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先生姓朱,讳筠,字竹君,顺天大兴人。九岁入都,十三岁通《五经》,有文名。先生少英异, 至性过人,与弟文正公珪,俱擅文名,为钜公契赏。及丁父忧,服阕,不肯出仕,欲为名山大川之 游。会文正公入觐,上询及先生,乃不敢引疾,谓弟曰:“汝败我雅兴矣。” 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复奏请采录《永乐大典》逸书, 上览奏,异之,乃命开四库全书馆,御制诗以纪其事。又以《十三经》文字传写讹舛,奏请仿汉熹 平、唐开成故事,择儒臣校正,立石太学,奉谕缓办,因著《十三经文字同异》若干卷藏于家。于 是皖、闽之士闻绪言余论,始知讲求根柢之学,四海好学能文者,俱慕从先生游。而戴征君震、王 观察念孙诸人,深于经术训诂之学,未遇时皆在先生幕府,卒以撰述名于时,盖自先生发之。 先生刚肠疾恶,俗流不敢至其门,寒畯有一善,誉之如不容口。其在都,载酒问字者,车辙断 衢路;所至之处,从游百数十人。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其督 学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绂等,祠其主于乡贤,以劝朴学之士。在福建,与弟珪相代,一时 传为盛事,而闽士攀辕走送者,数百里不绝。其后文正主持文教,海内名流皆以暗中索拔,多先生 所赏契者,故世称据经好古之士为“朱派”云。 先生穷年考古,兼好金石文字,谓可证佐经史。为文仿迁、固,尤长于叙事。书法参通六书, 有隋以前体格。藏书万卷,坐客常满,谈辨倾倒一世。所至名山川,搜奇揽胜,都人士传诵吟咏, 至今不辍。 (节选自孙星衍《朱先生筠行状》) 先生为人坦无城府,内友于兄弟,外好交游,称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辄掩覆之,后进之 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辰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闻强识不衰。时于其闲属 文,其文才气奇横,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包,所欲言者无不尽。为学使时,遇教官诸生贤者,亲若 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去而人爱思之。所欲著书未就,有诗文集若干卷。 (节选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别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逸:散失 A.复奏请采录《永乐大典》逸书 故事:先例 B.奏请仿汉熹平、唐开成故事 遇:得志 C.未遇时皆在先生幕府 殷勤:周到 D.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殷勤”在这里的意思应该是“情意深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不敢引疾 臣乃敢上璧 B.御制诗以纪其事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四海好学能文者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D.去而人爱思之 ) 临清流而赋诗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 项,都是副词,表顺承,才; B 项,连词,表目的/连词,表结果;C 项,代词,……的人/语气词,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 释等;D 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筠才智过人,淡泊功名。他年少时即通晓《五经》,以善写文章著名,深得赏识;志趣 超脱,不汲汲于仕途。 B.朱筠倾心学问,推进学术。他倡导整理文化典籍并身体力行;重视文字训诂之学,对当时学 人产生深远影响。 C.朱筠兴趣广泛,豪爽好客。他爱好金石书法、藏书考古,喜游名山大川;家中坐客常满,饮 酒论学终日不辍。 D.朱筠致力文教,奖掖后进。他督学地方,尊崇先贤,引领学风;对寒门才俊极口称善,待 门下学子亲若同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待门下学子亲若同辈”错,原文为“遇教官 诸生贤者,亲若同辈”。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 (2)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 (3)其文才气奇横,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包,所欲言者无不尽。 【答案】(1)先生认为经学应以文字训诂为基础,(便)在安徽印刷发行许慎的《说文解字》来教 育读书人。 (2)在资历老、声望高之后,(他)便大力倡导文人学士应把读书和培养品德作为本分,不能 趋附巴结权贵。 (3)他的文章才思新奇气势豪放,在义理、事物、情态方面无所不包,想要说的意思都能透彻 地表达出来。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要注意每个语句中的关键词,如第( 1)题中的 “本”“刊”、第(2)题中的“大言”“势要”、第(3)题中的“横”“包”“尽”。 【参考译文】 先生姓朱,名筠,字竹君,北京大兴人。九岁进入京城,十三岁通晓《五经》,以会写文章而 出名。先生年少时才智超群,神采绝俗,天赋的卓绝的品性超过一般人。和他的弟弟文正公石君珪 都以会写文章而出名,被钜公赏识。等到父亲死后回家守孝,守孝期满,不肯出仕,想游览名山大 川。适逢文正公入宫拜见皇上,皇上询问到先生,先生才不敢又生病为理由引退,对他的弟弟说: “你败坏了我的雅兴啊。” 先生认为经学应以文字训诂为基础,(便)在安徽印刷发行许慎的《说文解字》来教育读书 人。又上奏请采集抄录《永乐大典》散失的书,皇上看到奏章,以之为异,于是命令打开四库全 书馆,亲自写了诗来纪念这件事。又因为《十三经》文字传写有错误。上奏请求仿照汉朝熙平年 间、唐朝开成年间先例,选择儒臣校正,在太学立石碑,接受皇帝口谕暂缓办理,于是写了《十 三经文字同异》若干卷在家里藏者。于是皖、闽的读书人闻已发未尽、识见广博的言论,才知道 讲求根本的学问,天下好学能写文章的人,都仰慕跟随先生游学。而戴征君震、王观察念孙这些 人,对于经术训诂之学研究很深,没得志时都在先生幕府,最后因为撰述文章在当时闻名,大概 是从先生这里引起的。 先生刚强痛恨坏人。庸俗的人不敢进他门,穷人有一点好处,他就赞不绝口。他在京城,拉着 酒向他问字的,车辙都在大路断了;所到之处,跟随他游学的有数十上百人。在资历老、声望高以 后,(他)大力倡导文人学士应把读书和培养品德作为本分,不能趋附巴结权贵。其在安徽督学, 旌表婺源原来的读书人江永、汪绂等,在乡贤祠祭祀他们的灵位,来勉励质朴好学的士人。在福建 和弟弟朱珪相继任职,一时传为盛事,而福建攀着车辕挽留他跑着送他的士人,数百里不断绝。后 来文正公主持文教,天下的名流都因为暗中寻找提拔的,多是先生赞赏意气相投的,故世人称考据 经书喜欢古代的事物的士人是“朱派”。 先生整年考古,又喜欢金石文字,说这些可以可证佐经史。写文章模仿司马迁、班固,尤其擅 长叙事。书法领悟通晓六书,有隋以前的体制格局。藏书万卷,坐客常满,谈辨倾倒一世。所到的 著名山川,搜寻奇特的东西欣赏美丽的景色,京城的人士传诵吟咏,至今不停止。 (节选自孙星衍《朱先生筠行状》) 先生为人坦荡没有城府,在家与兄弟友善,而在外喜好交游。称赞别人的好处,唯恐没有说到 极致;若有过错,就总是掩饰。后进之士多因他的称许而得名。先生房中从早到晚不曾没有客人, 整日整夜跟客人饮酒谈笑,博学强记却不衰减。还时常在这期间写文章。他的文章才气新奇豪放, 对于义理、事务、情态,无不具备,想要说的话无不穷尽。当学政时,遇到那些贤能的教官和生员 跟他们说话谈论就好像同辈人一样,劝别人为学要先从识字开始,语意诚恳殷勤,离去之后人们都 爱戴思念他。他想要写的书都没有写成,有诗文集合若干卷。 (节选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别传》) 一、古今异义单音节词 1.凶 今义:不幸的(形容死亡、灾难等现象)。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例如:河内凶,则 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 2.加 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古义:更。例如:邻国之民不加少。(《寡 人之于国也》) 3.假 今义:不真实的。古义:借助,利用。例如: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 学》) 4.河 今义:泛指江河。古义:黄河。例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 5.橹 今义:使船前进的工具。古义:盾牌。例如: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贾谊《过秦论》) 6.走 今义:步行。古义:跑。例如: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司马迁 《鸿门宴》) 7.次 今义:量词。古义:旁边。例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王羲之《兰亭集序》) 8.穷 今义:贫困、穷困。古义:困厄,处境艰难。例如: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 王阁序》) 9.率 今义:率领、轻率。古义:全都、一概。例如:率赂秦耶?(苏洵《六国论》) 10.再 今义:又一次。古义:第二次。例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11.原 今义:原来。古义:推究。例如: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欧阳修《伶官传序》) 12.抑 今义:压制。古义:或者。例如: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欧阳修《伶官传 序》) 13.归 今义:回来。古义:女子出嫁。例如:吾妻来归。(归有光《项脊轩志》) 14.渠 今义:人工开凿的水道。古义:他。例如: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15.去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古义:离开。例如:吾去汴州,汝不果来。(韩愈《祭十二 郎文》) 16.怒 今义:愤怒。古义:奋发。例如: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周《逍遥游》) 17.危 今义:危险。古义:高。例如: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18.但 今义:但是。古义:仅,只是。例如: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 难》) 19.或 今义:或者。古义:有人。例如: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六国论》) 20.爱 今义:喜爱。古义:吝惜。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贾谊《过秦论》) 21.固 今义:坚固。古义:本来。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 说》) 22.诚 今义:真诚。古义:果真,如果,表示假设。例如:诚知其如此。(韩愈《祭十二郎 文》) 23.拜 今义:行礼表示敬意或祝贺。古义:授官。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4.除 今义:去掉。古义:授予官职。例如: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 25.鄙 今义:轻视或粗俗。古义:边境。例如: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 师》) 26.池 今义:水塘。古义:护城河。例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贾谊《过秦论》) 27.病 今义: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古义:痛苦,困苦。例如:饥冻虽切,违己 交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28.床 今义:卧具。古义:坐具。例如: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 29.略 今义:简略。古义:夺取。例如:进兵北略地。(《荆轲刺秦王》) 30.卒 今义:士兵。古义:死。例如:而卒葬之。(王安石《游褒禅

doc文档 专题20 古今异义词-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之阅读题必考题型攻克秘籍

教育频道 > 高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16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一吻天荒只爱你2022-11-14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