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单元特征】 政治制度是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方法的总和,包括国 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以及选举制度等。由于国情的不 同,各国的政治制度有较大差异。人类历史上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体现 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进 步。同时中国的政治制度也在不断改革,与时俱进,适应时代要求,也是中华 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 第 1 课时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和西方国家古代与近代政 治 制度的演变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2.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3.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以及共 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独特性。 【基础知识必备与认知深化】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朝: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国家夏。禹 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了禅让制,建立世袭制。 2.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 3.西周 (1)贵族等级分封制政体:周天子把土地分封给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 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贵 族等级分封序列。 (2)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 4.商周政体特征 (1)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商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2)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 (3)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中央集权。 (4)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5.春秋战国时期 (1)春秋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2)战国时期,各国政治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 制度开始产生。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1.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 权都在皇帝手中。 2.三公九卿制 中央 三公 政府 丞相 百官之长,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 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 太尉 最高武官,掌军事 御史 大夫 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同时又 是最高监察官 九卿 分掌国家各类政务和皇室事务 3.郡县制: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 级。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郡下 设县或道,置县令(长)、县丞、县尉。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历史解释】秦朝官僚政治取代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 贵族政治 产生 是与分封制相伴而生的,是适 官僚政治 以皇权为核心,以郡县制为载体的中 特点 应父权家长制扩大化的结果 央集权的“帝国体制” 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上, 概念 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的政治 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 内涵 体系 则建立的中央集权、地方服从的政 治体系 把宗法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 密结合起来,使已取得统治权 皇帝将地方的治民权与土地权分离, 政治 力的宗族在拥有一个共主的基 地方政府的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命,代 体制 础上,其他家族成员共同享有 表皇帝行使管理权 对整个国家的统治权力 演变 先秦尚未完全使得中央集权得以加强,官吏任命原则由世袭到行政 趋势 任命 【历史解释】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比较项 不 同 分封制 郡县制 建立基础 血缘关系 按地域划分 官员产生 世袭 由皇帝任免 官员权力 有封地 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 的独立性 历史作用 一定时期内发 挥积极作用, 但易发展成割 据势力 点 郡县绝对服从中央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 家统一 相 废分封、置郡县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特征是中央垂 直管理地方。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官僚政 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基本原则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深 远;但郡县制下,地方听命于中央,缺少独立性 同 点 4.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还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 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西汉 中央行政体制 地方行政体制 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度 郡、县二级制、郡国并行制 “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 东汉 尚书台 魏晋 三省体制逐渐形成 州、郡、县三级制 隋唐 三省六部制 州、县二级制、藩镇割据 宋代 二府三司制 路、州(府)、县三级制 元代 中书省 明朝 废宰相、设内阁 废行省设三司 清朝 雍正设军机处 省、府、县三级行政体制 趋势 州、郡、县三级制 行省制,省、路、府、州、县多 级行政制度 中枢权力机构随着君权强化不断 变化;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 削弱,直至废除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历史解释】秦朝中央官制的基本特征 (1)秦朝的中央官制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3)决策过程中的朝议制度,有利于集思广益,是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减少 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 【历史解释】从西汉到隋唐中枢机构的变迁 从尚书、中书、侍中到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说明中朝制与三省制存在 一定渊源,体现了内廷近臣向朝堂执政大臣的演化。 【历史解释】历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朝代 行政机制 秦、西汉 郡-县 东汉末年 州-郡-县 唐代 道-州-县 宋代 路-州-县 元代 省-路-府(州)-县 说明:县是最稳定的一级行政区,州的地位呈现由高到低的演进,二级、 三级行政设置是古代行政区划的主体。 【史料史证能力训练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材料一 中国封建统治者较早就尝试建立中枢决策的牵制机制。汉武帝时 期,不定期运用宗亲、外戚参与中枢政要,外廷之丞相等重臣受内官压制,往 往“大政定方始知”。唐代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 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对较重大的事务共同议政于门下省的政 事堂,如果在实际过程中发生分歧异议,皇帝就成为当然的最高裁定者。明宣 宗时,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但内阁的“票拟”只 不过是给皇帝提供参考的初步意见,最后的拍板定案仍决定于皇帝的御批。雍 正时期的军机处,如同国家紧急事务办公室,来自各部门、各品级的官员充 任“军机上行走”,如走马灯似的轮流值班,上传下达,照章办事。 ——摘编自庞海云、张辉等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1)根据史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中枢决策牵制机制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汉兴,把秦郡划小,将一郡分成数郡。汉武帝时,在郡级政区之 上设立了十三个监察区,监察地方高级官员。东汉末年,为了镇压黄巾起义, 授予监察区长官州牧兵权、财权和政权,州变成了郡以上的一级政区,州牧渐 成割据独立之势……隋统一后,撤销郡级政区,重新简化为州县两级。唐承隋 设两级政区,但安史之乱以后,作为监察区的道和藩镇结合,又形成州以上的 一级政区……宋初将地方政府恢复到州县两级,但同样陷入管理幅度太大的困 难。为此,宋代统治者设置了高层政区——路,但不设路一级的单一长官,把 路虚化。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官员担任,宋代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 治区域,而不是地方官员的行政区域。元明清三代都是国土广袤的大帝国,只 能采用多级制的地方政府,如元代就形成了最多达五级的行政区划,但结果仍 能维持高度中央集权。自宋以后,古代中国历史上不再出现因割据而产生的分 裂局面。 ——整理自骆玉明《学说中国》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层级变迁的基 本规律,并说明这种变迁的意义。 材料三 行省是元代开始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 的一次重大改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 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 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 种职能的“中转站”。 (3)根据材料三归纳元朝行省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置行省 的积极影响。 四、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角度 国家 机构 构成 雅典 斯巴达 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 公民大会、议 国王、公民大 执政官等高级 皇帝(元首)、 事会、官员和 会、长老会和 官员、元老院 元老院等 陪审法庭 监察官 和公民大会 主要 机构 权力 政治 体制 (1)执政官的 (1)公民大会 主要职责是担 (1)公民大会 名义上是国家 任军事统帅, 是国家最高权 最高权力机关 主持公民大会 力机关,决定 和元老院,并 国家法律和政 (2)国王世袭 继承,垄断军 执行相关决议 策 事统帅权 (2)元老院负 (2)议事会负 责向官员提出 责为公民大会 (3)长老会是 建议,协调他 准备草案,并 事实上的最高 们的行动 参与国家日常 权力机关和司 法机关 管理 (3)公民大会 皇帝(元首)掌 握罗马国家的 权力,既是最 高立法者,又 是最高法官。 军队听命于皇 帝,是实行独 裁统治的重要 有权立法、宣 工具 (4)监察官拥 (3)陪审法庭 战、媾和与审 是主要司法机 有主持公民大 会、审判国王 判,是罗马国 关 家最高权力机 等重要权力 关 民主体制 寡头体制 共和体制 君主政体-- 元首制 公民民主, 政治 制度 特征 轮番而治,法 实行分权,具 具有浓厚的贵 君主集权,实 族寡头特征 行独裁统治 律至上,实行 有民主色彩 分权 在古代希腊和罗马,公民仅是少数,妇女、外邦人和奴隶不 仅没有资格参与政治,还受到剥削和多种压迫 五、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1.建立: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 王国。法兰克王国分裂后形成三个主要国家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雏形。 2.特征 (1)形成和实行封君、封臣制,贵族长期割据。 (2)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长期并立,既勾结又冲突。 3.概况 (1)法国:等级君主制 ① 确立: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 ② 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2)英国:议会君主制 ① 确立 A.13 世纪初,英王约翰被迫签订限制王权的《大宪章》。 B.13 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议会,议会权力逐渐加强。 C.14 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 ② 特点:国王通过议会寻求政策支持,议会以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 治。 比较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西方雅典民主政治 项目 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

doc文档 第1课时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和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学案--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22届高考统编版(2019)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一轮复习

教育频道 > 高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27 页 0 下载 1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背带西装格子控-2023-01-25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