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10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和祖国统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就是现代中国最大的政治事件。这一部分主要记 叙:新中国成立以后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及祖国统一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三大历史问题。 【考点备考整合】 考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注意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 1949 年 9 月 21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在北平召开。大会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国名;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 重要文件;(它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初步建立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开国大典:(注意两点)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 府宣告成立;下午 3 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 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 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从 1949 年 10 月新中国成立到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 制度建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考点二 人民政权的巩固:(既有政治的内容,也有经济的内容) 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任务: ①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国民党残余军队 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②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还没有完成;③财政经济上千疮百孔,财政困难;④美 国发动侵朝战争威胁国家安全。 2、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1)追歼残敌: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2)土地改革(农村):(1950 年夏到 1952 年底,实质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1950 年夏,中央 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 1952 年春,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 都已完成。使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 化扫除了障碍。 (3)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城市):投机商人的不法行为导致物价上涨,市场混乱。政府采取有力 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到 1950 年春,全国物 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到 1952 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是同资产阶级的一场较量,性质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表面上“ 银元之战” 采用行政手段,“米棉之战”采用经济手段,都是为了稳定物价,其实质是党和政府与资本家在争夺市场的 领导权。 (4)抗美援朝:(了解)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直逼中朝 边境。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1950 年 10 月,毛泽东派遣以彭德怀为 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3 年 7 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 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为 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 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从新中国成立开始,也就开始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 考点三 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三大制度,一根两基)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954) (根本的政治制度)) (1)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949 年 9 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责, 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政 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里要注意: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社会主义制度)。 (3)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走向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和新的起点。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共同纲领》代行临时宪法的职能结束。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2、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基本的政治制度)把握以下几点)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 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注意:政治协商会议职能改变:54 年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54 年后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基本的政治制度,注意了解)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 族共同繁荣。1949 年“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 族团结。 ●特别提醒:内蒙古自治区 (1947 年 5 月 1 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 年)广西壮族自 治区 (1958 年 3 月)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 年 10 月)西藏自治区 (1965 年) 考点四 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注意依法治国战略的确定) 1、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的贡献: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成为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 2、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1980 年,为刘少奇案平反;1981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 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1982 年,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 年底,大规模的平反 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 3、依法治国战略的确定: 1997 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 历史任务;1999 年,九届全国人大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成为 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4、建立村民民主自制制度: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 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5、颁布《民法典》: 2020 年 5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典》。这部法律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新中国截至目前体量 最为庞大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 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祖国统一是一个热点问题,注意三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的交往。 考点五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主要是“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 1、“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最初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为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改革开 放后,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以祖国统 一为前提,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基础/ 前提: 一个中国原则) (1)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史实证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①三国时,吴国派卫温率船队 到达台湾;②隋炀帝三次派人到琉球;③元朝时期,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④清朝初年,郑成功收复 台湾;清康熙年间,清政府在台湾设台湾府;⑤《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被日本占领;⑥抗日战争胜利后, 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2)台湾与祖国的三次分离、两次回归: 分离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回归 1624 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1662 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 约》割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1949 年,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退台湾 的怀抱 尚未回归 ●台湾前两次与祖国分离以及香港、澳门与祖国分离是由外国侵略造成的;第三次与祖国分离是国共 内战导致的,属于中国内政。 (3)台湾问题的形成:1949 年国共内战结束,国民党败退台湾,导致台湾与大陆的分离。台湾问 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 (4)对台政策的变化:①新中国成立以后初期: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②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③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5)两岸的交流:① 1979 年,中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海峡局势逐步走向 缓和。② 1987 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隔绝状态被打破。(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台湾当局 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③ 1990 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 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 会。④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九二共识”。⑤ 1995 年 ,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⑥2005 年 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发布《反国家分裂法》,为制止国家分裂提供法律依据。⑦ 2008 年 11 月,两岸达成“三通”启动仪式。⑧ 2015 年,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是 1949 年以来两岸最 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影响海峡两岸关系的有利因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 两岸人民渴望统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影响海峡两岸关系的不利因素:①台湾岛内“台独”势力;②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 (6)台湾回归的意义:①祖国统一是

doc文档 专题10 现代中国的政治外交和祖国统一-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干货必备(新高考专用)

教育频道 > 高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8 页 0 下载 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误了一生2022-06-22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