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语法解要 修辞 比喻(七上 P5) 比喻有三种类型,一是明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用“像”“好像”“仿佛”“如同”“……似的”等比喻词连接;二是 暗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用“是”“就是”“变成”“成为”“等于”等词语,或者用破折号来连接;三是借喻,本体和比 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 比拟(七上 P9) 比拟有两种,一种是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另一种叫拟物,把 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 恰当运用比拟,不仅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强烈的感 情,从而引起共鸣。 排比(七下 P40) 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用排比抒情, 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一般说来,排比的各项之 间是并列关系,但有时也有先后、大小、轻重等区别,这时就要注意它们的排列顺序。 夸张(八上 P40) 故意言过其实,对人或事做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以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特点,这种修辞手法我 们称之为夸张。 夸张在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很常见,有些成语其实也带有夸张的手法。 夸张可以是扩大的夸张,也就是把人或事物故意往大、多、快、长、强等方面说,使它超出事物本身。 夸张也可以是缩小的夸张,就是把人或事物故意往小、少、慢、短、弱等方面说。夸张还可以是超前夸张, 就是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的,或者是同时出现的。 语法知识 名词(七上 P13) 名词有的表示人,有的表示具体事物,有的表示抽象的事物,有的表示时间,有的表示方位。方位名 词用在其他名词性词语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或范围。 词义与语境(七上 P25) 只有一个意义的词叫做单义词。 有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做多义词。 在实际语言运用中,词总是出现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我们称其为语境。语境对于词的意义起限制作用, 阅读时要根据上下文确定多义词在文中的具体意义。语境有时会赋予一个词以临时的意义。 动词(七上 P49) 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叫做动词。特殊动词有三类:一类表示可能、应该、意愿, 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一类表示动作趋向,往往放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后边,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 方向;一类表示判断,主要是一个“是”。 词语的感情色彩(七上 P54) 带有赞美、喜爱、肯定感情色彩的词语,称为褒义词。带有贬抑、厌恶、否定感情色彩的词语,称为 贬义词。不带褒贬色彩的词语,称为中性词。 同义词(七上 P73) 词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叫做同义词(近义词)。 有些同义词之间存在词义轻重的差别,有些同义词之间存在用法或搭配上的区别,有些同义词所指范 围有差别,有的同义词存在集体和个体的不同,还有些同义词在语体风格上存在差异。 形容词(七上 P84) 用来描摹人或事物的词,叫做形容词。有的表示状态,有的表示性质,有的表示颜色,有的表示形状。 许多形容词前边可以加“很”“最”“非常”“十分”“极”“多么”“那么”等表示程度的词来修饰。 反义词(七上 P86)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叫做反义词。人们常用反义词构成对比、映衬,从而使句子具有更为鲜明 的感情色彩和更强的说服力。 数词和量词(七上 P101) 表示数量的词叫做数词,有的表示确数,有的表示概数,有的表示序数。 表示单位的词叫做量词。有的表示事物的单位,有的表示度量衡单位,有的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在汉语中,数词与量词一般结合起来使用表示数量。 代词(七上 P106) 具有指代作用的词叫做代词。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指示代词具有指示作用,疑问代词表示疑问。 副词(七下 P8) 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或语气等。常用 的副词有:很、更、最、都、只、才、就、没、不、非常、已经、曾经、刚刚、立刻、马上、忽然、终于、 大概、简直、难道等。 介词(七下 P21) 介词不能单独使用,而是跟名词或代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表示对象、方向、地点、时间、比较等。 常用的介词有: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 同、对、向、往、朝等。 连词(七下 P36) 起连接作用的词叫做连词。常见的连词有:和、跟、同、而、或、或者、而且、并且、虽然、但是、 如果、只有、只要、因为等,用来表示并列、转折、选择、递进、条件、因果等关系。 叹词和拟声词(七下 P68)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叹词一般都是单用,独立成句或做独立成分,强化情感的表达。 拟声词是模拟事物声音的词。 助词(一)(七下 P86 ) 助词是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没有实在意义。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结构 助词主要有“的”“地”“得”“所”“似的”。 助词(二)(七下 P91) 动态助词包括“着”“了”“过”,附着在动词的后边,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语气助词主要包括“了”“嘛”“啦” “吗”“呢”“吧”“啊”等,放在句子末尾,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等语气。 并列短语(七下 P108) 从结构上说,短语主要包括: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 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并列关系,一般没有轻 重主次之分。有的直接组合,有的则靠连词组合在一起。 偏正短语(七下 P116) 偏正短语有的由结构助词“的”“地”连接,构成定中关系或状中关系,也有的不用“的”或“地”连接。 主谓短语(七下 P120) 先出现一个被陈述的对象,然后陈述这个对象的动作行为、性质特征等,都属于主谓短语。主谓短语 中,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主要由名词和代词充当;用来陈述的是谓语,主要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 动宾短语(七下 P131) 前边是动词,后边是受动词支配的宾语,二者构成动宾关系的短语,称为动宾短语。在动宾短语中, 宾语主要是回答“谁”“什么”“哪里”等,一般由名词、代词等充当。 补充短语(七下 P147) “得”的前面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是补充性成分的短语,叫做补充短语。补充短语的前一部分常常是 动词或形容词,后一部分起补充说明作用,主要由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充当。“得”是补充短语的标志,但 也有些补充短语没有“得”字做标志。 句子成分(八上 P83) 句子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句子的主干(八上 P88) 所谓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后剩下的部分。找出句子的的主干,就能 看出它的基本句型,并且可以看出句子的结构是否完整,句子成分之间的搭配是否得当。 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没有原句那样明确,有时意思甚至跟原句相去甚远。 一个句子中,如果谓语中心语前面有否定词语,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当中,以免主干和原句的意思 相反。 句子的语气(一)(八上 P101) 根据不同的语气,我们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陈述句句子结尾用句号或省略 号;疑问句句子结尾用问号。 句子的语气(二)(八上 P115) 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句子是祈使句,用来表示某种感情的句子是感叹句。 一般来说,祈使句有命令、请求、催促、劝说等不同的语气。在书面上,语气强烈的句子使用叹号, 语气较和缓的则用句号。 感叹句句子结尾用叹号。 语序要合理(八下 P15) 句子结构要完整(八下 P32) 句式不要杂糅(八下 P38) 句子成分搭配要恰当(八下 P99) 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语义的搭配关系。语义的搭配既要合乎事理,又要符合语言习惯,才 能正确地表达思想。 句子成分的搭配,包括主干的搭配、修饰语和中心语的搭配等。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搭配恰当,也可以 采用“提取主干”的方法。 主干搭配不当,通常有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等几种情况。 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成分与中心语的搭配也会出现不恰当的情况。 单句和复句(九上 P8) 由词或短语构成,有特定语调,能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我们称之为单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单句按照某种逻辑联系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子,我们称之为复句。 根据分句间的关系,可以将复句分为递进复句、承接复句、并列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 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等类型。 递进复句、承接复句(九上 P10) 后一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更进一层的复句是递进复句。各分句按照时间顺序分别说出连续的动作 或相关的情况,具有先后相承的关系的复句是承接复句。 并列复句、选择复句(九上 P24) 几个分句是并列关系,没有主次之分,或表明一正一反两方面的情况,或说明一件事情的几个方面, 或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这类复句是并列复句。 各个分句分别叙述一种可能的情况,表示从中选择一个,这类复句是选择复句。 转折复句、因果复句(九上 P28) 后一分句转而陈述与前一分句相反或相对的意思,这类复句是转折复句。转折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虽然/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等。 表示前后分句具有因果关系的复句是因果复句。因果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 /由于……,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因此”等。 假设复句、条件复句(九上 P84) 表示假设某种情况发生会出现怎样的结果的复句是假设复句。假设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倘若”“如果” “假如”“要是”“倘使”“假若”等,后面常与“就”“便”“则”等搭配使用。 表示满足某种条件的话会出现怎样的结果的复句是条件复句。条件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无论/不论/ 不管/任凭……都/总/总是/也……”“只要……就/总……”“只有……才……”“除非……否则……”等。 恰当使用关联词语(九上 P135)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有些关联词语是成对使用的, 不能用错;二是误用关联词语,即该用甲而用了乙;三是缺少或滥用关联词语,即该用而不用,不该用却 滥用。

doc文档 专题06 修辞语法解要-2021年中考语文夯实基础之教材知识点大集合

教育频道 > 初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6 页 0 下载 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让你做我羁绊2021-10-28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