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五 记叙性文本阅读:小说 —— 重难突破 01 考点解读 考点 分值 小说 12- 阅读 25 题型 命题趋势 ① 阅读材料大多来自课外,各地对命题材料的 ① 把握故事情节 选择,大多比较注意其内容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②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注重对人文精神的挖掘,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③ 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② 主观性、开放性试题的比例逐渐加大,突出 ④ 分析人物形象 了对个性化阅读和作品赏析的考查。 ⑤ 理解标题的作用 ③ 题型以简答题为主,有时会以填空题的形式 ⑥ 挖掘小说主题 出现,注重对表达能力的考查。 ⑦ 鉴赏写作技巧 ④ 分值保持在 10 分至 25 分之间,在整份语 文试卷中所占比重较大。 02 考点剖析 [考点 ※题型一 小说阅读] 把握故事情节 问题形式展现 1.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4.文中××的情节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题方法指导 1.情节概括类。 (1)从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寻找线索,抓住重要场面,重要事件等几方面概括小说的主要情 节。 (2)答题时对事件的概述,应按照“何人+何时+何地+何原因+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 (材料 本身未涉及的除外,“何人”“做何事”不能省)。 (3)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 (4)要注意题干要求涉及的对象,做到陈述主语前后一致。 2.分析作用类。 (1)从结构(情节自身)方面: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 伏笔(一般在开头);②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情节,开启下文的……情节(位置在中间部分); ③照应前文……的情节,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揭示主旨(一般在结尾);④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 ⑤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⑥线索,贯穿全文。 (2)从内容方面:①点明了人物活动的环境;②表现了(突出了)人物性格;③表现主旨或深化主 题,升华感情,启发读者思考。 答题模板 1.××人在……地方做了……事,结果…… 2.××情节(内容)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3.××情节表现了……思想品质(心理),塑造了……的形象,揭示(表现、突出)了……,有利 于表现……的主题。 经典考题回放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第二次考试 ① 声乐家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这次参加考试的 200 多名考生中,有一个 20 岁 的女生陈伊玲,初试成绩十分优异: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等都列入优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 音域宽广,令人赞叹。而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轻而又有才 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这样的事情也还是第一次碰到。 ② 那次公开的考试是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当陈伊玲镇静地站在考试委员会的几位 声乐专家面前,唱完了冼星海那支有名的《二月里来》时,专家们不由得互相递了递赞赏的眼色。 按照规定,应试者还要唱一支外国歌曲。她唱的是意大利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咏叹调《有一个良 辰佳日》。她那灿烂的音色和深沉的感情艺惊四座。一向以要求严格闻名的苏林教授也颔首赞许。 在他严峻的目光中,隐藏着一丝微笑。大家都注视着陈伊玲: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 宛如春天早晨里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在众目睽睽下,这个本来从容自若的姑娘也不禁有点困惑了。 ③ 复试是在一个星期后举行的。它将决定一个人的终生事业。经过初试这一关,剩下的人已经 寥寥无几。本市有名的音乐界人士都到了。这些考试委员和旁听者,在评选时几乎都带着苛刻挑剔 的神气。但是大家都认为,如果合乎录取条件的只有一个人,那么这人无疑应该是陈伊玲。 ④ 谁知道事情却出乎意料。陈伊玲是参加复试的最后一个人,唱的还是那两支歌,可是声音发 涩,毫无光彩,听起来前后判若两人。是因为怯场、心慌,还是由于身体不适而影响了声音?在座 的人面面相觑,大家带着询问和疑惑的眼光望着她。虽然她掩饰不住脸上的困倦,一双聪颖的眼睛 显得黯然无神,那顽皮的嘴角也流露出一种无法诉说的焦虑,可是她通体是明朗、坦率的,使人信 任的。她抱歉地对大家笑笑,飘然走了。 ⑤ 苏林教授显然是大为生气了。他一向认为,要做一个真正为人民所爱戴的艺术家,首先要是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各方面都能成为表率的人!这样一个自暴自弃的女孩子,是永远也不能成为有 成就的歌唱家的!他生气地侧过头去望着窗外。这个城市刚刚受到一次严重的台风袭击,窗外断枝 残叶狼藉满地,整排竹篱倾倒在满是积水的地上,一片惨淡的景象。 ⑥ 考试委员会对陈伊玲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陈伊玲的声音极不稳定,很难造就;另一种认为 可以让她再试一次。苏林教授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觉得重要的是应了解造成她声音前后悬殊的原因 如果问题在于她对事业和生活的态度,就算禀赋再好,也不能录取她! ⑦ 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⑧ 苏林教授从秘书那里取来陈伊玲的报名单,在填着地址的那一栏上,他用红铅笔画了一条粗 线。表格上那姑娘的照片,是一张朝气蓬勃、叫人喜欢的脸,小而好看的嘴,明快单纯的眼睛,笑 起来鼻翼稍稍皱起的鼻子。这一切像是在提醒这位声乐专家,不能用任何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 —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至少眼前这个姑娘的某些具体情况,是从这张简单的表格上 看不到的。如果这一次落选了,也许这个人终生就和音乐分手了。她的天赋可能从此被埋没。情况 如果是这样,那他是绝对不能原谅自己的。 ⑨ 第二天,苏林教授乘早上第一班电车出发,根据报名单上的地址,好不容易找到了在杨树浦 的那条偏僻的马路。他进了弄堂,不由得吃了一惊。 ⑩ 那弄堂里有些墙垣已经倾塌,烧焦的梁柱呈现一片可怕的黑色,断瓦残垣中间时而露出焦黄 的破布碎片,所有这些说明了这条弄堂不仅受到台风破坏,而且显然发生过火灾。就在这片瓦砾场 上,有些人大清早就在忙碌着清理些什么。 ⑪ 苏林教授手持纸条,不知从何处找起,忽然听见对面的楼窗口,有一个孩子有事没事地张口 唱着:“咪——咿——咿——咿——,吗——啊——啊——啊——”仿佛歌唱家在练声似的。苏林教 授不禁微笑了:“这准是她的家!”他猜对了,那孩子就是陈伊玲的弟弟。 ⑫ 从孩子嘴里知道:他姐姐是个转业军人,从文工团回来的,到了上海被分配到工厂里担任行 政工作。她是个青年团员,又积极又热心,不管厂里也好,弄堂里也好,有事找陈伊玲准没有错! 两三天前,这里因为台风造成电线走火,烧毁了不少房子。陈伊玲协助弄堂干部安置灾民,忙得整 夜没睡,影响了嗓子。第二天刚好是她复试的日子,她说了声:“糟糕!”还是去参加考试了。 ⑬ 这就是全部经过。 ⑭“瞧,她还在那儿忙着呢!”孩子向窗外扬了扬手说:“我叫她!我去叫她!” ⑮“不用了。请转告你姐姐,通过第二次考试,她已经被录取了!” ⑯ 苏林教授从陈伊玲家里出来,走得很快。他心里想着:这个女孩子完全有条件成为一个优秀 的歌唱家,我差点儿犯了一个错误!这天早晨,有什么使人感动的东西充溢在他胸口,他想赶紧回 去把陈伊玲的故事告诉每一个人。 阅读全文,梳理故事情节。 初试艺惊四座→ →教授调查原因→ →破格录取伊玲 ※题型二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问题形式展现 1.选文多次写天气的寒冷(炎热),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试分析第×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3.第×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答题方法指导 1.透过文字,判定环境特点。 抓住环境的特征,多角度感知故事背景。如《故乡》开头部分的描写,刻画了一幅死寂的故乡 冬景图,渲染了农村萧条、荒凉、沉寂的气氛。 2.结合人物,分析描写效果。 思考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影响。如《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一家人出发到哲尔赛岛旅行 时以及返回途中两处自然环境描写,景色从明丽到阴郁,烘托了菲利普夫妇在见到于勒前后心情由 轻松、欢快到沮丧、沉重的变化,从而突出了他们虚伪、冷酷、自私的性格特征。 3.联系文章,剖析描写作用。 探究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主题表现的作用。如《智取生辰纲》反复渲染天气炎热,不仅为杨 志等人失去生辰纲同时也为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答题模板 具体描写了……景色(或社会背景),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推动了 ……情节的发展,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经典考题回放 2.(原文见题型 1)第⑤段中,描写窗外景色有什么作用? ※题型三 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问题形式展现 1.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说说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妙处。 3.请简要赏析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题方法指导 1.抓关键词语。分析动词、形容词等关键词语,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 2.明修辞手法。通过语境、赏析修辞手法来品味句子。 3.品描写方法。判断运用的描写方法,分析语句体现出的人物情感或性格特点。 4.析句式特点。分析不同句式在情感表达方面的不同效果。 5.扣文章主题。结合人物性格特点及作者情感,体会语句含意。 答题模板 1.运用……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内容,表达了……的情感。 2.加点的词语生动形象(或准确)地写出了(人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3.通过……的动作(神态、细节)描写,生动形象(或准确)地写出了(人物)……的特点。 经典考题回放 3.(原文见题型 1)品读第②段画线句,具体分析这个比喻句的妙处。 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宛如春天早晨里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 ※题型四 分析人物形象 问题形式展现 1.阅读全文,概括××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2.小说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3.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5.分析某一次要人物的作用。 答题方法指导 1.总体把握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2.分析情节发展,感知人物性格。情节本来就是人物行为和活动的过程,作者在展开情节的过 程中,再现活生生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因此,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3.品析人物描写,彰显人物性格。借助正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如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 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借助侧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以此衬托主要人物。 4.品读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对细节描写的探究品读,通过对人物最 传神的细节的品味,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 5.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它们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 的性格。 6.赏读环

doc文档 专题十五 记叙性文本阅读:小说——重难突破-2022年中考一轮语文单元复习过过过(部编版)

教育频道 > 初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32 页 0 下载 6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幽幽紫月儿2022-11-01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