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 要求。 1.习近平强调“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 乎国家政治安全,我们必须从各种形式的文化现象中区分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和非意识形 态性质的文化,还要辨识不同性质的意识形态文化。下列文化现象中属于意识形态性质文 化的是(  ) ① 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②全球抗疫科研团队 与时间赛跑,研发可应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③国家推动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学校 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 ④中国移动联合华为集团成功完成珠穆朗玛峰峰顶 5G 技术覆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登泰山,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 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 认识正确的是(  ) A.文化旅游的发展决定了人们的文化修养 B.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中的经济价值 C.游山川,悟诗词,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3.甘肃省是全国中药材的主要产地之一,现有中药资源约 2540 种。目前,甘肃中医 药已发展成为该省十大产业之一。甘肃省着力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做活 “中医药 +”新业态,打造国际中医药旅游目的地,推动甘肃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有利于(  ) ① 扩大中医药文化的世界影响 ②推动中西医交流、互鉴和融合 ③推动中医药文化 的根本转化 ④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别样风光,又有工坊茶馆、书屋等时尚休闲空间;既能动手 体验绣花鞋鞋垫儿等工艺品制作流程,又能领略竹编、皮影戏的文化……某地依托丰富的 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出了一条搞活农村经济的好路子。该地做法 的成功之处在于(  ) ① 立足传统文化的商业价值,促进文化市场繁荣 ② 发挥好优秀传统文化对农村经济的决定性作用 ③ 坚持文化赋能经济,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④ 推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欲知大道必先为史”。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学习党史,是坚持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修课。广大党员干部应认真在学习党史中增强 “四个自信”加强党 性修养,提高领导工作水平。建党百年学习党史的意义是(  ) ① 进一步凝聚民族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弘扬红色文化,彰显共产党员的 初心和使命 ③传承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精神特质 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2021 年,辛丑牛年,中华民族把牛比作刻苦、踏实、坚韧的象征,备受人们的喜 爱。正所谓人无精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三牛(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便是中 国今年的奋斗状态的基调。这表明“三牛”精神(  ) A.是中华民族砥砺奋进的精神基因 B.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承袭 C.是中国人民创造未来的力量之源 D.完整呈现中华民族精神科学内涵 7.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的“中国园”里有一组石凳,上刻中英文书法,内容为朱熹 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假如要写一篇介绍,下列选项中合适的有(  ) ① 述文明史,在中英结合的书写方式中回顾文字发展轨迹 ②品传统味,在书法艺术 欣赏中品味中华文化的包容之美 ③结世界缘,在中外文化元素的交织中促进文化交流传 播 ④观外来风,在探索汉字发展方向的实践中借鉴外来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云冈石窟于 2001 年 12 月 14 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云冈石窟 与我国诸多石窟相比较,最具西来样式,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造 型、装饰纹样、相貌特征等,体现了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的融会贯通,是不同文明交流 融汇的结晶。材料表明(  ) ①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 深,具有包容性,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③中华文化善于博采众长,创造出包含多种 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④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推动了各国人民相互了解,消除民族隔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中医药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但在亚洲文化圈内, “中医热”“针灸热”持 续延续,在欧美等国家,中医疗法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中医药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阴阳 平衡、悬壶济世”等理念,渗透着国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之道。中医药文化在当代 传播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 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更好地造福世界人民,共享医学成就  ②创新中医药文 化发展的价值导向,实现中医药文化的转型升级 ③我国中医药文化得到世界各国民众的 广泛认同 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1 年 4 月 24 日,我国首辆火星车被命名为“祝融”。“祝融”是我国上古神话中的 火神,“祝”象征永远、继续,“融”象征光明,“祝融”寓意点燃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 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我国首辆火星车的命名说明(  ) ①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服务时代中焕发生机 ② 人类思维在传统文化的指引下不断进步发展 ③ 世代相传的中华文化保留着稳定的具体内涵 ④ 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个创新性发展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唯有真实才能打动人。作为一部主旋律扶贫剧,《山海情》将人性的真实,生活 的真实,闽宁协作、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真实,带到观众身边,走进观众心里,演绎出一 个真实的、精彩的中国故事。这表明(  ) ① 文艺创作的成功取决于对时代的如实刻画  ② 群众喜闻乐见是评价艺术价值的客观标准  ③ 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最有价值  ④ 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120 年前,“一片甲骨惊天下”。120 年后的今天,甲骨学研究借助前沿科技步入了 新阶段,曾经深藏在博物馆的甲骨文也以微信表情包、书法课等形式,从高冷变得亲民。 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活”了起来,这启示我们(  ) ①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守正创新,推陈出新 ②实现教育方式的变革,不断丰 富汉字的文化内涵 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让汉字更好地传承中华文明 ④探索和创新文 化表达方式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2021 年 3 月 20 日,三星堆新发现 6 座“祭祀坑”,目 前已发掘至器物层。金面具残片、眼部有彩绘铜头像、青铜神树等重要文物,再次惊艳世 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 的工作,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重视 考古工作能够(  ) ① 提高世界各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②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 文化 ③丰富中华文化内涵,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④展示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增强文 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理想信念是精神之柱、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 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 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  ) ① 高举理想信念旗帜,用实践滋润和支撑我们的理想 ② 把理想信念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 ③ 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把理想信念融入自身的奋斗中 ④ 把理想信念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很多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将 “上党课,学党史”融入“开学第一课”,对师生进行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讴歌、 颂扬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坚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这样做有利于(  ) ① 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课堂,把家国情怀“种”在学生心中 ②把培养爱党爱国情怀作 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③营造尊重科学的氛围,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 代新风 ④以史树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上一座城,一定是从它的夜晚开始的。”赏灯、逛会、串巷、看戏……夜间旅游越 发热闹起来。随着城市景观建设的升级与旅游方式的多样化,夜间旅游业态日益丰富,激 活了城市空间,为游客提供了新的消费选择。 2021 年 4 月 4 日,陕西西安,清明小长假期间,大唐不夜城游客爆满,场面震撼。大 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是西安唐文化展示和体验的首选之地 也是西安夜景的极致缩影,如今这里已成为了西安的地标性街区和旅游名片,仅 2019 年, 大唐不夜城接待市民游客达 1.01 亿人次,营业收入达 112.4 亿。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是闻名 中外的“网红打卡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销的街区,这里除了诸多时尚元素之外, 还有颇多传统文化创意产品在热销。在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上,陕西非遗文创产品以其独特 的传统文化内涵和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的知识,分析发展夜间旅游的合理 性。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案例 1 古城老了,唤醒她的该是年轻人 福建泉州,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古城内,老人家多,年轻 人少,青年不断搬去新城,老人在这里慢慢谢幕。如今,徒步已成人们 “走读”泉州的另一 种方式,属于年轻人的俏皮随处可见,“1915 艺术空间”担起古城文化与当代艺术交流的使 命,多元文化共存的古城,更为年轻人乐见。年轻人的加入,时代精神的注入,让“见人、 见物、见生活”的“活态古城”越发真实起来。 案例 2 让“远方”遇见“诗”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山西省高平市良户村,保存有完好的明清院落 40 余处、宗教建筑 10 余座,也曾因“空巢”而困窘。如今,每年约 20 万人次游客来到良户古村,吸引游客的恰 恰是那些村里人见惯不怪,外地人却格外稀罕的古院落和古建筑。如果说有形的山水是“远 方”,无形的文化是“诗”,那么“诗与远方”结合的文旅融合模式,指出了激活优秀传统文化 的一条可循之路

docx文档 专题九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专题训练-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教育频道 > 高中 > 政治 > 文档预览
11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傲视&狂朝2022-04-13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