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届高三八省(市)联考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果;非选择题请用百径 0.5 毫米里色果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久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成王时,周公分封的诸侯国数量很多,对这些被分封到地方的诸侯,周王称其中同姓 的为伯父、叔父,称异姓的为伯男、叔男。相对来说,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 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因此他们时常反叛商王的统治。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宗法贵族的政治影响力削弱 B.统治方式发生改变,社会转型出现 C.地方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D.分封宗法色彩浓厚,利于强化统治 2.墨家提出"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尚之"的思想;名家邓析子提出"无 厚"主张,他说"君有三累·…·惟亲所信";法家韩非子说"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 弱。"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时局变动促进社会思想多元 B.思想领域趋同色彩明显加强 C.社会变革要求打破世袭特权 D.主要思想流派阶级属性相同 3.《汉书·食货志》记载了二牛三人的"耦耕";在陕西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中,已出现采用 牛环、牛辔导牛,一人扶犁驱牛的耕作方式。这反映出 A.铁犁牛耕基本普及 B.东汉政府提倡牛耕 C.犁耕技术得到改进 D.耦耕技术渐被淘汰 4.唐代科举考试试卷不密封,主考官决定是否录取时;既看考生的答卷水平,也可以参考考 生平时的作品和声誉,如举子平时所作诗文卷轴向礼部交纳的"纳省卷",在社会、政治、 文坛上都有地位的人向主考官推荐的"通榜"等。唐代科举的这一录取原则 A.反映了唐代科举制度的完善 B.加强了士族对政权的控制 C.体现了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 D.利于对参考考生全面考察 5.史料记载,蜀地主妇往往到集市买盐需要携带很多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 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尝使蜀,见所用铁钱至轻, 市罗一匹,为钱二万"。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宋代放弃了传统盐铁专卖政策 B.宋代消费水平和城市功能得到提升 C.市与坊的界限在宋代已被打破 D.蜀地现有货币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6.明嘉靖以后,内阁权力急速发展,但此时仍需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清初 "章疏票 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若特颁诏旨,由南书房翰林视草"。军机处成立以后, 内阁逐渐成为处理一般政务的机构,但军机大臣没有丝毫独立行动和决策的权力。这说明 明清时期 A.实行高度集权之下的有限分权 B.国家治理方式的灵活多元 C.国家机构的稳定性逐渐被削弱 D.内阁的辅助作用不断强化 7.根据下表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A.摆脱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 B.具备了一些社会变革的条件 C.迎来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春天 D.民族资本开始主导中国经济 8.1926 年,毛泽东指出,都市的工人、学生、中小商人应该起来猛击买办阶级,并直接 对付帝国主义,而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然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 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材料主要说明 当时 A. 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 B. B."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已经形成 C. 毛泽东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 D. D.中共工作重心已逐渐向农村转移 9.右图是我国著名画家张汀创作于 1937 年的漫画——《战争 病患者的末日》,该漫画 A.鼓舞了敌后战场军民的士气 B.体现出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C.反映了敌我双方力量的悬殊 D.彰显了中国人民夺取胜利的信心 10.民生轮船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轮船公司。抗战期间,该公司在支援抗战、维 护战时交通方面起到很大作用,之后该公司日渐萧条。1952 年 9 月,人民政府通过公私 合营方式将其引入社会主义发展航道。该方式的运用,是基于 A.全面恢复经济的任务 B.其历史贡献和现实需要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阶级斗争的严峻形势 11.下表是"一五"计划时期所取得的成就(1957 年与 1952 年比较)。据此可知,当时我 国 -摘自刘仲藜主编∶《奠基——新中国经济五十年》 A.国民经济得到基本恢复 B.大规模经济建设正逐步展开 C.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D.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12.下表所示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下表反映出这一时期我国 A.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加快与世界接轨步伐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地深化 C.经济特区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D.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机制为改革中心 13.恩格斯在论及雅典某项改革的后果时说∶"现在社会的及政治的制度建立于其上的阶级对 抗,已经不是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对抗,而是奴隶与自由民之间的对抗,被保护民与公民之 间的对抗了。"该项改革 A.使公民政治身份与经济利益得以保障 B.以地域选举促进了平民政治的确立 C.靠政治放逐消除了专制独裁的可能性 D.创设陪审法庭维护了司法公平公正 14.15~19 世纪,欧洲从美洲掠夺了约 250 万公斤黄金与 1 亿公斤白银,这些金银运到 欧洲后,就转化成了资本,涌向了沉寂的市场;刺激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最终轰鸣的机器诞 生。据此可知 A.殖民扩张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B.殖民掠夺成为欧洲社会转型的主要动力 C.全球金融贸易中心由美洲转向欧洲地区 D.美洲开发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15.马丁·路德强调;"我们是贫乏的罪人,惟独借着信靠基督,才能在神面前获得称义与救 赎, 就是说,基督是我们独一的义。·我们在神面前的义乃是神赦免我们的罪,纯粹出于他的 恩典,不用人的任何过去、现今或是随后之行为、功劳或配得。"材料中马丁·路德 A.倡导建立民主教会 B.主张将神从无生命的领域中驱逐出来 C.坚持教会的民族性 D.从根本上否定了教皇及天主教会权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4 小题,第 16 题 12 分,第 17 题 18 分,第 18 题 13 分,第 19 题 12 分,共 55 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 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缘夫天下之大,非 一人之所能冶,而分冶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 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三代以 上有法,三代以下无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 ;而非天下之法也。其人是也.则可以 无不行之意;其人非也;亦不至深刻罗网,反害天下。宰相既罢,天子更无与为礼者矣。遂 谓百官之设,所以事我,能事我者我贤之,不能事我者我否之。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 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盖使朝廷之 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概括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核心主张及实施其主张的设想。(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政治思想形成的原因。(6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材料一 觐见礼仪的问题、国内保守势力的反对以及对于未知的遥远西方的疑惧心理都在阻碍 着清政府派驻外使节,使清政府的遣使活动被一拖再拖。但是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与外 国交往的增多,尤其是在斌椿于同治五年(1866 年)游历欧洲并提交报告之后。在同治 六年,面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与各国所签条约即将期满需要重新修订这一更加紧迫的形势 奕诉等人迫于修约压力,需要派出使节与西方联络。在此情况下,总理衙门提出邀请即将 卸任回国的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充当清政府使节出使欧美的计划。 —摘编自朱时宇《近代中国外交的艰难起步》 材料二 从 1948 年年底到 1949 年年初,中共中央确定了一个重要的外交方针,将承认问题 由新 政权的单向"被承认"变成与外国政府之间的双向承认。手,泽东在中共上届二中全会的报 告 中提出;新中国将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并采取有步骤地彻底,地 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的方针。在具体实施步骤上,毛泽东主张应首先清除帝国主 义 在华残余势力和影响,而对于争取帝国主义国家承认的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 而且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也不必急于去解决"。 ——摘编自张勉励《毛泽东在 1949 年三大外交决策中的形势判断 —以中美苏三方文献档案对比研究为视角》 材料三 从 1969 年至 1971 年夏,美国"跳了一种微妙的外交小步舞",如通过"巴黎渠道""罗 马尼亚渠道"叶海亚渠道"等方式;向中国政府传递希望改善美中关系的信息,继之以基辛格 秘密访华。对此,中国政府则投桃报李,如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欢迎尼克松访华 ,导 演"乒乓外交",等等。美中双方的共同努力,最终促成了 1972 年 2 月尼克松的中国之行 和上海公报的问世。 ——摘编自刘家钦《1972 年尼克松访华背景之考察》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政府派遣外交使节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共中央在外交上确立"双向承认"方针的意 义。(4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 主要因素。(8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 分) 材料 官制是政治制度中最繁复的一门。(一)历代设官既多。(二)又时有变迁。(三) 其变迁 又不是审察事实和制度不合而条理系统地改正的,而是听其迁流之所至。于是有有其名而 无其实的,亦有有其实而无其名的。名实既不相符,循其名遂不能知其实。而各官的分职 亦多无理论可循。求明白其真相;就很不容易了。然官制毕章是政治的纲领。因为国家要达 其目的,必须有人以行之。这行之之人,就是所谓官。所以明于一时代所设之官,即能知 其时所行之政。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从上述材料中提炼出一个启示,并结合明清时期政治的相关史实予以说明。(要求∶ "启 示"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docx文档 全国八省(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教育频道 > 高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9 页 0 下载 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温柔如故2023-03-16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