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朴素沉稳,自然天成 北京的符号 一考生 北京,这是一座色彩斑斓的城市,它拥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与文明传承,在我们的眼中,川流不息的 人群和车辆,挺拔的高楼大厦和威严的紫禁城,几声清脆的京剧唱腔都让我们想起这个文化灿烂的城市, 其实北京符号就是它自己。    有人说古老的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这其中蕴含着浓浓的怀旧情结,的确,北京实在是古老的,从燕 时的蓟门到民国的北平,这方古老的土地承受了太多的繁荣与痛苦,以致于你站在某个不知名的胡同口就 可以感受到仿佛从几个世纪前吹来的清风,几千年的历史,不仅仅是四合院,或者是长城,故宫,这一切 都勾起了人们对古老文化的追忆,但无法浓缩成一个符号来彰显北京的古老文明。    有人说新锐的摩天大楼是北京的符号,的确,在王府井和中关村,高速运转的计算机和流光溢彩的霓 虹灯给我们另一个年轻的北京,他健壮而美丽,他勇敢地向前奔跑,带起一股强大的风潮……北京是宽容 的,他接受了这个时代赋予他的风尚与新奇,他飞速发展的经济告诉世人古老也可以衍生出无尽的力量, 带动整个世界向前奔跑。但是,北京的新锐比不上纽约或者是法兰克福,他不是世界的金融中心或是钢铁 重镇,他走在时代的前沿,但无法成为科技的领跑者,北京有他的新锐,但新锐的摩天大楼构不成他的符 号。    北京集古老与新锐于一身,他是一位步履缓慢却睿智的长者也是一位向前奔跑的蓬勃少年。在历史的 长河中里,在无数城池被遗忘淘汰的时间洪流中,北京被作为一种标志而留了下来,他集合了古老文化与 现代思潮,集合了过去与未来,他承载了一种文化,一种文明。    在地图上,北京是一个红红的五角星,而我们心中这座城市也是红色的中心,它是一个符号,开启历 史与未来,北京是一棵树,但不是随风舞动的枝叶,而紧紧扎入呢土中的根系,无论栖息于庭院或是置身 于荒野,无论是怎样的风潮与时尚,他屹然不动。    北京的寻找属于他自己的符号,奥运会会标中舞动的“京”字成了世人认识北京的符号。但当世人听到 北京二字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故宫、胡同、书画、油条豆汁、王府井和中关村……而是一种温暖的情感, 流淌于胸中,北京就是它自己的符号,承载了无数历史与现代赋予他的深情……    北京是一个符号,北京在向前奔跑,而我们和他一起…… 【技法揭示】 篇散文融议论、叙述、抒情为一体,语言表达朴实沉稳,自然厚重。 首先,文章采用了选言论证法,议论严谨有力。当“北京的符号”出现在眼前,考生们绞尽脑汁 ,给出的 结论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而本文给出了一个聪明的结论一 “其实北京的符号就是它自己”。可是,这样的论 点怎么来论证呢?作者先不急于正面回答,而是提出了两种不同声音:有人说古老的四合院可以是代表北京 的“符号”;还有人说新锐的摩天大楼才是代表北京的“符号”。之后,针对这两种不同看法,作者分别加以分 析:四合院、摩天大楼的确具有“符号”意义,但它们不能代表北京的全部一四合 院“无法浓缩成一个符号来 彰显北京的古老文明”;北京并不是世界“科技的领跑者”,“摩天大楼”当然不能成为这个城市独特的“符号”。 既然四合院、摩天大楼都不能成为代表北京全部内涵的符号。于是,结论的得出就水到渠成了。作者的议论 一针见血,表达简练从容。 其次,文章将叙述、抒情融入议论中,如“高速运转的计算机和流光溢彩的霓虹灯给我们另一个年轻的 北京,它健壮而美丽,它勇敢地向前奔跑,带起一股强大的风潮”等 ,这些叙述、抒情,既生动形象,又不 喧 宾 夺 主 , 将 理 性 的 思 考 与 丰 富 的 情 感 熔 铸 在 一 起 , 自 然 和 谐 , 意 趣 天 成 。 附满分作文批注阅读二篇 (作文题)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照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 ①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 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 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 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思路点拨)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树立英雄主义理想,增强民族自信,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价值追求。“我心目中”这一要求,又给学生提供了选择,让考生“有的写,喜欢写”,体现了不与考生为敌的 人文化特点。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构思写作: 1、高尚伟大的角度 从材料中“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去立意。可以设置特珠情境,展示英雄高 尚、伟大的一面,还原或想象出英雄在祖国需要要时勇于担当、勇于献身的一幕,从而讴爱国精神。 2、普通平常的角度 从材料中“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去立意。可以设置普通生活情境 , 去展示英雄平常的一面,让英雄走下神坛,展示他们真善美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懂得,平凡中蕴含着伟大, 伟大源自平凡。 3、榜样高标的角度 从材料中“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去立意。主体部分可安排三至四段,分 别以主题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领起,每段都设想一个场景,表达自己对英雄某一品格的敬仰 , 正文合起来就可以还原出相对完整的英雄形象来。 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 北京一考生 批注法 今天早上醒来,发现自己在一个草棚里,一个剪了寿 至段是故事的开端,写自己变 桃头的孩子欢快地向我奔来。(“寿桃头”是那时农村孩子 成一头牛。 “好吧,我就变成一头 常有的发型,抓住特征写人物。) 牛吧!”变成牛而无苦恼,语言风格 我变成了一头牛。 颇具儿童特点。 我变成了一头牛!(“竟然”一词,与上句行成重复,而又 有变化,突出强烈的感情。) 好吧,我就变成一头牛吧! 小牧童牵着我走向山坡.坡上一大片的青草让我垂涎欲滴欲 至段是故事的发展,写牧童在 山坡上放牧的情景。 滴。真有意思,以前我只对肯德基、德克士垂涎欲滴。 这一部分可分两个层次。 (抗日战争时期有“肯德基”和“德克士”?这样写增加故事的 至段写“我”吃草,写自己贪吃, 荒诞性。) 亦符合儿童特点。 现在,我竟然对青草垂涎欲滴。 肚子真的好饿。听说牛有四个胃,要是四个胃一起饿了, 至段写牧童为“我”吹曲子,与 那还受得了?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我决定先把自己的 “我”聊天,突出牧童友善的性格特 四个胃都喂饱。于是,停步嚼食起草来。 点,和下文展现的对敌人的仇恨构 牧童看我津津有味地吃草,便坐到一边的大石头上,一双 成性格的统一。 巧手扯了张草叶,竟吹起了山歌!我嘴里享受着美味的嫩草, 耳朵听着悦耳的小曲,原来,做一头牛竟幸福无比。(做 牛而幸福无比,看似荒唐,实有深意,表达了对肯定:向 往快乐和幸福的生活,反对侵略,反对战争。) 牧童吹完一曲,站起来,拍了拍我的背脊,对我说起话 段写牧童吹笛,折射出他对快 乐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来:“小牛啊,喔,不能再叫你小牛了,你已经三岁了,算 是大牛了。这里的草好吃吧?我是专门把你带到这里来的, 你慢慢吃,这片山坡没有别的人,只有我们俩。” 段牧童的话有两个内容。一是 牧童说爷爷将杀老母鸡炖汤,他为 听了牧童的话,我非常感激,从今以后,他既是我的小 之高兴,这样写展示儿童的心理, 主人,也是我的好伙伴。可惜,我不会说话,只是“哞一 真实可信,同时又表现了他是一个 一”地叫了一声,算是向他表达感谢。 热爱生活的人。二是告诉“我”他要 牧童笑了笑,又说:“昨天我被三伢子家的狗追,幸好你把 去为八路军叔叔放哨,这是为情节 狗吓走了。对了,鸡窝里的三只老母鸡不下蛋了,爷爷说 发展预设的伏笔。 要杀了炖汤,嘿嘿,我已经好儿个月没见荤腥了,这回有 好吃的了(展现孩童的情趣,淡化英雄,让英雄平民化, 普通化。)!哦,对了,今天我还有一个重要任务,为八路 军叔叔放哨。谁让我是村里的儿童团团长呢?你就先在这 里吃着草吧,吃得饱饱的。我去山头看看有没有鬼子。不 会久的,等我回来我们就回家。” 我吃饱了草,太阳也已经偏西了,却还不见我的牧童回 来。我有些渴,便转悠着去找水喝。没想到我找了一圈也 没有找到水,反而迷了路。我走到一个高高的山坡上,竟 然看见了牧童,不过不是他一人,他的身后还跟着一队人 那不是日本鬼子吗?天哪,牧童身后的鬼子用枪押着他, 他却昂首挺胸,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他们去哪儿呢?我想 与牧童打招呼,可还没有等我开口,就有两个日本兵把我 牵走了。我害怕极了,他们是要杀了我打牙祭吗? 鬼子跟在牧童身后,走呀走呀,一直走到一个山沟里。 我也被鬼子牵着头,走呀走呀,也来到了山沟里。 “啪,啪,啪啪啪……”突然,一阵密集的枪响,鬼子一个 一个倒下了。(写声音,写结果,通过所见所闻突出牧童 的功劳。)原来,牧童将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包围圈。鬼 子知道上当后,竟然残忍地用刺刀挑死了牧童。 我的牧童就这样牺牲了。当我看到鲜血从他的身体里一 至(是故事的高潮,写牧童把 鬼子引入八路军的伏击圈,自己壮 烈牺牲。 这一部分里,在牧童身上着墨 不多,总共只有两处,一是“鬼子 用枪押着他,他却昂首挺胸,一副 毫不在意的样子”,二是牺牲后“鲜 血从 他的 身体 里一 股一 股地 流出 来”,而把笔墨放在情节交代上, 以及“我”的害怕和鬼子的惨死上, 从侧面表现牧童的智慧和勇敢。 股一股地流出来时,我恨不得抓起什么东西给他堵上,可 是,我只是头牛,我只能眼睁睁地肴着他死去。 八路军冲上来,消灭了鬼子。当八路军叔叔把我牵回村 段是故事的结局,写八路军消 灭鬼子,把“我”还给牧童的爷爷。 子,还给牧童的爷爷时,我看到了老人泪水中的悲伤,也 至段是尾声,交代牧童姓名, 看到了他脸上的自豪。 后来,孩子们都爱唱一首叫《王小二》的歌,我就是歌 里的那头牛,王二小就是那个牧童,就是我的主人。 孩子们传唱《王小二》的歌,表达 人们时代怀念王小二的诚挚感情。 听,又有孩子在唱——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结尾委 婉。意味深长,含蓄地表达了王小二精神的传扬。) 【点评】 这是一篇记叙文,写作上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 1.化牛为友,构思独特。 与王小二一起生活了一天的是王小二放牧的那头牛,故事以牛的回忆与自述 来展开,以牛的视角展示了平凡人物的英雄行为,更具有真实性与感染力。而在故事中,牛与王小二之间 如朋友般的相处,娓娓的语言叙述,又将这种英雄形象淡化,融入生活中来。 2.制造悬念,情节动人。故事以牛的第一人称讲述,一直称主人公为“牧童”,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 , 牧童就是王小二。虽然在阅读过程中,了解王小二故事的人逐渐能猜到这个结

doc文档 第17:朴素沉稳,自然天成-中学生作文核心技法例文评读

教育频道 > 初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9 页 0 下载 6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汝却已成过去2022-09-21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