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部分市 2021-2022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现代文阅读 I 福建省宁德市 2021-2022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早在数百年前,中国古典小说作家、评点家就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或鉴赏理论,对悬念 的设置方式及其心理效应作出了精辟的阐释。 作者往往把读者最关心的小说矛盾冲突中主动一方的活动安排成暗线,而把被动一方 的活动安排成明线,于是悬念随之而成,直至最后在明暗两条线索交汇时才把悬念解除。 《水浒传》中许多情节都体现了这一点。在“鲁智深大闹野猪林”这一情节中,把董超、薛 霸在押解途中阴谋杀害林冲的情节设为明线,而把鲁智深的暗中保护处理成暗线,如此, 读者就不禁为林冲的安危而担心。对此,袁无涯刊本《水浒传》批云:“须绝险处住,使人 一毫不知下韵,方急杀人。若说到下回‘雷鸣一声’,便泄漏春光,惊不深,喜不剧矣。”所 谓的“急杀人”是对读者急切期待心理的准确揭示,“泄露春光”乃指明暗两条线索在野猪林交 汇,悬念由此破解,使读者获得“惊深”“喜剧”的审美感受。 延宕或中断故事情节的进程,也是作家设置悬念的重要手法。徐岱《小说叙事学》将 叙事结构关系归结为四个方面:顺序、反差、间隔和比例。其中间隔指“属于同一故事链的 各个事件之间相互衔接的距离”,悬念就是通过“提出问题,延缓提供答案”而有意识地制造 间隔。如《水浒传》第八回写林冲与洪教头比武,作者极尽情节延宕之能事,“说使棒,反 吃酒,极力摇曳,使读者心痒无挠处”,“真所谓极忙极热之文,偏要一断一续而写”(陈曦 钟等《水浒传会评本》)。《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出场也非常典型地以延宕故事情节的 方法来设置悬念,作者在第三十五回开始通过司马徽、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 诸葛均、黄承彦等人为诸葛亮的出场反复张势,以调动读者心理期待,直到第三十八回孔 明才“千呼万唤始出来”。 叙述限制视角也是小说家设置悬念经常运用的艺术技巧。限制视角主要指的是小说中 人物的视角,即作者以小说中人物的视角来展开情节的叙述描写,人物见到了什么听到了 什么作者就叙述什么,人物见不到听不到的作者也不加叙述。李渔的小说一向以趣味性著 称,这与他有意识地以限制视角来设置悬念不无关联。《夏宜楼》第一回以詹小姐的限制 视角展开叙述,对于詹府以外的事情她一概不知,所以作者也无从叙述,读者更无从得知: 为何吉人登门求亲?吉人怎么知道小姐生病?何处获知侍婢曾脱衣采莲?詹小姐和读者都 被陷入因悬念而生成的重重迷雾中。这种以小说中人物限制视角为叙述视角的悬念设置方 式,在《夺锦楼》《归正楼》《奉仙楼》等皆有表现。 要之,为追求情节的吸引力,中国古典小说特别是与说话艺术密切相关的白话小说, 运用多种悬念设置方式,以调动读者心理效应,从而使他们获得审美接受的愉悦。 (摘编自陈才训《中国古典小说悬念设置方式及其心理效应》) 材料二: 预叙式悬念,即提前透露故事结局或发生于故事时间的中后部的重要情节,从而使读 者对于导致这一结局或重要情节的过程或原因发生强烈的好奇心。比如宋元明话本小说选 集《喻世明言》中的《沈小官一鸟害七命》。《醒世恒古》中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与 《一文钱小踪造奇冤》,其标题本身就已经对小说内容进行了简要交代(话本小说题目与 章四小说的回目都具备这一功能),就已经制造出一些悬念,这自然与故事题材的奇特性 有关。而在小说正文前面部分的适当位置,作者又会刻意地提示后文的主要情节,尤其是 强调其奇异性,以引起读者的关注。比如《沈小官一鸟害七命》开头写到沈小官提着笼子 去他常去的柳林中找人斗画眉,这时叙述者突然出来说了一句:“不想沈秀这一去,死于非 命。好似:猪羊进入宰生家,一步步来寻死路。”沈秀要去的只不过是他每天都会去的地方, 怎么竟会有性命之忧呢?故经叙述者这么一说,立刻就会陡生悬念。 (摘编自李鹏飞《中国古代小说悬念的类型及其设置技巧》) 材料三: 正行之间,只听得背后有人叫道:“林教头,如何却在这里?”林冲回头过来看时,看 了那人,有分教,林冲火烟堆里,争些断送余生;风雪途中,几被伤残性命。 毕竟林冲见了的是甚人,且听下回分解。 (《水浒传》第九回)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 一人闪入来。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便 入去听了一个时辰,出来说道:“他那三四个交头接耳说话,正不听得说甚么。只见那一个 军官模样的人,去伴当怀里取出一帕子物事,递与管营和差拨,帕子里面的,莫不是金银。 只见差拨口里说道:‘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他性命。’” …… 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 寻。李小二夫妻两个捏着两把汗。当晚无事。次日天明起来,洗漱罢,带了刀,又去沧州 城里域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牢城营里,都没动静。林冲又来对李小二道:“今日 又无事。”小二道:“恩人,只愿如此。只是自放仔细便了。”林冲自回天王堂,过了一夜, 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水浒传》第十回) 1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把读者最关心的矛盾冲突中被动一方的活动安排成暗线,而把主动一方的活动安排成明 线,有利于制造念。 B. 延宕或中断故事情节,有意制造属于同一故事链的各个事件之间相互衔接的距离,是作 家设置悬念的有效手法。 C. 作者以小说中人物的视角来展开情节的叙述描写,叙述视野受到限制,是李渔小说趣味 性来源的最关键原因。 D. “使人一毫不知下韵”的写法能激起读者急切的期待心理,若提前透露故事的重要情节, 就无法达到此效果。 18. 下面各项与材料中《沈小官一鸟害七命》的悬念设置手法一致的是( ) A. 《老残游记》第十五回写黄人瑞要讲述一桩奇案,尚未开言,就借着要抽烟拖延了一会 儿;讲到扣人心弦之处,又发生火灾;等火好不容易救灭了,才又接着讲下去。 B. 《红楼梦》的第六十七回在叙述凤姐因贾琏偷娶一事审讯家童之前,通过袭人的眼睛来 描写气氛之异常,尤其是描写凤姐与平儿的反常表现,让人感觉“要发生大事”。 C. 《水浒传》在“吴用智取生辰纲”这一情节中,不写晁盖、吴用等人的具体策划活动;而 不厌其烦地叙写押送生辰纲的杨志如何挑人,“如何打扮,如何安排,如何赶路。 D. 宋人话本《三现身》的开篇写主人公孙押司被一个术士预言当日三更三点子时当死,不 禁万分恼怒,当夜准备饮酒待旦,以破术士之言。不料,到时果然死于非命。 19. 下列各项中,与材料一、二的理念差异最大的是( ) A. “《罗斯玛丽的婴儿》全片中观众都紧紧跟随女主人公的视角来经历整个恐怖事件,探 寻事件之后的真相,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所产生的惊悚感和恐怖感在这一视角的应用下极大 地增强了。”(金宇轩《时间、空间与叙述视角》) B. “偏是急杀人事,偏要故意细细写出,以惊吓读者。”“多挨一刻,即多吓一刻。吾尝言写 急事需用缓笔,正此法也。”“读者曰:我亦以惊吓为快活。不惊吓处,亦便不快乐也。” (金圣叹点评《水浒传》) C. “第一要问它有没有好故事,至于性格的描写,心理的分析,情思与语文的融贯,人生 世相的深刻了解,都全不去理会。……这种低级趣味的表现在一般读者中最普遍。”(朱光 潜《文学上的低级趣味》) D. “无论是观众对下文毫无所知,但急于探其究竟;或是对下文作了一些揣测,但愿使其 明确;甚或是已经感到咄咄逼人,对那即将出场的紧张场面怀着恐惧,在这些不同的情况 下,观众都可谓是处于悬念之中。”(乔治·贝克《戏剧技巧》) 20. 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水浒传》片段是如何设置悬念 的。 【答案】17. B 18. D 19. C 20. ① 在第九回结尾向读者预叙林冲将要遭遇的危险。 ② 运用李小二的限制视角叙述陆谦等人的密谋。 ③ 将林冲的活动设置为明线,而把陆谦等人具体的谋害行动设为暗线。 ④ 第九回结尾戛然而止,中断叙事;第十回又以林冲多日未找到陆谦来延宕情节的进程。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把读者最关心的矛盾冲突中被动一方的活动安排成暗线,而把主动一方的活动安排成 明线”错,根据原文“作者往往把读者最关心的小说矛盾冲突中主动一方的活动安排成暗线, 而把被动一方的活动安排成明线”,可知选项中“被动一方”与“主动一方”颠倒。 C.“是李渔小说趣味性来源 的 最关键原因”错,根据原文“李渔的小说一向以趣味性著称, 这与他有意识地以限制视角来设置悬念不无关联”,可知“最关键”于文无据。 D.“若提前透露故事的重要情节,就无法达到此效果”错,根据原文“预叙式悬念,即提前 透露故事结局或发生于故事时间的中后部的重要情节,从而使读者对于导致这一结局或重 要情节的过程或原因发生强烈的好奇心”,可知预叙式悬念,即提前透露故事的重要情节, 也可以使读者发生强烈的好奇心。 故选 B。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第一段的内容可知,《沈小官一鸟害七命》的悬念设置手法为预叙。 A.为延宕。 B.为限制视角。 C.为明暗双线。 D.为预叙。 故选 D。 【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要之,为追求情节的吸引力,中国古典小说特别是与说话艺术密切相关的白话 小说,运用多种悬念设置方式,以调动读者心理效应,从而使他们获得审美接受的愉悦”, 材料二“预叙式悬念,即提前透露故事结局或发生于故事时间的中后部的重要情节,从而使 读者对于导致这一结局或重要情节的过程或原因发生强烈的好奇心”可知,材料一、二的理 念是小说要运用多种悬念设置方式,以调动读者心理效应,从而使他们获得审美接受的愉 悦。 A.强调限制视角对于设置悬念的作用。 B.说的是延宕手法在设置悬念方面的表现,以及带给读者的审美感受。 C.强调只关注文字的故事性,而不关注别的方面,是文学趣味低下的表现。 D.强调的是不同的悬念形式的共同作用。 故选 C。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讲述的主要悬念的设置方式有:明暗线交织、延宕、叙述限制视角、预 叙式悬念,分析材料三中《水浒传》片段设置悬念的方式就可以从这几个悬念的设置方式 中分析。 如“正行之间,只听得背后有人叫道:‘林教头,如何却在这里?’林冲回头过来看时,看了 那人,有分教,林冲火烟堆里,争些断送余生;风雪途中,几被伤残性命。毕竟林冲见了 的是甚人,且听下回分解。”这段内容是第九回的结尾部分,先向读者预叙了下回的一些内 容,来激发读者强烈的好奇心,可见是

doc文档 福建省部分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I

教育频道 > 高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23 页 0 下载 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多心酸2023-01-12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