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一、单选题 1.《高丽史》记载:“三国以前,未有科举之法,首建学校,而科举取士,未遑焉。光宗 用双翼(五代后周官员)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大抵其法,颇用唐制。”据此可 知,高丽 A.科考以进士科与明经科为主 B.仿照唐代糊名制以防止舞弊 C.选官制度是模仿中国的产物 D.朝廷与后周的关系非常密切 2.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A 史实 结论 《汉谟拉比法典》正文详细规定了臣民义务及违反法律后的 具体惩罚 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B 奥斯曼帝国控制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 加速了东西方之间的贸 易往来 15 世纪中期,朝鲜王朝编撰《高丽史》的体例分“世家”“列 C 传”“志” “年表”等 D 拜占庭与俄罗斯皆信奉东正教 朝鲜史学受到中国影响 拜占庭深受俄罗斯文化 影响 A.A B.B C.C D.D 3.关于新罗何时派遣子弟来唐留学,中韩两国史书记载不一,大概有贞观二年、贞观五年、 贞观六年、贞观十三年、贞观十四年、贞观十六年六种不同的看法。《太宗实录》记载, 将唐太宗增筑学舍,扩招生徒及新罗派遣留学生入唐游学之事系于贞观初年,这与《贞观 政要》《旧唐书》所言贞观二年较为接近。关于新罗遣唐留学生的判断 A.基本推断来唐时间应为贞观初年 B.史书记载缺乏真实性而无法判断 C.国家史书记载不同结论也应有差别 D.判断的依据应以中国史书记载为主 4.当帝国日渐迟暮时,世界正在发生变化。西欧出现了新的事物。从文化到科技,其经历 了一连串的变革,开始超越奥斯曼帝国。无论哪一方面,就连奥斯曼帝国昔日引以为傲的 军事,也落入下风。材料主要表明 A.奥斯曼帝国的衰落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B.奥斯曼帝国曾经军事力量强大 C.西欧在文化和科技方面领先奥斯曼帝国 D.奥斯曼帝国在与西方的较量中开始处于劣势 5.754〜816 年,阿拉伯帝国存在着一个专门的翻译机关——“智慧宫”,该翻译机关搜集翻 译了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的大量文献,介绍了亚里士多德、托勒密、欧几里得等人的 科学成就。可见,此时期的阿拉伯人 A.在文化上缺乏创造性 B.继承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 C.充满强烈的求知欲望 D.将东西方文化融合为一体 6.波斯帝国的行省总督,一般由国王从王室成员或波斯大贵族中挑选,有的行省总督由同一 家族继承但要经国王批准。有时,总督人选也有例外,波斯皇帝会允许当地的统治者履行总 督职责。这反映出波斯帝国 A.中央与地方间不存在矛盾 B.行省制削弱了中央的权威 C.官僚体制具有一定灵活性 D.吸收了古希腊政治的精髓 7.“帝国盛行伊斯兰教,商人……从非洲运来黑奴,从印度输入米、棉及蔗糖,从唐帝国进口 丝绸,首都巴格达因此成为当时世界重要的大都会。”材料中的“帝国”是指(  ) A.拜占庭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罗马帝国 D.奥斯曼帝国 8.15——16 世纪,奥斯曼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 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这从侧面说明 A.奥斯曼帝国的建立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 B.奥斯曼帝国的政策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C.奥斯曼帝国的政策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D.奥斯曼帝国经济实力强大,能够左右东西方贸易 9.笈多王朝时期国王赐给官吏、贵族、寺院的封地逐渐演变为世袭的私有领地,封建采邑 制度至此形成。封地领有者往往将君主封赐的领地再分封赏赐给自己的臣属。封地的层层 再分封形成等级制的附庸臣属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笈多王朝深受中国分封制度的影响 B.种姓制度是笈多王朝形成附庸臣属关系的重要原因 C.采邑制度和由此形成的等级臣属关系在人类历史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D.采邑制度巩固了笈多王朝的统治 10.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453—君土坦丁堡的陷落》一书,在大量西方同类专著中, 结构清晰,考据严谨,文笔典雅,篇幅适中,已成为此领域备受推崇的权威著作之一。这 部著作所描写的战争双方是 A.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 B.亚历山大帝国和拜占庭帝国 C.西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 D.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 11.阿拉伯帝国的制度基本继承了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的传统,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在帝 国一度流行。古埃及、波斯、印度、欧洲等地的民间故事被阿拉伯人接受和融汇为《一千 零一夜》。这说明阿拉伯 A.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B.文明影响广泛深远 C.文明的发展具有包容性 D.长于借鉴缺少创新 12.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 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这说明 A.奥斯曼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 B.奥斯曼帝国的政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奥斯曼帝国注重对人的思想控制 D.苏丹是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13.恩格斯指出:“伊斯兰这种宗教是适合于东方人的,特别是适合于阿拉伯人的,也就是 说,一方面适合于从事贸易和手工业的市民,另一方面也适合于贝都英游牧民族。”这表明 伊斯兰教( ) A.是阿拉伯人生活的精神支柱 B.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 C.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满足社会发展要求 D.缓和了阿拉伯半岛复杂的矛盾 14.朝鲜王朝有各种考试时间不确定的科举考试,又称“别试”。具有代表性的别试,朝鲜 国王也会亲临考场,其中著名的有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等。材料说明 A.儒家思想对高丽王朝影响深远 B.高丽王朝科举考试和中国完全一样 C.科举考试具有公平公正的特点 D.科举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 15.文化传统、地理位置、商人的社会地位和商业的巨大收益,使阿拉伯帝国出现了与当 时东西方封建文明不尽相同的工商业繁荣局面。无数的阿拉伯商人活跃于亚非欧三大洲, 他们从事的商业活动(  ) A.以农产品出口为主 B.以中介贸易为主 C.以加工贸易为主 D.以资本输出为主 16.奥斯曼帝国手工业者由国家管理,产品的种类、数量与分配由国家控制,同样,商业也受 国家的监督,商品的质量和价格都由法令规定,盐、肥皂、蜡的贸易由国家垄断。从材料可 以看出奥斯曼帝国(  ) A.实行国家垄断工商业的政策 B.工商业发展比较落后 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国家政权的力量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17.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哈里发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它是当时世界上 疆域最大的帝国。哈里发不仅独揽国家的军政大权,同时也是伊斯兰教的最高领袖。这反 映了阿拉伯帝国实行 A.封建专制统治 B.奴隶主贵族统治 C.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 D.资产阶级统治 18.“阿拉伯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到 8 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横跨 亚、非、欧的洲际大帝国。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由此可知 A.阿拉伯帝国信奉基督教 B.阿拉伯人依靠武力扩张 C.苏丹是军队和宗教的主宰 D.阿拉伯帝国政教合一 19.互相学习、充实、传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 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 黑暗的走廊”。材料表明 A.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传播使者 B.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 C.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 D.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 20.“一个印度人在办公室里热情地欢迎某位“表列种姓”(贱民或不可接触者)做他的下属 ……在家中却坚决反对未来的女婿是非婆罗门。”这种现象主要说明 (  ) A.非婆罗门地位最高 B.现代印度需要佛教 C.印度人的女婿都应该是婆罗门 D.印度社会的种姓观念根深蒂固 21.《全球通史》中提到:“6 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 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重大”可以理解为 ①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②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 ③ 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④ 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如图反映出阿拉伯帝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作用有 ① 沟通了亚非欧地区贸易往来 ②推动了西欧思想文化的发展 ③ 使全球各地建立直接联系 ④促进了东西方物产的交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阿拉伯人在东西方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下列史实中能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① 阿拉伯商人在欧亚地区从事贸易 ②阿拉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 ③ 印度的数字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④哈里发成为阿拉伯帝国最高统治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恩格斯说:“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伊斯兰教创立时的历史转折主要表现在 A.阿拉伯承袭了被征服地区的封建生产关系 B.阿拉伯奴隶社会日益发展 C.多重危机使阿拉伯半岛动荡不安 D.阿拉伯半岛上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 25.下列左侧为始铸于日本元明天皇和铜元年(公元 708 年)的“和同开珎”,仿照唐朝开 元通宝铸造;右侧为朝鲜的“乾元重宝”,仿造的是唐朝的乾元重宝。这些钱币能够印证 ① 朝鲜和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 ②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③ 币制改革是大化改新的重点 ④儒家经典在朝鲜广为传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26.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D.③④ 选 项 史实 结论 A 《高丽史》的体例分为“世家”“列传”“志”“年表”详细记载了当 时的历史;日本根据自己语言的发音,借用汉字的笔画,创 制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古代朝鲜和日本吸收 中华文化,发展了独 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B 古代印加人建造了太阳庙,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 美洲当时科技发展水 还制定了太阳历等等 平居于世界首位 C 亚欧游牧民族在 3—6 世纪开始新一轮迁徙。在中国匈奴人 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部分北方人 因为战乱南迁。 促进亚洲和欧洲之间 民族交融和发展 D 日耳曼人各支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陆续进入罗马帝国 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阿拉伯人开始扩张, 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 帝国 A.A B.B C.C D.D 27.19 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 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 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本的商业资本发展程度较高 B.日本的商人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C.商人成为幕府统治的社会基础 D.日本统治者重视商业和贸易发展 28.12 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下列选项中准确描述幕府统治特点的是 A.采用庄园制和武土集团的统治形式 B.幕府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 C.模仿隋唐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D

docx文档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练习题--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教育频道 > 高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18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で眼角①滴泪ヾ2023-01-31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