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6 《论语十二章》(中考真题精练) 【2020·内蒙古卷】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论语》八章 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②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③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 ④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张》) ⑤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 而》) ⑦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⑧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博学而笃志 (2)即之也温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找出文中与“人不知而不愠”意思相近的一章,说明此章中君子具有怎样的品德? 4.阅读⑦、⑧章,概括“君子”与“小人”有哪些不同? 【答案】 1.(1)坚定(2)接近(走近,靠近) 2.(1)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2)君子说话要谨慎寡言,但是做事要敏捷。 3.第③章中说明君子注重提高自身修养而不重名望。 4.君子安于贫困,坚守道义;小人则看重利益,会因私利而胡作非为。 【详细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作答此题,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注意词类活用现象及通假字、古今异义。笃, 坚定;即,接近,靠近。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 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 (1)两个“而”均表转折,译为但、却;罔,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 (2)讷,忍而少言;而,表转折,译为但、却;敏于行,做事要敏捷。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人不知而不愠”意思是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与之意思相近的一章是第③章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意思是君子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从中可以 看出君子的美德:不重名望,注重提高自身修养。 4.本题考查内容概括。第⑦章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以看出君子看重道义,小人看重利益。第⑧ 章“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可知,君子安于贫困,坚守道义;小人会因私利而胡作非为。这便是小人和 君子的不同之处。 【2020·海南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 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二则》) 乙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选自《<论语>十二章》)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 (2)《兑命》曰:“学学半”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4)传不习乎 2.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曰:教学相长也。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 比较甲、乙两段中的画线句,说说这两句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4. 班级召开“学会反思”主题班会,你代表小组发言,请从甲、乙两文中选一句作为你发言的论据写在横线 上。 【答案】 1.(1)味美;(2)教导;(3)喜爱,爱好;(4)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2.(1)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2)和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 3.示例①:甲段画线句是从反面论述不学习的后果;乙段画线句从正面论述要向他人学习。 示例②:甲段画线句强调要自主学习,乙段画线句强调要善于向他人学习。 4.示例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示例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详细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本题 中,“旨”,古今异义,古义为味美;“学”是通假字,同“敩”(xiào),教导;“好”,动词,爱好,喜欢; “传”,动词活用作名词,传授的知识。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本题的重点词有: (1)故:所以;长:推动,促进; (2)交:交往;而:表转折;信:诚信。 3.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 甲句意思是: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弗学,不知其善也”这是从反面在论述不学 习的后果,也即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乙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了要善于向他人学习,要有谦虚的 学习态度。 4.本题考查选用论据。解答本题,首先要清楚论点是“学会反思”,所选的论据要能证明该论点。甲文中,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中的“自反”“自强”就强调了反思的重要性,能证明论点;乙 文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也强调要经常反思,以提高个 人的道德修养,能证明论点。 【甲文参考译文】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这样 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上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 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2019·常州卷】 阅读两组文言选段,完成各题。 甲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乙 我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 ① ,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②.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③皆非仲尼 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④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⑤围孔子于 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慍见曰:“君子亦有穷⑥乎?”孔子曰:“君 子固穷,小人穷斯滥⑦矣。” (《史记•孔子世家》)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 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 (注释)①拜礼:拜见并接受聘礼。②中诸侯之疾:切中诸侯的弊病。③所设行:措施和作为。④用事: 当政,掌权。⑤徒役:服劳役的人。⑥穷;走投无路、困厄。⑦滥:不加节制,乱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 曲肱 而枕之 ② 威武不能屈 ③ 军 于城父 ④ 士不可以不弘毅 ⑤ 所刺讥 皆中诸侯之疾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在陈蔡被围,弟子们饿得站不起来,孔子为什么还不停地讲学、诵读、弹琴、歌唱?请结合甲乙两部分 材料加以综合分析。 4.对甲、乙两组文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称赞颜回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表明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 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要能自得其乐。 B.孟子认为符合仁、礼、义的策略才是“正道”,所以公孙衍、张仪之流不是大丈夫。 C.在几段选文中,对“贤者、士、仁者、君子”这几种人的道德要求是趋向于一致的。 D.选文中“安居、小人、存心”三个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我们最常用的意思相同。 【答案】 (1)①手臂自肘到腕的部分;②使…屈服;③驻军、驻扎;④弘,广大。毅,强毅;⑤批评、指责。 (2)①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② 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孔子在弟子们饿得站不起来,还不停地讲学、诵读、弹琴、歌唱,很好地阐释了“贫贱不能移”的大丈 夫气节,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惊而不变,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4)D。 【详细解析】 1.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 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 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 “曲肱而枕之”翻译为“弯着胳膊枕着它睡”,“肱”意思是“手臂自肘到腕的部分”。“ 威武不能屈”翻译为 “威武不 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屈”意思是“使……屈服”。“军于城父”翻译为“驻扎在城父”,“军”意思是“驻扎”。“ 士不 可以不弘毅”翻译为“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弘毅”意思是“志向远大,意志坚强”。“ 所刺讥皆中诸 侯之疾”翻译为“他所讥刺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刺讥”意思是“批评指责”。 2.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 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句中“不义”意思是“用不正当的手段”,“于”意思是“对于”。(2)“仁以为 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句中“以为”意思是“把……作为”,“亦”意思是“也”。“已”意思是“停 止”。两个句子语序正常,据此翻译。 3.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 选段中写弟子们饿得站不起来,孔子还不停地讲学、诵读、弹琴、歌唱,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君子固 穷”,这恰好能印证“贫贱不能移”和“士不可以不弘毅”,表现了孔子安于贫困,处变不惊的人生态度。据此 作答。 4.考查的是对内容的理解。 D:“安居”的古义是“安静”,今以是“安定的居住、生活”。“小人”古义“指社会地位低的人”,今义“人格卑鄙的 人”。“存心”古义“内心存有的念头”,今义“有意;故意”。故选 D。 【乙文参考译文】 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队攻伐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 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

docx文档 专题06 《论语十二章》(中考真题精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及中考真题专练(部编版)

教育频道 > 初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12 页 0 下载 1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让你在意2022-08-06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