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1 导言课 初高中衔接是我国当前中学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中考后,一大批的初中毕业生都涌入各种初高 中衔接培训班。高中开学之初,老师也都会花一定时间与精力给刚刚跨入高中的新生们进行初高中衔接辅 导。在这种大环境中,初高中历史衔接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 一、何为历史 历,过也。从止厤声。郎击切。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广义地说,是指一切事物以往的运动发展过程,分为自然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 狭义地讲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二、学史何用 1. 直接目的:考试 2. 间接目的:以史鉴来、以史正风、以史化人 材料一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 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2019 年 1 月,习近平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 材料二 学校的历史课必不可少,而且要学习正确的、全面的历史知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019 年 12 月,习近平在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观摩中国历史公开课后强调 材料三 我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丰富历史画卷。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历 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2018 年 6 月,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 三、高中历史 1.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的区别 能力要求 学科地位 学习内容 2.本学期学习 初中历史 “识记”“理解”(记忆式历史) 学业水平考试 通史 高中历史 “认识”“探讨”(分析式历史) “3+1+2”中的“1” 通史+专题史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材中共涉及历史文化名人 100 余位,思想、科技、文学、法律等著 作 80 余部,四大发明、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农学、地理学、水利工程等重大发明创造 50 余项,书画、 音乐舞蹈、雕塑、器物等艺术作品 40 余件…… 3.学科素养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1)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包含:社会存在决定社 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 对社会的贡献等。 (2)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以历史纪年、历史时序、 年代尺、阶段特征、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地图等形式呈现。 (3)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以史 料分类、史料辨析、史料运用、观点论证的形式进行呈现。 (4)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 能力与方法,以材料整理、对史料的解读、追溯起源、探讨因果、分析趋向、说明影响、判定地位等形式 进行考查,培养叙述历史和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 (5)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包含: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民主法治、科学精神、世界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联系现实等。 四、学史方法 1. 三个特征:时间、空间、人物 2. 四个环节:课前预习、课中高效、课后作业、巩固复习 3. 五个习惯:记好笔记、记好改错、善思善问、勤看地图、良好心态 4. 充实课外:多读书、观看历史影片、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走访参观博物馆、纪念馆、考古遗址公园 等,去领略历史的独特魅力 五、史学常识 1.中国古代王朝更替 《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2.中国历史分期 中国古代史:1840 年鸦片战争以前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 3.纪年方法 公元纪年:国际上大多国家通用的纪年方法。如“2020 年”(BC/AC) 帝王纪年:以帝王的年号纪年。如“庆历四年春”“乾隆元年” 干支纪年:十天干、十二地支,六十年一循环。如“甲午战争” 【学科点拨】 (一)如何高效记忆历史知识 1. 理解识记 2. 系统记忆 3. 根据遗忘规律及时巩固、反复记忆 4. 注意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分散记忆 (二)课上如何笔记 1.记知识的线索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 2.对重点知识的记忆 3.典型性问题的解题思路 4.课堂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 (三)初高中知识体系的差异 初中历史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版块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兼顾历史时序性和基础 性。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采用通史和专题史相结合,必修采取通史, 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采用专题史,旨在让学生多角度进一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 【历史课外阅读】 历史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初高中历史衔接具有重要意义。它是高一新生亟需弥补的一项功课,能为他们 克服初高中衔接障碍,顺利适应高中历史课程提供很大帮助。老师应帮助高一新生解决好为什么读,读什 么,怎么读等问题,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历史课外阅读习惯,帮助他们实现初高中历史的顺利过渡。 一、历史课外阅读在学生初高中历史衔接中的重要性 历史课外阅读是高一新生亟需弥补的一项功课。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广泛阅读 对学习的重要性。历史课外阅读对于学习历史更显得极为重要,因为历史囊括古今,包罗万象。仅仅依托 单薄的教科书很难学好历史。有鉴于此,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初高中历史课程对课外阅读都 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 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在课程资源方面强调: 除了历史教科书以外,图书馆、校外历史课程资源、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网络资源等等都是重要的课程 资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也指出:学生要“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 信息的能力……”在课程资源方面同样强调:除了历史教科书以外,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历史遗存等等 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当前,教育部的历史课标研制专家们在多个场合透露: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 养是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新思路,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简而言之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 史解释、历史价值观。显而易见,要落实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深化初高中 历史教学改革离不开在学生中推广历史课外阅读。然而,众所周知的是当前广大中学生的历史课外阅读十 分匮乏。可以说历史课外阅读是广大中学生亟需弥补的一项功课。而刚告别初中,进入高中的高一阶段显 然就是学生改变旧习惯,重视历史课外阅读,弥补这项功课的一个契机。 历史课外阅读是高一新生克服初高中衔接障碍,顺利适应高中历史课程的重要途径。初中历史课程从 宏观角度入手,按照时序编排教材,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侧重于识记。通过课堂教 学,学生就能基本掌握,进而能应对中考。高中历史课程兼顾宏观与微观,按照专题编排教材,教学内容 的时空跳跃很大,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也远远超过了初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上升到了侧重理解与应 用的层面。高考更是凸显能力立意,注重分析、综合、归纳、评价等高层次能力的考查。习惯了初中历史 的高一新生,一跨入高中,就马上要面对迥然不同、难度骤增的历史课,往往很不适应,难以顺利实现初 高中历史的衔接,进而严重影响了以后的学习。而历史课外阅读能够给高一新生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提供 很大的帮助。首先,一些可读性较强的历史课外读物能够帮助高一新生缓解畏难情绪,重拾学习历史的兴 趣与信心。其次,与教材相关的历史课外读物能够帮助高一新生适应教学内容跳跃性大的特点,拓展知识 面,构建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此外,广泛的历史课外阅读以及相应的交流探讨对于高一新生领悟课堂上 老师讲授的知识内容与方法技巧,提升阅读能力、史证能力、质疑能力,培养历史思维,养成勤学好问的 良好习惯,逐渐适应高中历史的教学也有很多帮助。 二、改进高一新生历史课外阅读状况的策略 历史课外阅读对于高一新生的初高中历史衔接是如此的重要,但是高一新生对于历史课外阅读普遍不 够重视。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帮助高一新生养成历史课外阅读习惯呢? 开门见山,讲明为什么读。历史课外阅读对于初高中历史衔接的重要性,老师很容易明白,但学生就 不一定明白。所以在学生刚跨入高中,刚接触高中历史时,老师就应当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历史课外阅读 对于读好高中历史的重要作用。笔者习惯于借助高一新生的第一堂历史课上一节《导言课》。在这节课里, 笔者会简单介绍初高中历史的差别与联系、高中历史的知识体系、学习高中历史的建议等内容。其中,笔 者就会强调历史课外阅读对于学好高中历史的重要作用。 推荐书目,指明读什么。由于历史包罗万象,历史类读物汗牛充栋,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无法读完,更 由于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各种书籍琳琅满目却又良莠不齐,高一新生在进行历史课外阅读之初 需要老师推荐阅读书目。适合高一新生阅读的历史读物有以下几类: (1)优秀的历史通俗读物。例如: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谌旭彬的《汉朝:被掩盖的真相》、 《中国:1864——1911》,张鸣的《辛亥:摇晃的中国》、《历史的底稿》,(美)林达的《历史深处的忧 虑》、《带一本书去巴黎》等等。优秀的历史通俗读物,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可读性强,有助于学 生提升对历史的兴趣,并且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增长新知,提升历史素养。要特别注意的是市场上的历史 通俗读物鱼龙混杂,各种穿越、戏说、秘史充斥其间,低俗化、娱乐化的倾向较为严重。老师要引导学生 注意甄别优劣。 (2)名家名著。历史课外阅读重点读名家名著。但历史类书籍多,名家名著也多,切忌贪多求全, 应从高中历史教育的实际出发,精选与高中历史教材相关,与高中生认知水平相契合的名家名著。值得推 荐的,中国史方面如:钱穆的《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国 大历史》,葛剑雄的《统一与分裂》,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美)徐中约的《中国的奋斗》, 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王奇生的《革命与反革命》,(美) 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等等;世界史方面如:陈哲衡的《西洋史》,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钱乘旦 的《在传统与变革之间》,李剑鸣的《美国的奠基时代》,(美)帕尔默等合著的《现代世界史》、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赫拉利的《人类简史》等等。 (3)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学杂志。例如:《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这些是国内中学历史教学圈内公认的四大学术刊物。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数不胜数的历史类文章充斥于网络与各类报刊杂志,令人眼花缭乱,难以

doc文档 专题01 导言课-2021年初升高历史无忧衔接(统编版)

教育频道 > 高中 > 历史 > 文档预览
6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误了一生2022-07-08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