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中学 2021-2022 学年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质量检测 政治试题 考试时间 75 分钟 试卷分值 100 分钟 命题人:审题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70 分钟。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荷马史诗》描述的时代是公元前 11 世纪到公元前 9 世纪,此时期又被称为“英雄时代”, 正处在“文明时代的门槛上”。下列能说明其处在文明时代“门槛”的有 ① 出现私有制、文字乃至国家 ② 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③ 氏族制度尚不成熟,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 ④ 金属工具出现、商业繁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出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抛梭女,手织身无衣······唐代诗人于潰的《苦辛吟》反 映的现象所触及的是 ① 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 ② 地主阶级完全占有了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 ③ 农民毫无人身自由,在地主的强制下劳动 ④ 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对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唐代诗人张籍在《野老歌》中写道:“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 食,输入官仓化为土。”下列诗句与之揭露的社会现实相同的是 ①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②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③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英国工业革命后至今,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多次爆发了局部性的经济危机,还爆发了影响 世界的几次大的金融危机,如 1922~1929 年的经济危机,2008 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 的世界金融危机等,均对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① 根源在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 直接原因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巨大飞跃 ③ 本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④ 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马克思指出,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贫困不过是贫困,他们看不出它能够推翻旧社会的 革命的破坏的一面,但是一旦看到这一面,这个由历史运动产生并且充分自觉地参与历 史运动的科学就不再是空论,而是革命的科学了”。促使这一“科学的空论”向“革命 的科学”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矛盾的加剧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工人运动的推动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6.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 响,创立了唯物史观。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B.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C.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D.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7.1848 年 2 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关于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 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百多年来《共产党宣言》通过 200 多种文字传遍全 球,改变世界。《共产党宣言》发表的伟大意义在于 ① 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② 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 ③ 实现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设想到现实实践转变 ④ 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奠定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 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 步。”他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9.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1917 年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 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这一伟大胜利 ① 证明马列主义是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永恒真理 ② 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并且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③ 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④ 启了社会主义直线上升、一帆风顺的发展历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我国面临的情况包括 ① 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现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②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③ 主要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 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1.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 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 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这说明 ①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强起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 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进行“第一次结合”找到的路是正确的 ③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 ④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1956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们党在建国后的第一次 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其历史任务是总结七大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成就,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 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由此可知这次会议上可能提 的问题有 ① 确立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 国内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 况之间的矛盾 ③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开始进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3.20 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 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 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顺 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 A.④③②①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①④②③ 14.1956 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虽然经历了严 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 ① 宝贵经验②发展道路③物质基础④制度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 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下列选 项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②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做了必要准备 ③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打下坚实基础 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下 列观点与此不一致 A.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7.习近平在 2021 新年贺词中指出,2020 年,我们隆重庆祝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上 海浦东开发开放 30 周年。置身春潮涌动的南海之滨、绚丽多姿的黄浦江畔,令人百感交集, 先行先试变成了示范引领,探索创新成为了创新引领。由此可见,改革开放 ①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 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③ 赋予了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 ④ 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实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基于改革开放 ① 推动中华民族实现由持续衰落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② 推动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③ 使得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向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 是立国之本,实现了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 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方面 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政治保证 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 具有深厚的历史传承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障 ③ 具有丰富的实践源泉④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 总书记给出了一个新的重大政治判断。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认识正确的有 ① 新时代的新特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② 新时代的新目标:分四步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③ 新时代的新使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④ 新时代的新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中国共产 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材料主要说明实现伟大梦 想必须要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C.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D.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3.从“夸父逐日”“万户飞天”“嫦娥奔月”到嫦娥探月工程,中华民族历来勇于追梦。嫦娥四号实 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它凝结了上百家单位、几万名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由此 可见 ① 应将民族的梦想融入个人梦想之中 ② 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③ 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④ 今日中国更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青年是标志时代的

docx文档 江苏省泰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度检测政治试卷

教育频道 > 高中 > 政治 > 文档预览
9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容我的2022-07-03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