的是什么?是恐龙等消失 了的自然物种,是远去了的孔子等思想家,是逝去了的钱学森、居里夫人等科学家,是 “天灾人祸”。留下的又是什么?是“化石”“思想”“精神”“伤痛”“思考”。 另外,材料中的省略号提示考生,可以从更多角度去思考什么过去了、什么留下了。 比如:老舍逝去了,留下了京味文化;历史过去了,留下了史官精神;战争过去了,留下 了深刻教训…… 最后,考生还应体会材料的表意倾向。很明显,题目让考生思考为什么“过去了的能留 下”,意在引导考生思考“过去了的能留下”的原因,即分析论证“留下”的丰厚价值、重大意 义、深远影响。此应为文章的写作重点。考生在行文中,“过去”可以替换成近义词的表达, 如“消逝”“去世”“远去”“结束”等。同时还应注意“留下的”应是一个名词,不能是“记住”“传承” “创新”“选择”等动词,否则行文容易通篇围绕“如何对待留下的”论述,使论证偏离题意。 总之,写好此题目的关键点在于明确文章的立意角度。如果立意角度不明确,面面俱 到,一段写哲人留下的宝贵思想,一段写科学家留下的创新精神,再一段写灾难留下的刻 骨伤痛,泛泛而谈,笔力不集中,则虽合题但称不上好文章。 材料作文题,首先考查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次才是写作能力。故,大量阅读、理 性思考是重中之重。 适用素材与运用示例 适用素材 蔡元培改造北大,教育救国。 运用示例 蔡元培执掌北大十年间,从整顿学生学风、延聘有识之士做教授开始,再到营造广纳 学士、宽容争论的学术环境,令原本有着浓厚官僚气息的中国最高学府面貌焕然一新,不 仅成了当时新人才、新思想的荟萃之地,更是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深深植入北 大的精神里。近百年来,在蔡先生所倡导的思想的影响下,北大成为全国重要的学术中心 和思想中心。五四时代已远去,先生也早已作古,但先生遗风永在。直至今天,北大仍汇 集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学者,丰富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在这 里交融碰撞,这一切与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进取的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特有 的精神魅力。蔡先生开创的中国现代教育传统,永远留在了北大,并将继续引领北大走向 未来。 ———白锦儒 教师指导 上面的示例选材典型、不俗、有厚度,展现了作者的阅读积淀。对蔡元培先生的事迹 和贡献,阐述得具体扎实,并提炼聚焦到他倡导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和精神上。 之后紧扣“过去”和“留下”这一题意,阐释论证先生所处的时代虽然过去了,但他的思想和 精神在北大的办学理念中得以延续和继承,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适用素材 齐国太史简和晋国董狐“秉笔直书”的美德,文天祥爱国情怀等。 运用示例 中华五千年历史铸就了我们民族的脊梁。齐太史简或不存,晋董狐或已没,唯留“秉笔 直书”四个字名传千古。后人固知南宋必亡,而近千载之后犹为文天祥面南而死垂泪。秦 长城如今几近废墟,但人民的勤劳刻进了我们的基因。如钱穆所说,历史与文化就是民族 精神的表现,没有历史,也不可能有民族之成立与存在。自古那些“埋头苦干的人”“为民请 命的人”,在如同帝王将相家谱的历史中也丝毫掩盖不住他们的光辉。无数仁人志士在他 们的引领下时穷节现、名垂丹青。我们的民族在他们的引领下撑过了一次次的天灾人祸, 百折不挠,再图复兴。 ———李思澜 教师指导 上面示例的论证中心为“历史铸就了我们民族的脊梁”。文段材料运用如探囊取物、精 准自如,先以齐太史简、晋董狐留下“秉笔直书”史官传统,文天祥留下爱国情怀,秦百姓 留下勤劳精神作为事实论据,再引用钱穆先生《中国历史精神》及鲁迅先生《中国人失掉 自信力了吗》中的警句进行说理,证明我们的民族之所以能面对天灾人祸“百折不挠,再 图复兴”,皆是缘于五千年历史与文化之精神,从而一气呵成,完成论证。 适用素材 古今中外的文人和他们留下的作品。 运用示例 诗词可以让人们产生强烈的共情能力。在创作诗词之时,诗人们“思接千载,视通万 里”(南朝刘勰),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注入诗词之中,而所谓人生体验无非是眼前所见和 心中所想。眼前为物,心中为我,而诗词恰是连接物我的纽带。而千年以后,物我两空之 时,当人们再次读到这些诗词,便会把此时、此身、此地的情与景和彼时、彼身、彼地的 情与景,通过时空转换融合在同一个意境中,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产生灵魂深处的共 鸣、共情,像钟嵘《诗品》中说的那样“惊心动魄”。沉吟泽畔的屈原远去了,但“唯草木之 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所感喟的韶华易逝之感盘桓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头;织梦临川 的汤显祖远去了,但“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所描摹的细腻春意总能让人在不觉 间漾起微笑;拉萨街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远去了,但一句“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 筒,不为超度,只为触碰你的指尖”唤起了无数人深藏心底的深情与缱绻。西方诗歌也是 如此:普希金远去了,但那一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让无数人在厄 运中仍能保持高贵的静穆,坚信光明必来;惠特曼逝去了,但那首为悼念林肯而作的《啊, 船长!我的船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罗斯福逝去之时,人们仍用其中的诗句 来悼念罗斯福。诗歌中所描绘的场景或许在不同的时代有不一样的具体内涵,但人们心中 的情感却是跨越时空永不衰退的。所以每当我们读起这些诗的时候,总觉得冥冥之中有一 个人懂自己,而这个人也许不在身边而在千年之外的空间。 ———佳驰 教师指导 上面示例的论证中心为“诗词可以让人们产生强烈的共情能力”。作者落笔先以理服人, 引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作为理论依据,论证诗词可连接物我、 跨越时空,涵养灵魂深处;接着以屈原、汤显祖、仓央嘉措、普希金、惠特曼作为事例加 以印证,辅以人们用诗作悼念罗斯福的史实,得出结论:人们心中的情感共鸣因诗作而永 不衰退。整个文段纵贯古今,横跨中西,雄辩有力,可谓素材运用的典范。 范文示例: 跨越生命之河 江桐 生命行走在一条单行道上。世间一切生命自鸿蒙而生,一路走过,消逝是注定的结局。 但这并不代表生命本身是荒谬而毫无意义的。一切终将过去,但过去不是结束。人们用留 存下来的精神和思想消解着这种“过去”,进而以另一种形式来体现生命的价值。 黄群一生为国防事业呕心沥血,台风“温比亚”带走了正在加固实验平台工作的他的生 命,但带不走他舍身为国、恪尽职守的精神;阿尔贝特·施韦泽早已离世,但他的“敬畏生 命”的思想永远镌刻在了我们心里……时间是个刻薄的刽子手,“过去”是它留下的永恒难题, 而这道题永远没有破解的方法,因此没有人不恐惧消逝,没有人不敬畏死亡。但人们似乎 找到了一种与这道难题和解的方式,那就是“留下”。或留下一种积极的精神,或留下一种 深刻的思想。“留下”虽不能挽留“过去”,但它可以让“过去”的刀锋变得不再锋利。真正精华 的精神或思想不会生出皱纹,反而会因为时间的洗涤变得更完美、更有力量,从而带着时 间的恩赐完成生命的延续,从“过去”中孕育“新生”。黄群不惧死亡,他活在所有爱国敬业 之人的生命里;阿尔贝特·施韦泽心存敬畏,他活在所有敬爱生命之人的内心里。思想可 以延续相通,也必将在不断的延续和新生中百炼成钢。“留下”的精华思想延续着自己的生 命,获得了难以预料但值得期待的未来,也使得人们在对“过去”的恐惧和敬畏中增添了一 丝智慧的潇洒,在自己的内心里消解了“过去”。在这“过去”之外,“留下”的东西还在创造更 浪漫、更有意义的风景。 既然“留下”了思想,思想必然存于他人心中,影响着一个又一个人的生活轨迹。其实 生命的价值不仅仅可以通过生存状况和能力来体现,还可以用这些留下的思想来体现。列 夫·托尔斯泰曾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思想不畏时间的 侵蚀,它带来的影响是一种深度的体现。人生短暂,但影响可以深远,过去的终将过去, 但留下的可以绵延万代。人们吸收着无数先哲留下的精华思想,在各种思想的浸润中成长, 在构建自己生命价值的同时也在衡量着留下这种影响之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在“过去”与 “留下”之间延续着、传递着、更新着,随着时间走向未来、走进更多人心里,让人们的生 命在“留下”的浸润下变得更有韧度和厚度。 “留下”抵抗着“过去”,在我们无法看见的无尽的远方,让我们实现生命价值的延续,跨 越名为生命的河。一路走过,我们不惧对抗永恒的消逝,不吝吸收精华的思想,我们的生 命终将趋于饱满,日益丰盈。 名师点评 所谓秀文,其相似点无外乎颜美与魂美。本文起笔于“生命”定位,超脱了具象,显出 不凡气象。之后紧扣两个核心词,畅谈为什么贤达勇毅者身后那些积极有益的“留下”,能 用来“不畏和对抗”“柔软和消解”。人生中的“过去”,使得“我们”“跨越生命之河”,并最终使 生命“趋于饱满,日益丰盈”。本文哲学的气韵始终在高位运行,中间辅以黄群、阿尔贝特· 施韦泽的事例,又是结合现实的接地气之举,实是一篇颜美兼魂美的“文质彬彬”之作。 (贾耀红) 先生已去,思想犹存 游毅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在中华文化中,“先生”是一个独特的词 语。追本溯源,“先生”本指先生于己之人,而“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因而有道 之人便接替年长者而为“先生”。先生于斯,便具传道者之义。然圣人亦人,况于先生乎? 一切生灵终将归于尘土,但他们的“道”却不会随着先生的生命一同逝去,留给后人的,是 先生于长风磨洗中愈加璀璨夺目的思想,明星煌煌,山高水长。 先生所留,其言谆谆。先生的话语,恐怕只有有幸成為其徒的学子们能够切身听闻。 然而思凝于言,言载于文,文传于世。先生之所留,故在其格言之中矣。想当年蔡元培先 生“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之嘱,陈寅恪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道,其作为中华 民国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结晶,至今仍被北大与清华的学子们奉为精神之指引。 但倘若先生所留仅为几句哲言,其感召力则远远不够。依凭高位,垄断话语,空谈圣 人大义者终将随其权力高塔的崩摧而一并消逝。先生凭借其文化上的高位,固然能令其格 言流传后世,然能使其思想长久滋养后人

doc文档 2022届高考作文写作备考指津:过去的与留下的

教育频道 > 高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9 页 0 下载 23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柯南君▲2023-03-22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