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分类训练(十二) 化学实验探究(4) 1.海水晒盐通过风和太阳的作用使水分蒸发得到大量粗盐,一般混有 MgCl2、CaCl2、Na2S04 等杂质,为了除去上述杂质,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① BaCl2、 ② NaOH、③ Na2C03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 较纯净的食盐。 (1)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过滤时,玻璃棒的作 用是____________。 (2)加入 BaCl2 溶液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杂质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方案不够完善,应在过滤后增加一个步骤:往滤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①③步骤能否互换?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5)能否将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过量的石灰乳(氢氧化钙的悬浊液)?___________ ______。 2.小强妈妈买了一种洗衣机槽清洁剂,其化学成分包括过碳酸钠和碳酸 钠(不含其它杂质),小强想知道其中的过碳酸钠和碳酸钠哪个含量 多。他查阅资料得知过碳酸钠(Na2C04)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2Na2CO4+2H2SO4=2Na2S04+02↑+2H20+2CO2↑。小强根据 信息和学过的知识完成实验,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小强选择了部分装置,并按照①③⑥④⑤的顺序连接,是通过测 定________(选填“氧气”或“二氧化碳”)的体积来完成实验。 (2)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接口请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若样品质量 32 克,测得气体体积为 2.24 升(标准状况下),该 气体的密度为 1.43 克/升,则该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__。 3.某固体混合物一定含有 Na+,欲知是否含有 S042-、Cl-、Fe3+、Ca2+、C032-和 Ba2+离子,小英同学做了以下实 验: 第一步:向混合物中加足量的水,形成无色透明溶液①; 第二步:向溶液①中滴加足量的 BaCl2 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过 滤,得白色沉淀②和滤液③; 第三步:在白色沉淀物②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 第四步:向滤液③中加入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 酸,沉淀不溶解。 根据以上现象判断: (1)组成混合物的离子中肯定含有 Na+、_________;肯定没有___________。 (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_________,不能确定的理由是___________,若想要确定是否含 有,请提出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碘化钾( 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I2)而泛黄变 质。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碘化钾变质的原因,开展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1)碘化钾变质有下列两种可能原因:甲: 4KI+02+2C02=2K2C03+2I2(需在潮湿环境中进行);乙: 4KI+02+2H2O= 4KOH+2I2。 (2)KOH 与 NaOH 的化学性质相似:K2C03 与 Na2C03 的化学性质相 似。 【实验探究】(1)取少量已泛黄变质的碘化钾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 量稀硫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①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 学方程式表示)。 ② 有同学提出:据此现象,也不能得出“碘化钾变质的原因是甲”的结 论。理由是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得到碘化钾变质的原因,兴趣小组的同学又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则在 B 瓶中应加入__________(填写物质名称)。 5.小应通过足量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并利用干燥的氢气还原 4 克氧化铜,实验仪器如图: 查阅资料获取的信息: a.氢气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0); b.铜和氧化亚铜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c.Cu20+H2S04=CuS04+Cu+H20。 (1)请把上图中仪器连接成一个符合实验目的的实验装置,这个实验装置的接口连接顺 序是________________。(气流的方向从左往右,用图中数字表示) (2)正确连接好装置并进行实验,观察到 C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确定实验结束后氧化铜是否已基本消耗完,小应设计了下表的方案: 你是否支持他的结论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确定 C 中剩余固体的成分,小应按正确装置和操作完成实验后,还称量了 C 中 剩余固体的质量。若称得 C 中剩余固体质量为 3.2g,则可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证 据。 6.小应在网上看到:茶叶是碱性食品,喝茶可以溶解脂肪而减肥,他设 计了探究的课题:比较不同产地茶叶泡出液的酸碱度及茶水是否能溶 解脂肪而有减肥作用。 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① 从市场上购买了三种不同产地的茶叶,编号为 A.B.C。 ② 取 A、B、C 三种茶叶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开水冲泡。 ③ 用 PH 试纸分别测得 A.B.C 三种茶叶泡出液的 pH。 ④ 将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的脂肪小块,分别放入盛有三种茶叶泡出液的相同杯中,在 37℃的温度中保温 5 小时后,分别滤出脂肪块,吸干表面水分并称量。在不考虑脂肪块吸 水的情况下,根据……判定茶水能否溶解脂肪。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②步实验操作中“相同的条件”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等相同(请写出 2 点)。 (2)请写出步骤③中用 PH 试纸测茶叶泡出液的 PH 的规范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同学们认为,第④步实验设计不严密,需要改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④步实验中,小应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来判定茶水能否溶解脂肪。 7.细心的小柯同学在观察老师演示的“氧化铜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 时,发现所产生的 CuCl2 溶液为绿色,含铜离子的盐溶液一般呈蓝 色,这是怎么回事呢?他对此进行了科学探究: 猜想一:生成物中除铜离子外可能还有亚铁离子 猜想二:可能与铜离子浓度偏大有关 猜想三:可能是由于温度不同所造成的 (1)若要验证猜想一: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金属_____________,结果发现在该金属 表面只生成红色固体,则证明该猜想是错误的。 (2)若要验证猜想二:在不改变所得溶液构成微粒的前提下,向实验结束后的试管中适 量加入某种物质,发现溶液呈现蓝色,猜想二正确。则加入的物质应是__________。 A.酒精 B.水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铜粉末 (3)爱动脑筋的小柯对这一实验做了一点改进,将一根铜丝擦光亮后,一端绕成螺旋状 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表面出现黑色,然后趁热放进稀盐酸中,一会儿就可以看到螺旋 上的_________,溶液也由无色变成蓝色。 8.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某科学小组的同学对 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查阅资料:该塑料只含 C、H 两种元 素),设计如图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完全燃烧,观察实 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根据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B 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2)D、E 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设计有不正确之处,如何改进__________,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 B,会使该塑料中氢元素的含量测量结果__________(填“偏 大”“偏小”或“无影响”)。 9.在研究 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时,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完成 了如下实验: 实验①:在烧杯中注入适量 NaOH 溶液,测得其 pH=13;然后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注入烧 杯中与 NaOH 溶液充分混合,测得混合后溶液的 pH=8。 实验②:在烧杯中注入适量 NaOH 溶液,并滴加 2 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然后将一定 量的稀盐酸注入烧杯中,发现红色褪去。 (1)根据实验①的现象,能否证明 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请简述理由。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猜想,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存在稀盐酸过量;利用下列试剂,能检验 该同学猜想的是_________(选填字母)。 A.铜粉 B.氧化铜粉末 C.氢氧化铜 D.AgN03 溶液 (3)写出 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_。 10.纳米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下图是某厂生产纳米碳酸钙的 工艺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02+2NH3+CaS04+H20= CaC03↓+ (NH4)2S04。此反应 的类型____________(“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2)在实验室里进行操作 I 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__________。 (3)纳米碳酸钙粗品洗涤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可溶性杂质,检验可溶性杂质是否洗净的 方法 是_____________,若无明显现象则可说明已洗净。 (4)上述生产工艺中得到的(NH4)2S04 晶体中可能会有(NH4)2C03 杂质,请设计实验证明 晶体 中是否含有(NH4)2C0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乐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和过量的炭粉均匀混合,进行了如图所示 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装置不漏气、称量准确、操作规范。请回答下列 问题: ① 随着实验进行,小乐观察到装置 a 中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红色;装置 b 中无明显现 象:装置 c 中澄清石灰水始终不变浑浊。 ② 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用止水夹夹住装置 a、b 之间的橡胶管,冷却至室温。装置 a、b 反应前、后测得的数据如下: (1)写出装置 a 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炭粉在反应中起____ ____作用。 (2)分析数据发现,参与反应的碳元素和氧元素的总质量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装置 b 的质量增加量。导致上述结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12.中和反应在工农业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对

doc文档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分类训练(十二):化学实验探究(4)【含答案】

教育频道 > 初中 > 科学 > 文档预览
9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离故2022-09-25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