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之主观题(简答题)——审清题型,精准概括 信息性阅读能力的要求之一:在熟悉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主要文类及其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 基础上,能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 分析材料论证方面的特点,考生既要对文本材料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和提炼,还要辨明论点、论证思 路结构、论证方法等,然后才能分要点组织出规范的答案,与原论述类文本考查论证的客观选择题侧重于 信息的比对判断相比,更具有深度,综合性更强,更加凸显了整体阅读分析把握文本的能力。 突破点 5:论证特点 论证是议论文的一个重要方面。分析文章的论证特点,就是议论文相关知识和具体文本的有机结合。 要以所掌握的论证相关知识来阅读、分析文本,从而得出其在论证方面的特点。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 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 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 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 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 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 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 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 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 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 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 材料二: 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 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 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 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 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 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 。 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 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 有余,细致不足。 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 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遥 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 的探索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 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 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反过来看待科幻 小说呢?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文学性其实就像杂草。没有任何一种草天生就是杂草,杂草是根据人 们的目的来划分的。如果希望庭院里种的是鲜花,那么任意生长起来的蕨类植物就是杂草;如果希望 种植野菜,那么偶尔生长的鲜花就是杂草。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但是这并不表明所有的 文学性都是如此。如果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入将文学性纯粹化、永恒化的误区,而这种态度 忽视了文学性形成的机制。  文学性重要吗?重要。一种文学范式稳定之后,各种文学规则才得以确立。但当新的文学样式崛 起,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这时文学性本身 也要改造。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顾时代的要求,把文学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 掘进,而将基于文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抛在脑后。         (摘编自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  材料三:  科幻小说是姓“科”还是姓“文”,一直有争论。就如武侠小说是武侠题材的小说,不等于武术和侠行; 侦探小说是侦探题材的小说,不等于刑侦侦破;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题材的小说,不等于科学技术。 科幻小说当然姓“文”,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类。以刘慈欣、王晋康和韩松这“三剑 客”的作品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了明显变化:一是因果关系的时间叙事结构已被打 破,现实和虚拟交织的时空组织造就了结构的精美;二是类型小说的通俗化和现代主义的意念化成为 小说情节模式的重要形态。  《三体》的第一部《地球往事》基本上还是时间叙事;第二部《黑暗森林》时间叙事渐渐弱化, 空间叙事上升为叙事主体;到了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结合在一起,小说叙事 由空间对抗变成融合循环,形成一个精美的轮回式的叙事结构。类型小说的情节模式在刘慈欣和王晋 康的小说中相当明显,而韩松的叙事有着鲜明的现代主义的变异风格。  (摘编自汤哲声《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思维和边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科幻小说注重对幻想世界的描绘,要集中于创造新的世界框架,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描 绘。B.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更看重题材的新奇,而不是形式的讲究,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 为随意。C.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并指出被传统的文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恰是科 幻文学需要的。  D.材料三认为当下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变化,这里“文学思维”的含义不同于材料二论及的科幻小 说的“文学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刘慈欣看重科学设定的宏大和新奇,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他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也有借鉴和吸 收。B.《三体》被一些读者评价为“细致不足”,是因为这些读者还是以阅读传统的文学作品形成 的审美习惯来看待它。 C.科幻作品激发的阅读快感通常是一种令人倍感惊奇的体验,也是比传统的文学的细腻表达更有力的一 种体验。  D.“文学性”这个概念应该与时俱进,避免固化,保持边界的开放,以更公允地评价科幻文学等文学样式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科幻小说定义的困难性,主要在于科幻小说是一种跨门类的、延展广阔的文学。”  B.“科幻文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其丰富的故事资源,这种资源由科技的进步源源不断地提供着。”  C.“只要不违反基本的科学原理,作家完全有权利在作品中加进自己的天才臆测。”  D.“现代科幻文学对科学最新进展的表现很有限,大量故事的核心仍基于古典科学。”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D   A.科幻小说注重对幻想世界的描绘,要集中于创造新的世界框架,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 描绘。原文: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 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 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 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 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不是“无暇”,而是不愿 意着力于此。A 错误。  B.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更看重题材的新奇,而不是形式的讲究,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 随意。原文: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 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不用力”不等于 “较为随意”,所以 B 错。  C.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并指出被传统的文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恰是科幻文学 需要的。(是材料一指出的。)原文: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 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 , 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

doc文档 论述类文本阅读4 主观题(论证特点)-2022年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讲练

教育频道 > 高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21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左岸·流年2022-05-18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