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选择题 1. 《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 100 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就 要罚款 200 帕。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此规定说明了 A.四个种姓的职业世袭不改变 B.四个种姓的宗教生活界线分明 C.四个种姓的宗教权利不平等 D.四个种姓的法律地位不平等 2. 当你漫步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时,解说员指着一个黑色的石柱说:“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 完整的成文法典”。对该法典表述错误的是 A.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B.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 C.是查士丁尼颁布的 D.上面有楔形文字 3.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其结语写道,“汉漠拉比遵奉神意,保护黎民,故创立公正的法典”,但在 条文中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 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A.等级性 B.公平性 C.随意性 D.民主性 C.甲骨卜辞 D.青铜铭文 4. 研究原始农耕聚落最直接的证据应是 A.神话传说 B.考古遗存 5.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把公元前 6 世纪前后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 的文化突破现象,称为人类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包含的成就有 ①《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② 印度佛教抨击种姓制度森严的等级体系 ③ 希腊的哲学、史学、文学等奠定西方文化传统 ④ 中国儒家、道家学说创立并出现百家争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为食物生产者,实现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首先得益于 A.农业的出现 B.畜牧的产生 C.铁器的使用 。 D.国家的形成 7. 在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的文学作品中,常出现这样的词句:“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 抗,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为了保证农业生产 的正常进行,当地的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利工程,维护灌溉系统 B.颁布《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土地所有权 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利用对太阳神的崇拜组织人力抗洪救灾 8. 在历史上最早发明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的是古代 A.玛雅人 B.中国人 。 C.印度人 D.阿拉伯人 9. 以种姓制度和佛教作为社会的重要符号的地区是古代 A.西亚 B.印度 C.北非 D.东欧 10. 从亚历山大东征、建立帝国起至公元前 30 年罗马最终消灭残存的托勒密王国,在近 300 年期间, 自地中海至中亚的广袤疆域经历了希腊化的时代。对希腊化文明在政治上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亚历山大在东征中摒弃东方君主的绝对权威 B.结合马其顿与东方王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政体 C.希腊化文明是希腊古典文明的衰落与延伸扩展 D.希腊化文明中的社会政治结构绝对整齐划一 11. 伟大的科学史专家乔治·萨顿说:“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 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可与其实际成就相比的东西。……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 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作者旨在说明 A.希腊文明博采众长 B.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 C.东方文明世界领先 D.希腊文明具有民族性 12. 以下关于《吉尔伽美什》的文字中,属于评价的是 A.该诗大约产生于公元前 3000 年后期 B.主人公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国的国王 C.描写了半神半人国王的曲折冒险经历 D.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著名的英雄史诗 13. 下列关于中古时期印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笈多帝国兴起于恒河流域 B.印度教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 C.德里苏丹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D.德里苏丹重要职位由印度教徒担任 14. 关于世界农业的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亚中国的黄河中上游、长江中下游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 B.东亚中国的黄河中上游、长江中下游在世界上最早栽培白菜和胡萝卜等蔬菜 C.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不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 D.中美洲是大麦等作物的原产地 15.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 全体人民掌握。”这里所说的“全体人民”实际上是指希腊城邦的(  ) A.所有居住者 B.全体公民 C.全体男性公民 D.成年男性公民 二、材料分析题 16. 法律与制度文明。 材料一: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座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穆拉比,恭谨 地站在他的面前,沙马什正在将一把象征帝王权力标志的权标授予汉穆拉比。 材料二:《汉穆拉比法典》对奴隶主、自由民、奴隶有着不同的规定:如果奴隶把一个自由民 的眼睛弄瞎,只要拿岀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了事。如果被弄瞎眼睛的是奴隶,不用任何赔偿。奴 隶如果不承认他的主人,只要主人拿出他是自己奴隶的证明,这个奴隶就要被割去双耳。法典甚 至规定奴隶打了自由民的嘴巴也要被处以割耳的刑罚。 材料三:据说,法典是由梵天亲自启示给号称“出于自在自有”的摩奴一世,并提交由十位圣仙 组成的立法委员会议讨论的,经跋梨求大仙执笔整理成书公之于世。所谓“圣仙”,我们也可以理解 为古代婆罗门教的大祭司兼大法官,即实际的立法者。 材料四:《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 100 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 舍骂了,就要罚款 150 到 200 帕那。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 相反,如果婆罗门侮辱了刹帝利,只罚款 50 帕那;侮辱吠舍,罚款 25 帕那;侮辱首陀罗罚款 12 帕那。高级种姓的人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或者简单地净一次身就行了。 材料五:《十二铜表法》规定: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 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需偿付 300 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 金可以减半。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材料六:《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 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的通婚,等等。 引自《西方文化史》 材料七:在西方,“法”在拉丁文中,在《十二铜表法》之前叫“ fas”,意思是神的法律,在《十 二铜表法》公布后用“lax”,意思是人的法,而在罗马法那里,法学被称作“juris”,罗马大法学家 之一的乌尔比安就把它解释为“法”是神事与人事的知识,是正义与非正义的科学。 ——《法律史论集》第 5 卷 (1) 材料一中的“沙马什正在将一把象征帝王权力标志的权标授予汉穆拉比”是何寓意? (2) 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五有何不同之处? (3) 根据上述七则材料,概括早期成文法的共性特点。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可能男子和妇女都有寻找食物的责任,妇女可能在离宿地不远的地方采集坚果、浆 果和植物颗粒,男子大都去猎杀大型动物,这一般是在远离宿地处进行。可以看出,男子和妇女 都负责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猎杀野兽、采集野生植物无疑导致了一定的生活模式。旧石器时代 的人类是不断迁徙的,因为除了随动物的迁徙和植物的枯荣而迁徙外,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摘编自[美]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世界历史(学生版)》 材料二:在《汉谟拉比法典》中,涉及土地制度的条例有十二条,内容为不同等级的人对于田 园房屋买卖的问题。古巴比伦王国兴起之时,土地所有制关系演化为王室占有的土地、私人占有 的土地和村庄残存的土地三种。土地所有权以法律条文形式予以明确并向公众公布,促使民众按 照法律条文行事,限制了民众的行为,但同时对于国家等级制度的维护起到了一定的成效,对于 不同等级的不同人员的田园房屋予以不同的处理方法。 材料三:土地耕种者的新生活也意味着新的神——新的宗教信仰开始出现。过去狩猎者所崇拜 的神灵和巫术这时已不合时宜。农夫们开始需要并设想了种种能保护他们的田地、牲畜和家庭的 新的神灵。他们通常已模模糊糊地想象出在所有这些神灵的背后有一位造物主。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当时的人类需要不断的迁徙? (2) 材料二中《汉谟拉比法典》将土地所有制分为几类?划分等级占有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三分析古代宗教崇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试举一例。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推断,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 长率不足 0.001%;而进入原始农业社会以后,即从公元前 9000 年到公元前 3000 年,世界人 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 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 30 倍。 ——摘编自翟虎渠主编《农业概论》 材料二 除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 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 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为这种公社而实行的土地的共同耕作。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 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 ——(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进入农业社会后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大幅度提高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社会发生变化的原因。 19. 学习历史,贵在知识间的联系与迁移,以通古今中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没有成片的耕地,粮食供应的矛盾长期存在。徽州虽 “粮不足”,可物产丰富。万山丛中盛产竹木、茶叶、陶土。手工业更具特色,纸、笔、墨、砚、漆 器闻名全国。大山挡住了徽州人的道路,但这里的水路可称便捷:“上接闽广,下接苏杭”。……徽 商力在经商而不在建筑,但夹溪筑屋,粉墙青瓦马头墙为特征的徽派建筑仍跨出徽州本土,在大 江南北各大城镇扎根落户,成为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徽州古村落均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 园林、牌坊等。民宅所建的天井,可以采光通风,无形中将天人合一的观念引入其中。民居院落 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的生存空间,形成左右对称、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住家格局。 材料二 作为我国十大商帮之一的徽商曾执商界牛耳长达三百余年之久,鉴于此,学术界对于徽 商的研究也是蓬勃发展。徽商研究内容广泛,就有关徽商的兴起繁荣,学术界中存有以下观点: ①与古代希腊成为民主政治的摇篮类似,旧徽州特殊的地理环境是徽商兴起的有利条件。②稳定 的社会坏境是一切经济发展与商业繁荣的原因。徽商在清代发展至鼎盛与康乾盛世的大一统局面 相关。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徽商研究》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徽州古村落以宗祠为中心营建

docx文档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练习—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教育频道 > 高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8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暧昧乱人心。2021-10-17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