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A 高三语文 2021.1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学者曾经提出过《红楼梦》的“两个世界”说,认为《红楼梦》 有两个鲜明而对立的世界,即“乌托邦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个主张主要是针对索隐派 “旧红学”和考据派“新红学”的积弊而发。不论索隐派苦苦追寻的“家国历史”之谜,还是考据 派的“自叙传”说,都有将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生活真实混淆之嫌。如何更加完整、准确 地把握《红楼梦》的文学世界,“两个世界”说无力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笔者认为,《红楼 梦》应该有三重世界:一是诗意的世界,二是现实的世界,三是哲学的世界。三者相互依 存,缺一不可。忽视其中任何一重世界的存在,对《红楼梦》的理解与阐释都将残缺不全, 甚至走向谬误,对《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评判就会大打折扣。 “诗意的世界”主要指大观园之内的世界,它本身可能并没有那么完美,但在具有诗人 气质的贾宝玉看来,处处充满了诗意;“现实的世界”主要指大观园之外的世界,伴随着贾 宝玉的成长,大观园的诗意色彩渐渐消退,贾宝玉需要去直面更加现实的人生。《红楼 梦》通过吸收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的精华,从入世、出世两方面对人生进行了深入思 考,从而形成了“哲学的世界”。“诗意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之间并不是截然对立、互不搭 界的关系,“哲学的世界”在它们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红楼梦》中,哲学的世界并非抽象的存在,而是通过神话、太虚幻境、一僧一道等 艺术形象具体呈现出来的。有学者认为“大观园就是太虚幻境”,这是没有认清两者之间的 区别,将它们都归入了“理想的世界”。事实上,以太虚幻境、警幻仙境等为代表的哲学世 界高高在上,统摄着大观园之内与大观园之外的世界,是比大观园更高层次的存在,是在 提醒读者透过生活的表象,认清生活的本质。 我们不妨借用老子的思想进一步加深对《红楼梦》哲学世界的认识。老子云:“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抽象的规律,“一”是具体而完整的事物,“二”指事物矛 盾的两极,“三”指两极之间的一个任意点。由于“三”是任意的,所以它能够代表事物的千变 万化。《红楼梦》中,“诗意”和“现实”分别代表了人生的两极形态,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 游移于诗意与现实、出世与入世之间,走着不同的生活道路。可见,片面地强调“诗意的世 界”或者“现实的世界”,并不能涵盖作者思想的全部。如何在“诗意”和“现实”之间,探寻一条 恰当的人生道路,这才是研究《红楼梦》人生哲学的关键所在。 文、史、哲不分家,是中国人文传统的一大特色。《红楼梦》之所以伟大,正是文、 史、哲共同作用的结果。就《红楼梦》的“三重世界”而言,“诗意的世界”最具“文”的色彩, “现实的世界”则比较接近于“史”。不论是对“文”的欣赏也罢,对“史”的批判也罢,都不应忽 视《红楼梦》中还有一个哲学世界的存在。欣赏《红楼梦》,如果只是停留在文、史层面, 最终不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去思考人生,则无异于买椟还珠。 就《红楼梦》哲学世界的研究而言,虽然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有王国维等学者涉足其 间,但整体而言,成果有限。在《红楼梦》的三重世界中,这是研究成果最薄弱的一个环 节,也是未来红学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红学研究要想取得突破,需要打破文史研究自我 封闭的怪圈,将哲学研究引入其间。 (摘编自郭皓政《<红楼梦>的三重世界》) 材料二: 探讨《红楼梦》哲学,首先应注意体现于全书的哲学视角,而“大观”正是曹雪芹的世 界观和哲学视角,我们可称之为“大观视角”或“大观眼睛”。所谓“大观眼睛”,便是哲学性的 宏观眼睛,或称没有时空边界的宇宙极境眼睛。《红楼梦》的哲学是悟性哲学,这种哲学 不是概念、范畴的运作,而是浸透在作品中的哲学意蕴。《红楼梦》的哲学还是艺术家哲 学,而非哲学家哲学。哲学家哲学是抽象的、思辨的,与艺术实践是相脱离的;艺术家哲 学是感性的、具体的,与艺术实践和审美实践紧密相连,甚至是直接由艺术实践呈现出来 的。另外,《红楼梦》还有其自身的哲学主体特色,可以说,它是一种以禅为主轴的兼容 中国各家哲学的跨哲学。它兼收各家,又有别于各家,是一个哲学大自在。 曹雪芹对于儒家有许多嘲讽,但能否就此做出本质化判断,说《红楼梦》是绝对 反孔反儒反封建,恐怕不能。以儒家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这一视角来观看《红楼 梦》,就会发现:贾宝玉与儒家的表层结构,即儒的政教体系、伦理纲常等,确实格格不 入,尤其对仕途经济之路和变形变态的谋取功名利禄之思,更是深恶痛绝。在这个层面上, 贾宝玉以至《红楼梦》是反儒的。然而,在儒家的深层结构上,即对日常情感、世事沧桑 的注重以及赋予人和宇宙以巨大情感色彩的文化心理特征,却也进入到贾宝玉的生命中。 脂砚斋所透露的曹雪芹在全书结束时排出的《情榜》,给宝玉的考语是“情不情”,也就是 说打破情的世俗规定,把情推向不情人和万物身上。因此,笼统地说《红楼梦》反对儒家 道德和反对儒家哲学,就显得过于简单了,至于说贾宝玉是“反封建”那更是“本质化”了。 曹雪芹对道教也有表层深层之分,他调侃贾敬的炼丹术,但又认同庄子的破对待、任 逍遥的哲学。他对佛并不迷信,所以才有了“女儿两字比阿弥陀佛、元始天尊两宝号更尊 荣”的思想,才有了笔下人物宝钗的调侃“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第 26 回)。 《红楼梦》非常伟大,不仅其文学内涵说不尽,而且其哲学内涵也说不尽,仅就与中 国哲学各流派的既吸收又超越的关系,就有开掘不尽的意蕴。 (摘编自刘再复《<红楼梦>哲学论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家国历史”说和“自传”说易混淆《红楼梦》的文学、历史和生活“三种”真实,不能很好地 把握作品的文学世界。 B.《红楼梦》“三重世界”的评论模式体现了中国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具有普遍意义,也 是未来红学发展的重点方向。 C.《红楼梦》的哲学是艺术家哲学,其哲学意蕴寓于艺术实践与审美实践中,没有以理性 代替艺术,用思辨代替审美。 D.认为《红楼梦》对儒家道德和哲学持否定态度的观点是笼统又简单的,应从儒家的表层 和深层结构的视角综合考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红楼梦》的“两个世界”说对作品的理解诠释有偏差,对思想和艺术价值评判有欠缺, 所以对红学研究无意义。 B.欣赏文学作品,需要全面考量文史哲的作用,如果只停留在文史层面,就会本末倒置, 从而进入自我封闭的怪圈。 C.丫鬟晴雯被害死后,宝玉长歌当哭,以《芙蓉女儿诔》祭奠她,验证了《情榜》给宝玉 的考语“情不情”的合理性。 D.曹雪芹能辩证看待儒教道教,但对待佛教却不甚支持,由笔下人物宝钗的调侃“我笑如来 佛比人还忙”可见端倪。 3.结合材料内容,下选项中不能体现《红楼梦》的“哲学的世界”的一项是(3 分) A.王国维说:“《红楼梦》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 而其价值亦即在此。” B.英国汉学家霍克思认为:“《红楼梦》中“梦'的真假有无,体现了“空”“假'“中”三谛圆融 思想。” C.鲁迅说:“《红楼梦》最大的特点是如实描写,并无讳饰;正因写实,转成新鲜。” D.评论家王博认为:“《红楼梦》庄禅并称,重其同而略其异。” 4.两则材料都围绕《红楼梦》哲学展开论述,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概 括。 (4 分) 5.《红楼梦》第五回中妙玉的判词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泥淖 中。”请结合原著中的相关内容及对本判词的理解,分析妙玉“三重世界”的具体表现。(6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向往黄河 吴子新 1965 年秋,我上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上,老师带领我们朗诵课文《黄河》:“我的 名字叫黄河,流经千山和万谷,自从盘古开天地,什么世面没见过……”老师告诉我们:黄 河,谓之母亲河,从历史中走来,一路奔涌,有缓有急,有高有低,有曲有直,全长 5464 公里。——这便是我初识黄河。那时,我默默给自己许下一个愿望:将来一定去看 看黄河! 后来,我走上教师岗位,教授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时,我向学生讲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源远流长,穿越辽阔的黄土高原, 一泻千里。远远望去,只见她蜿蜒曲折,奔流于万山丛中。她仿佛由天上流来,穿过朵朵 白云,轻轻流向天外。其时的我,有一种期望,盼望有一天身临黄河边,目睹黄河粗犷、 凝重的奔涌,给自己一次惊涛骇浪的视觉体验,去吮吸河水与泥沙的气息,感受“风在吼, 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威武雄壮。 再后来,我和黄河多次相见。我无数次去北京,列车每每行经黄河大桥,我扶窗而望, 心里总是想,什么时候一定前往黄河,看一看变化的黄河浪,喝一口真正的黄河水。 今年 6 月下旬,安徽省组织部分党员前往全国红色教育基地——延安,开展“铭记光辉 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党旗增辉”主题活动,我有幸前往陕西黄河壶口,在那里亲睹黄河 的雄姿异彩。 6 月 24 日上午,我们乘坐大巴车从延安出发,一路南下 170 公里,前往壶口乡,专 程游览黄河壶口瀑布的奇异壮观。 大巴车过桥梁穿隧道,在山沟里穿行。不一会,车行黄土高坡之上,只见苍蓝的天穹 下,黄土高坡七沟八梁,层峦叠嶂。透过飘渺的云雾,那沟沟峁峁好像黄土高坡强劲的肋 骨,那曲曲折折的山路宛如大山放出来的闪电。一处处窑洞,用它那深邃的眼睛,洞察着 黄土大地的沧桑变迁,见证着黄土高坡的深沉浑厚。车窗外,苹果之乡成片成片的苹果园 郁郁葱葱,那些套着黄色纸袋的苹果压弯了每一根枝桠。根本见不到陕北黄土高坡上的“黄 土”飞扬,每一处都是风景如画,说是陕北的好江南,没有一点言过其实。 下午 1 点,我们到了黄河壶口瀑布景区。壶口瀑布位于晋陕两省交汇处,西临陕西宜 川县,东濒山西吉县,因状如茶壶之口而得此名,为我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黄色瀑布。 “黄河之水天上来”究竟是何种景观?未见其容,先闻其声。轰隆隆的水流声和撞击声 此起彼伏,由远及近。这里的水,富有多变性,洒脱而自信,沸腾而狂放。眼前的黄河如 巨龙扑入视野,带着豪情,展示自己的身躯和姿态。滔滔黄河奔腾至此,为两岸苍山所囿, 不得不骤然紧缩身体,但前行的劲头更足,决心更大。 离瀑布越近,河水轰鸣的声音越大,瀑布的景观

docx文档 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统考语文试卷

教育频道 > 高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12 页 0 下载 13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何时秋风悲画扇2023-03-08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