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学作品阅读考点突破与专项训练(全国通用) 考点 10 文学作品阅读之拓展探究 【考点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要“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 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 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探究指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 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探究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 社会和生活中选择课题进行探究的新型学习活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 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 的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 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3)探究文本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探究”,就是有“我”有“思”的解读。以前考试大多无“我”无“思”,只要按照命题人的 解读选择或者表述即可,不要发表自己的见解,也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现在的要求深入了一步,这是对 考生的尊重,也是对作品的尊重。近年的中考中,探究题在语文试题中闪亮登场,很好体现了课程标准的 理念。 拓展探究类题目考查的设问方式通常有: 1、联系本文和社会现实,谈谈你对××的看法。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3、读了本文,你有哪些感悟? 4、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请你从写作方法、主旨方面,比较本文与链接材料的异同点。 5、关于本文的主题,同学们有下列多种不同的观点。你同意谁的观点?请结合本文阐述理由。 【技巧点拨】 探究题的设置是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因此,无论是观点见解的形成还是运用知识进行分析,都要 紧扣文本,联系社会现实,进行合情合理地探究阅读。因此,在复习中要提高探究能力,就要储备知识, 夯实基础,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明确探究题的探究任务,联系知识,提出见解,依从文本,联系现实, 条分缕析,展现自己的思维,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取胜。 一、方法指津 探究题就是在筛选,整合之后再做一点思辨而已。要取得这样的效果,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正方对比类。严格地说它其实不算是探究题一般现代文阅读题,答案往往就在文中,只要求根据文 本内容发现、筛选、整合、理解和鉴赏。即设置的问题基本上可以在文本中得到答案,无须深入分析或联 系其他知识来解决。而探究题的答案,既要根据文本,又要借助于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要结合哲学、思 想、艺术各方面的知识洞察文章的深邃内涵,准确把握文章的艺术风格。 2、深层剖析类题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属于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关于这一类题,我们在答题的 时候一定要注意到思维的深度,表述的时候理由一定要全面,深入。 3、 综合理解类和拓展启示类。解答这两类的探究性阅读题,其实就像在写一篇小议论文,行文的结构 一般来说应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应题,表明观点;结合论据,分析论证;总结点题。具体地说有以下几 点:(1)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2)分点列出事实特点依据,陈述理由;(3)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 事例作合理分析;(4)总结自己的观点; 注意:有观点﹢有分析 观点:观点必须明确,态度必须鲜明,观点的表述多用判断语气的句子,比如“我认为……”“我觉得… …”等。 分析:分析首先需要依据。探究题型的依据主要有三类,即文本依据、事例依据和理论依据,在把握依 据的前提下,再结合观点进行分析。 二、主要题型及答题技巧 (一)谈观点看法。 答题技巧:1、懂作者:明确作者想要通过文章表达的观点和情感。 2、懂题干:明确是“结合实际谈看法(要结合生活实际)”,还是“是否同意文章中 xx 的说 法”。若为后者,则答题思路 要先表明态度,再说明理由。 3、懂表达:表明态度可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注意用第一人称“我”来阐述,表述理 由,注意条理清晰,论据充分。若题目有相关要求,则要紧扣文本,再联系自己的经历和生活实际谈看法, 不能凭空想象,随意发挥。从文章某个角度、某个方面生发开来谈感受(扣文本)。可以结合文章的人或 事、某一个细节、某一句名言、哲理性的话来谈。 4、思路:引述原文(概括文意)——简要评析——联系实际(感悟实例) 5、格式:我从文中读出……(内容),得出……(启示),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谈感悟启示。 答题技巧: 1.抓中心句、过渡句、抒情句等,领会写作意图与情感。 2. 结合句子谈起文章的主旨。 3. 从文中到自己,结合课文概括内容,再联系实际谈论评说。 4. 格式:读了文章,我明白了……+理由(结合文章)+联系生活实际(需要看题目 是否有要求)+总结(或以后怎么做) (三)结合语段或文章,谈看法、发表意见(说理由)。 答题技巧:1、扣文本,先阐述文章的观点。 2、概述支撑文章观点内容。 3、由文章内容的分析,再联系自己阅读经历、生活经历写出自己的观点。 4、思路:判断——结合内容分析——理由(因为……所以……) (四) 补充心理活动题(转换身份进行对话 ) 答题技巧: 1、补写人物: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要符合文中人物的性格、品质。 2、补写心理:一般用第一人称“我”。 3、补写动作:将连续的动作拆分成几个分解动作,写出动作的全过程。 4、补写环境:确定描写的景物,环境特点要与主题意境相吻合。 5、补写结尾:与故事情节发展一致,合情合理。 6、注意点:①以原文的结局为起点,写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② 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 ③ 句式一致+语气连贯+内容衔接+主旨积极向上。 (五)链接材料题(文本同类知识链接、文本相关知识链接、学科之间相关知识链接) 答题技巧:1、审题干。把握题干中关键词或短语理解题意。 2、析材料。明确材料和文章的关系把握材料的个性、共性。 3、明主旨。分析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4、精表述。结合原文和材料的内容、中心写出探究结果;抓住材料与原文的个性与共性,针 对题目的要求展开表述。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洁、明了。 5、答题思路:提炼文章中心+提炼链接材料要点+寻找二者(文章、材料)关系(共同点)+联系 现实。 【典型题析】 一、(2020·山东淄博)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童话的滋味 尤今 ① 原先中了“君子远庖厨”这句老话的毒,不肯让我的两个儿子踏入厨房半步,结果呢,他们十六岁负 笈海外时,吃尽苦头。午夜梦回,想起妈妈做的美味佳肴,泪水与口水一起飙。 ② 精湛的厨艺能让人拥有一个富足的人生,而热爱美食的人,往往是快乐的人。所以,女儿出世后, 我吸取前两回的教训,“处心积虑”地要把厨艺传授给她。 ③ 有人问我:“什么年龄才是最恰当的受训期?” ④ 我竖起一根手指。 ⑤ 对方惊问:“一岁?” ⑥“不!”我斩钉截铁地答道,“一个月——婴儿满月以后,便开始训练。” ⑦ 对方以为我胡言乱语,便一笑置之。 ⑧ 然而,这是千真万确的呀!女儿满月后,每回烹饪,我便把她抱进厨房,放在远离炉火的地方。 ⑨ 她舒舒服服地躺在摇篮里,我快快乐乐地在炉子前挥动铲子。蒸、炸、煮、炒、焖、炖、烩之后, 一股股食物的香味,化成一缕缕轻轻的风,飘进婴儿的鼻子,钻进婴儿的被子中,婴儿胖胖的身体都浸在 甜、咸、酸、苦、辣的五味杂陈里。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婴儿对美食敏锐的嗅觉就在此刻形成了,婴儿 对美食的欲望也在此时萌发了。 ⑩ 因为深深了解“身教胜于言传”的道理,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让她近在身边,不着痕迹地启 发她对烹饪的兴趣。我不是一茶匙盐、两茶匙糖、三大匙酒、四大匙油地教她,我清清楚楚地知道,一板 一眼的教学方式有许多时候会带来反效果。我和她一起做,把笑声嵌进食物里,把乐趣镶入烹饪中,给她 一生一世的快乐记忆。 ⑪ 老天没有辜负我的苦心。 ⑫ 可君十八岁负笈英伦之前,一进厨房,十根手指便像水里的鱼一样。鱼在水中舞出无限的婀娜,她 呢,以食物拼出无数华美的“图案”。 ⑬ 到伦敦不久,她和两位朋友在郊区合租了一所房子。每个星期天早上,农夫会到附近的空地摆卖新 鲜肉类和有机蔬菜,价格比超市的贵上好几倍,但是,女儿却觉得物有所值。 ⑭ 她在电邮里如此写道:“蔬菜,就好像是刚刚从泥地里拔出来的,拿在手上,蔬菜的绿,仿佛便流 满了手掌。妈妈,您常常说,肉类如果新鲜,叫它一声,它也会应。现在,买了一公斤五花肉,我叫了一 声,它果真就应了……” ⑮ 读到这里,我“哈哈哈”地笑出声来。为了增添生活情趣,孩子小时,我经常“胡说八道”地娱乐他们; 现在,孩子大了,居然懂得以同样的方式“投桃报李”! ⑯ 可君返回新加坡度假的次日,便迫不及待地上超市,买齐东西,大展身手。 ⑰ 她设计的两道菜肴是西式猪肉丸和蒜香西兰花;甜品呢,是烘烤小脆饼。 ⑱ 母女角色互换。她全情投入、满心陶醉地煮;我呢,气定神闲地袖手旁观。 ⑲ 她烹饪不用量匙,全凭感觉,天马行空地挥洒自如。两道菜肴都很美味,最大的特色是味道变化多 端,不是开门见山的那种平坦、平直、平淡;它迂回曲折而又峰回路转。我注意到她善用柠檬皮和柠檬汁 ——柠檬抢味,有先声夺人的霸气,把它加入掺了乳酪碎的猪肉丸里,便恰到好处地驱除了味道的滞腻, 并且巧妙地形成了丰富的层次感。至于在烘烤得有点焦脆的西兰花上面放入柠檬皮和柠檬汁,却像是一篇 布局严谨的“微型小说”,令人有“意在言外”的惊喜。 ⑳ 味道确实不错,可我嫌工序过于繁杂。然而,她却好整以暇地回应:“妈妈,工序多才出精品嘛!” ㉑餐后,她说:“等着我的甜品上桌呀!” ㉑她把桌上堆着的诸多原料“东拼西揍”地搅在一块儿,好像没多大工夫,就变出几盘又酥又香又薄又脆 的小饼干。我一块接一块地吃,一连吃了十二块,撑得双眼鼓如金鱼。 ㉑可君得意扬扬地说:“每回客人来,我便烤这饼干,大家都赞不绝口呢!我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 唤作‘风入口’,因为它就像一股香香的风,轻悠悠地飘进客人的口里!”说这话时,她的眸子溢满了蜜糖般 的甜意。 ㉑我这个懂得厨艺又热爱烹饪的女儿,在陌生的异乡里,把日子过得像童话一样快乐。 (选自《听面包唱歌》,四川人民出版社) 【问题】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妈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从两个角度加以评析。(4 分) 【参考答案】示例:从教育的角度看,“我”是一个善于吸取教训、深谋远虑、懂得教育艺术的妈妈; 从生活情趣的角度看,“我”是一个富有生活情趣懂得欣赏生活的妈妈。我妈妈在辅导我写作业的时候,也 一直变换方法,这个方法不行,就用另一个方法;她总是引导我发现生活中的美,把家里布置得很温暖, 让我感受到生活的情调。 【解析】从教育孩子的角度看,“我”吸取不让两个儿子学做饭的教训,从女儿小时候起就培养女儿对 烹饪的兴趣,“我和她一起做,把笑声嵌进食物里,把乐趣镶入

doc文档 考点10 文学作品阅读之拓展探究-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散文+小说阅读考点突破与专项训练(全国通用)

教育频道 > 初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11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小三请你滚远点2023-02-10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