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1 背景类主观题 1.(2018 年全国 1 卷,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 1909 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 , 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答案】(2)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2.(2018 年全国 2 卷,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49-1966 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此后很长时间, 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 1977 年 9 月,中共中 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 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 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 的留学政策。1978 年 11 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 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1981 年 12 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 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 作。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如识,说明 1977~1981 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6 分) 【答案】(1)“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改革开放;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 3.(2017 年全国 3 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2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 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 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 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 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 1624 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 年,其势力扩 张到台湾北部。 1661 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 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 获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 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 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9 分) 【答案】(1)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荷兰海外贸易快速发展;与东方的贸易 利润巨大;明末战乱之际,中央政府无暇他顾。 4.(2017 年全国 3 卷,46)[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政务院副总理陈云 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 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 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 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 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1979 年春, 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要有计划按比例 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 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 ——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 (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只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8 分) 【答案】(1)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背景:苏联的经验教训;计划经济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5.(2016 年全国 1 卷,48)[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 量,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都护府,镇守西域,天宝六 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 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番薯之礼为由,率军征 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 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暹罗西域(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 大败,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9 分) 【答案】(1)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外贸易繁荣;积极的边疆政策;开 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 6.(2016 年全国 2 卷,48)[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从小生长在农村, 历经康、雍、乾三代,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张”,反对“解释古人之唾 余”。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起断律。”郑板桥一生最爱兰、 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 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 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作钱, 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编自白寿彝里总主编《中国通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7 分) 【答案】(2)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社会的世俗化:“经世”思想的发展。(7 分) 7.(2015 年全国 2 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 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 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 止法官吗?”孟子说:“ 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 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 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 399 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 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 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 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 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 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12 分) 【答案】(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 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6 分) 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6 分) 8.(2015 年全国 2 卷,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 世纪 70 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 。 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 壮 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1878 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对深受 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在《非常法》实行的 12 年里,许多社会民主党党员 被监禁和驱逐,大量拥护社会民主党的工人被解雇,大批报刊、出版物及工人组织被查禁 或取缔。 俾斯麦政府也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 1883 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 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提供医疗保障,同 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6 分) 【答案】(1)德国统一,经济发展迅速;社会问题凸显,工人生存状况恶化;马克思 主 义传播,工人力量壮大,工人组织出现;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6 分) 9.(2014 年新课标 I 卷,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37~约 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 均名落孙山。45 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 “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 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 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 不敢印行。这部书在 19 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 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 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 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 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 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 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 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 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 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 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

doc文档 【十年分类】专题01 背景类主观题-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主观题专项突破

教育频道 > 高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11 页 0 下载 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旧时光她是个美人°2021-11-14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