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 感知文本大意,理清线索情节 考点题型 常考的题型有: 1、归纳内容要点,筛选信息。 2、理解标题,探究标题的含义。 3、概括或者理解文本的主题(中心思想)。 4、赏析情节的安排或作用。 方法总结: 一、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的方法 1. 标题扩展法:对标题扩展充实 2. 要素归纳法: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并合理组织 3. 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串联、合并。 4. 摘录句段法:引用或整理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点题句、关键句、主旨句、重 点段落中心句、警策句 议论抒情句等。 5. 取主舍次法:抓住重点段落、主要事件和内容进行概括。 二、探究标题 【方法归纳】 (1)标题含义。 ① 分析标题中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②分析标题的修辞义。首先将标题中运用的修辞还 原,然后理解文章标题的内容。③分析标题的双关义。即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④分析标 题的象征义。⑤分析标题和文章主旨的关系。(可以从文章表达的情感出发) (2)标题指代。 ① 明确标题中词语的本义。②明确文章体裁。如果是叙事散文,标题很可能是对这一件事 情的概括,作答时找到叙事散文的六要素,根据标题筛选概括即可。如果是抒情散文,标 题则为作者情感的寄托。作答时,找出抒情句、议论句,以此来判断作者的情感倾向,再 结合标题概括作答。如果是小说,标题大多含有某种深层含义,要通过故事情节从文章主 旨的角度来作答。 (3)标题作用 ①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②揭示文章的中心。这种情况下,标题中往往会出现表示情感或 作用的词语。③交代文章的线索。这种情况下,标题往往是事物,且在文中多次出现,贯 串全文。④交代记叙的对象。⑤新颖别致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这种情况下,标题往往 使用修辞或比较新奇。⑥含蓄隽永,具有象征意义。 答题模板:“×”标题的含义是……,使用了……的修辞手法,具有……的作用。 三、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 1.纵观全文:通读全文,明确文章所写的人物、事件或景物,通过对人物、事件或景物的 分析,来探求文章的中心思想。 2.抓住中心句:中心句往往点明了全文或段落叙述的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心句就抓住了中 心思想。 3.分析文章的标题:标题常常能作某些交代或暗示,或揭示文章体裁,或揭示文章的主要 内容,或暗示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意图,对解题有一定的帮助。 4.分析文章的抒情、议论成分:记叙文特别是散文,作者往往卒章显志,通过议论句或抒 情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抓住了这个观点态度,就能够把握文章的中心。 5.从反复出现的词句或暗示主题的关键词语入手,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理解小说的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小说标题。有的标题可能会直接点明主题,有 的标题可能会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 起画龙点睛的 作用,要善于从标题中提取小说主题。如《变色龙》,变色龙是蜥蜴的一 种,能随时改变皮肤的颜色,以适应环境的需要,文章借此讽刺了黑暗腐朽的沙皇政权 2.情节、人物。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是分析主题的重要材料和依据。如《孔乙己》,作者安 排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腿这一情节,除了说明丁举人的狠毒,还从不同侧面揭露了科举制 度的罪恶:科举制度培养了两类人,一类人以孔乙己为代表,失魂落魄、迂腐寒酸;一类人 如丁举人,凶狠残酷,丧失了人性 3.环境描写。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一定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因此,要学会把握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4.创作意图。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创作个性等,也有助于理解小说的主题。 如学生了解了鲁迅的创作意图,就能顺利地理解《藤野先生》的主题。 把握主题时,学生一定要认真阅读作品,要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避免认识上的偏见和 情感、情绪上的偏激。不能拿自己已知的道理生搬硬套,评价作品要有针对性。答题模式 小说通过描绘……故事情节,暗示了(刻画了、抒发了、呼吁了)… 五、梳理小说情节。赏析小说情节的作用。 通读全文,理清结构,找出主要的人物和主要的事 件,然后用“人十事件”的格式进行 概括。赏析小说情节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2. 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塑造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3. 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埋下伏笔,为下文中情节的发展做 铺垫,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答题模式为:××情节在文中有... ...的作用,突出了(表 现了)……(内容)。 真题精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母亲的刺绣时光 宫佳 ① 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 。 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图样里诠释着勤 劳。 ② 刺绣又称女红①,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曰:“一片 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惜到 了我这一代,我并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小时候,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拉地在毛衣 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小花朵,装点着 我们枯燥的生活。 ③ 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 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地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 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宁可写几篇字,也不握这银针, 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 ④ 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 ⑤ 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 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 着地绣出一花叶。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 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 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 ⑥ 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 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红,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 ⑦ 我接过那一摞鞋垫,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 垫绣着“万事如意”。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 过万水千山。我忽然理解了母亲,刺绣是她的一个爱好,而那些做工精美的绣品,是母亲 用心在歌唱。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干变万化的刺绣中,一针线里,绣出的是 一寸寸深沉的光阴。 ⑧ 远离家乡的,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 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 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内心沉稳。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隅,在 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鲜活,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划里写出或柔 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 ⑨ 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 ;风风雨 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即便是身处困境,也能心如磐石,攫取到欢乐的 浪花。 (选自《中山日报》,有删改【注】①女红(gong):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 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也作女工。 (1)围绕刺绣,“我”和母亲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请结合文章②~⑦ 段的内容概括。【归纳内 容要点】 人生阶段 主要时间 小时候 “我”常见母亲忙 稍微大些 结了婚 后来去谋生 活刺绣,绣品装 点 “我们”的 生活 (2)结合语境,品析第⑤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 出一花一叶。 (3) 联系全文,分析“刺绣时光”的含义。【探究标题】 (4)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理解文章主旨】 A.第②段中,引用唐代罗隐的诗句,只是为了突出母亲刺绣技艺的灵动高超。 B.第⑦段中,“我”看着母亲送的一摞鞋垫,感受到对去外地谋生的“我”的祝福。 C.第⑧段中,母亲的绣品在“我”心中生了根,表明作者开始拿起银针,静坐一角,绣出画 卷。 D.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领悟到刺绣是母亲的爱好,那些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 E.本文作者拾取变幻流年中的点点滴滴,于叙述中流露真情,在抒情议论中揭示生活的哲 理. 解析: (1) 母亲让“我学刺绣,“我”很笨拙,母亲并不勉强 “我”。(2)年迈的母亲依然在刺绣, 令“我”不解。① (3)母亲送“我”刺绣鞋垫,“我”理解了母亲 【解析】学生解题时,要先分析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再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 人物的活 动,采用“人事十结果”的方法加以概括。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分别叙写了小时候, “我”常见母亲忙 活刺绣,绣品装点着“我们”的生活 (第①~② 段); “我”稍微大一点,母亲让 “我”学刺绣,“我”很笨拙 母亲并不勉强“我”(第③~④ 段);等“我”结了婚年迈的母亲依然在刺 绣,令“我”不解(第⑤段);后 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送“我”刺绣鞋垫,“我”理 解了母亲 (第⑥~⑦ 段);最后,抒发了“我”对母亲 的美好品质的赞美之情(第⑧~⑨ 段)。据此概括作 答。 2“捏着”写出了母亲刺绣时拿针的动作,“执着”写出了母亲刺绣时的耐心、坚持。这两个词 表现了母亲的沉稳专注,心灵手巧,也表达出了“我”对母亲的疼惜之情。 3.①“刺绣时光”指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刺绣时光”也指 “我”以笔墨为针线,绣出活色生香的生活。②“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 “我”与母亲拥有了柔软的内心,辽阔的眼界;人生风雨中,生活有了小欢喜,让“我”即便身 处困境,也能找到快乐。 【解析】学生答题时,要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分析,结合语段的具 体内容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能力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小题 冰湖 ①“爹,溜网吧?”儿子猫腰拎起打网漂子,扔到船上。刚溜了几下就喊起:“大鱼!爹, 上了一条大的!”“慢着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 在船的右舷边。 ② 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 去,连鱼带网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 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 ③“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 在溜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 ④ 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的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 儿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 都陷入了阴沉沉的风雪中。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

doc文档 考点一 感知文本大意,理清线索情节-2021年中考语文记叙文提分突破

教育频道 > 初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12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山后别重逢2022-07-01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