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之 代词 1、指代人、代物 代事 他(们)它(们) 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十则》 2、 指示代词 这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 助词 1、结构助词 的 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 2、主谓语之间 不翻译 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3、补足音节 不翻译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宾语前置的倒装 何陋之有 《陋室铭》 动词 往、到 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送鲍浩然之浙东 练习: ⑴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丛祠中。 ⑵ 恢弘志士之气。 ⑶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⑷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⑸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以 介词 1、 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物件,译为“把”、“用”、“拿”等,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核舟记》 2、 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两章》 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3、表原因 因为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 4、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 泰山记》) 连词 1、表目的 来 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2、 表结果 以致 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动词 与“为”结合 认为 或以为死 《陈涉世家》 一般译成“认为”、“以为”。 皆以美于徐公 我以日中时去人近 练习: ⑴ 以伤先帝之明。 ⑵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⑶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⑷ 悉以咨之 ⑸ 属予作文以记之。 而 连词 1、表并列 并且(或不译)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多东坡 《核舟记》 2、表承接 并(或不译) 学而时习之 《<论语>十则》 3、表转折 但是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出师表》 4、表修饰 地(或不译) 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5、表假设 如果 而吾蛇尚存 《捕蛇者说》 6.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练习: ⑴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⑵ 长跪而谢之 ⑶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4)任重而道远 其 代词 1、人称代词 代第三人称 他(它)(们) 惧其不已 《愚公移山》 2、 指示代词 那 那些 这 其人视端容寂 《核舟记》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3、其中的 其一犬坐于前 《狼》 副词 1、 放在句首 表猜测 大概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2、表反问 难道 其真无马邪 《马说》 练习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因为)(这,指小石潭)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把)(作为) 3、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 4、以我酌油知之。(凭借)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中的) 6、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他,指陈康肃) 于 介词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 战》)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 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者说》)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练习 1、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2、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4、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仓鹰击于殿上。 《唐雎不辱使命》 然 1、代词、译作“这样”“如此” 父利其然也。 2、连词,放句首,表转折关系,然而。 然足下卜之鬼乎? 3、助词,分两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末尾,可译作“……的样子”“……地”。 秦王怫然怒。 (2)用于句尾,常与“如”“若”等连用,构成“如……然”“若……“可译作“……的样子”“像 ……似的”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4、 动词,可译作“对的”“正确的”“是对的” 吴广以为然。 练习 1、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 2、然则北通巫峡。 《岳阳楼记》 3、虽然,受地于先王。《唐雎不辱使命》 4、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焉 1、作兼词,相当于“于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作疑问代词,哪里。 且焉置土石。 3、作语气助词。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4、作代词,相当于“之”。 忽求之,父异焉。 练习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3、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4、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者 1、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 ①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②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③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④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2、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 :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3、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黔之驴》 练习 1、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有蒋氏者,专其利三十一。 虽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 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练习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3、故虽有名马 《马说》 4、故余虽愚、《送东阳马生序》) 5、虽有千里之能 《马说》 乃 副词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 ①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 ②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连词 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 ① 乃入吴寻二陆。(《周处》) ②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代词 译为“你、你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练习 1、乃入见(九上《曹刿论战》)07 成都 2、重修岳阳楼(于是)(八下《岳阳楼记》) 3、乃记之而去(八下《小石潭记》) 4、陈涉乃自立为王(九上《陈涉起义》) 5、久而乃和(才)(八下《送东阳马生序》) 6、羲之之书晚乃善(才)(八上《墨池记》) 7、见渔人,乃大惊(七下《桃花源记》) 为 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①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 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 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短文两篇》)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doc文档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教育频道 > 初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4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第 1 页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第 2 页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第 3 页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第 4 页
本文档由 仅是祈愿2022-11-15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