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专题 广东省佛山市 2020-2021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笛歌留别郑协律(节选) [唐]刘长卿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 静听关山闻一叫,三湘月色悲猿啸。 又吹杨柳激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 随风飘向何处落,唯见曲尽平湖深。 明发与君离别后,马上一声堪白首。 【注】①此诗为刘长卿被贬为南巴(今广东茂名)尉,命至洪州(今江西南昌)待命时所作。②商声、羽 声:古时音阶中不同音的名称。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前两句通过“江天”“江枫” 描写,既交代了时间、地点,也渲染了氛围。 B. 第五、六两句写诗人听到《杨柳》曲,看到眼前的千里春景,触发内心深沉情感。 C. “唯见曲尽平湖深”意味隽水、情韵丰赡,这与“唯见江心秋月白”异曲同工。 D. 这是首留别诗,诗歌融写景打情为一炉,达到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16. 笛声贯穿全诗,诗人通过对笛声的不同描写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文学作品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 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 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 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准确表达即可。 【解答】(1)B.“看到眼前的千里春景,触发内心深沉情感”错,此处不是眼前的春景,作者眼前是秋景, 这是作者听到“杨柳激繁音”后,想到的春景,是虚写。故选 B。 (2)首联“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写出看到江天秋景后的悲秋之情;颔联“静听”,听到的“月色悲猿啸”, 是看到月色,将要离别家乡,听到悲凉凄厉的猿叫之声,更勾起自己的被贬谪的悲伤之情;颈联,“曲尽” 之后,作者看到随风飘落的秋叶,看着将要离去的平湖之水,作者顿生今后将要漂泊他乡的流落之感,更 体现了自己被贬谪的内心之悲伤;尾联点出送别之意,“明发与君离别后”,点出明天出发之后,和朋友离 别,顿生离别之情。 答案: (1)B (2)①秋天的悲凉之情;②与朋友离别之情;③自己被贬谪的苦闷之情。 【点评】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 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 感或写作风格。 广东省肇庆市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末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村行 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题目点明了事件,总领全诗∶各联内容是诗人路过村庄时的所历所见。 B."春半"点明了时节,"南阳西"点明了地点,"过"字照应了题目中的"行"。 C.第六句的"窥"字,生动表现了红裙女子看见披蓑唱歌的牧牛儿时的羞涩。 D. 尾联写诗人进入农家暂憩,"馈鸡黍"表现出了村中人热情好客的特点。 16.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颔联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分析】(1)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题目,几乎涵盖了所有内容, 注意结合全诗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分析不对,语言 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综合能力。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见的考查角度 (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回归诗歌进行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的 是,诗歌每一联的内容和情感都要结合全诗,不可孤立理解。 【解答】(1)C.“红裙女子看见披蓑唱歌的牧牛儿时的羞涩”错。颈联两句,上句写的是诗人村行时见到 牧牛儿在披着蓑衣唱歌,下句写的是农户中的女子对诗人这样一个生客感到好奇,所以在篱中偷看。两句 中两个人物并没有关联。故选:C。 (2)《村行》首联叙写道经南阳,颔联描述秀丽风光,颈联表现农村儿女生活,尾联感激主人热情招待。 表达了诗人从村庄中经过时的轻松欢悦之情。虽全用白描,但洋溢着对农村风光的热爱和对农家真情的感 激。 颔联写景,“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垂柳扶风,娉娉袅袅,春雨点点,回落塘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情 趣。诗人笔下之柳,不是呈一种动势,而是呈多种动势。它不仅下垂,而且随风摇动,仿佛少女娉娉的腰 肢一样,左右摆动。此外,作者所写的雨,不是大雨,而是点点细雨。“点点”,还呈现出落雨的动势。雨 落水塘,溅起圆圆的水花,“回”字,与前面的“垂”字对照,“点点”与前面的“娉娉”对照,更加强了风景的动 态美。此句以乐景衬乐情,强化了诗人的感情。 答案: (1)C (2)感情:诗人从村庄中经过时的轻松欢悦之情,以及对农村的生活、美景的喜爱之情。 作用:①颔联写的是路途中的景色:风吹袅袅柳丝,小雨点点落塘,景中透露出欢快的情调。②它以乐景 衬乐情,强化了诗人的感情。 白话译文: 仲春时节我经过南阳县西,村庄里的桑树都长出了嫩芽。和风吹拂着依依垂柳,点点细雨滴在曲折的 池塘上。披着蓑衣的牧童正在唱歌,穿着红裙的少女隔着篱笆偷偷张望。我走进农家脱下半湿的衣裳,主 人摆出丰盛的饭菜招待我。 诗歌鉴赏: 这是一幅美丽的农村风景画。仲春季节,南阳之西,一派大好春光。美时,美地,美景,在“春半南阳 西”中,隐约而至。遍村柔桑,欣欣向荣。着一“过”字,境界全出。“柔桑过村坞”,在动态中,柔桑生长的 姿态和鲜嫩的形状,活现在眼前,这就把春天的乡村,点缀得更美了。加之垂柳扶风,娉娉袅袅,春雨点 点,回落塘中,更有一种说不出的情趣。再看,那农家牧童,披着蓑衣,愉快地唱着歌;竹篱笆内,可窥 见那穿着绛黄色裙子的农家女的倩影。行路征人,解松半湿的衣衫,在村里歇脚,村主人热情地用鸡黍招 待客人。这首诗,首联、颔联是写村景,颈联、尾联是写村情。其景实,其情真,与诗题是呼应的。《村 行》的艺术特色,可用轻倩秀艳来总括。《李调元诗话》云:“杜牧之诗,轻倩秀艳,在唐贤中另是一种笔 意,故学诗者不读小杜诗必不韵。”所谓轻倩秀艳,即轻盈巧倩,秀美艳丽。它好像是个风华正茂的女子, 秋波流转,含情脉脉,秀而不媚,艳而不淫,风姿婀娜,楚楚动人。轻倩秀艳,不仅显示在妇女形象和爱 情生活的描写中,也表现在大自然的描绘中。除了《村行》以外,《汉江》、《寄扬州韩绰判官》、《山 行》、《寄远》、《柳绝句》、《江南春绝句》等,均以轻倩秀艳见长,又各有其奇特风采。然而,它们 与《村行》相比,却缺少那么一点点野趣与农村风味。《村行》一诗,在轻倩秀艳之中,显示出野逸、村 朴、真挚、热情。诗人所描绘的柔桑、村坞、垂柳、塘雨、蓑衣、牧童、耕牛、篱笆、村女、主人、鸡黍 等,都是美好的田园风光。《村行》不是静止的田园画,而是运动着的风光图。从诗题中,就点出了“行” 的特色。“行”,带动全篇,连风景也是处于流动之中的。在诗人笔下,春,不是停滞的,也不是笼统地指 正、二、三月,而是指农历二月中旬。这时,春天已过去一半,故曰“春半”。这个半字,虽本身不是动词, 但诗人却赋予它以动作性,它显示出大好的仲春季节的来临。此外,在诗人笔下,柔桑处处,生机勃勃, 但诗人在描绘它的长势时,不用满字,而用“过”字。这个“过”字,既写了柔桑的生长过程之快,又写了柔桑 长势之茂盛及其涵盖面之大。此外,诗人笔下之柳,不是呈一种动势,而是呈多种动势。它不仅下垂,而 且随风摇动,仿佛少女娉娉的腰肢一样,左右摆动。此外,作者所写的雨,不是大雨,而是点点细雨。“点 点”,还呈现出落雨的动势。雨落水塘,溅起圆圆的水花,“回”字,与前面的“垂”字对照,“点点”与前面的 “娉娉”对照,更加强了风景的动态美。如果说,前面两联是写风景动态美的话,那么,后面两联就是写风 情动态美了。放牛娃唱着动听的歌,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从外边可以窥及篱内村女绚丽的衣裙,给人以 视觉上的美感;征衫半湿,且解且歇,村人好客,馈以鸡黍,给人以味觉上、触觉上的美感。诗人就是如 此地善于捕捉刹那间的人物的动态去表现农村的人情美。《村行》这首小诗,具有轻柔秀美的特点。它与 《商山麻涧》等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商山麻涧》中,所写的云光岚彩,柔柔垂柳,滴滴塘雨,秀眉 牧童,茜裙女儿,均富于柔和的特质。此外,诗人写竹,则“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栽竹》);写 梅,则“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梅》);写鵁鶄,则“静眠依翠竹,暖戏折高荷”(《鵁鶄》);写鹭 鸶,则“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鹭鸶》)。这些诗句,与《村行》虽各有特色,但都具有 轻倩秀艳之美。 【点评】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 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 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 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 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 有无暗示。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 2020-2021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从军行七首(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15. 下列对诗人及以上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闺怨》前两句的“闺中少妇”的心理是“不知愁”,并用“凝妆上翠楼”这件事来表现此时她欢乐自娱的心态。 B. 《闺怨》中“闺中少妇”的夫婿去“觅封侯”,与盛唐国力强盛,不少人对立功边塞“觅封侯”有浪漫主义的幻 想有关。 C. 《从军行》首句点明了地点一荒寂的原野,第二句点明了时间——秋天,这种时间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 寂寞之感。 D. 《从军行》三、四句点明了征人正在关山上望月吹羌笛,希望将自己的“万里愁”融入笛声之中,并由“海 风”

doc文档 广东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教育频道 > 高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11 页 0 下载 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痞巷2022-01-19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