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项练习九:古诗词赏 析 (一)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下列对颔联和颈联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颔联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意境开阔。 B.两联均用语清新,不事雕球,且对仗工整。 C.颈联是牧人与猎马的特写,“驱“带”两字写活了画面。 D.两联景中含情,突出表现诗人融入田园生活的喜悦之情。 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D【解析】D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本题考查学生对整首诗歌主题的理解。需要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来 看。东皋是王绩隐居乡里时的游玩之地。诗写秋天傍晚景象,由于诗人独自置身于东皋野外,所以诗中充溢着诗 人孤独落寞的感受。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2.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整首诗歌主题的理解。需要结合作者的写 作背景来看。东皋是王绩隐居乡里时的游玩之地。诗写秋天傍晚景象,由于诗人独自置身于东皋野外,所以诗中 充溢着诗人孤独落寞的感受。 (二)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请你说说“几处早莺争暖树”一句中“争”字用得好在哪里? 2.下面与《钱塘湖春行》一样描写初春景象的一项是 ( ) A.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D.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1.准确地描绘出鸟儿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2.B (三)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首联中的“空”强调空间的虚无,有空荡之意;颔联中的“空”除了有空间感,还强调了 的渺远,两个“空” 传达了诗人睹景所产生的 之情。 2.此诗尾联和李白《渡荆门送别》的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写法各有其妙,请比 较二者的不同。 1.时间(历史); 失落(或:孤寂惆怅,怅惘,伤感等)。 2.这首诗尾联情景交融獉獉獉獉,诗人借弥漫在长江之上的浩浩烟波以及越来越深的暮色,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挥 之不去的思乡之情; 《渡荆门送别》的尾联,用拟人的修辞獉獉獉獉獉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 的依恋之情。 (四)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直"“圆”的妙处。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表现了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了孤寂心境。 B.颔联“征蓬”“归雁”的意象,或是实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 C.整首诗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布局精巧;领联采用对仗的手法,韵律和谐。 D.“候骑”是等候在此的土兵,表现了边塞将士对诗人的欢迎,让人倍感温暖。 1.‘直’字写出了孤烟直冲云霄的劲拔,‘圆’ 字写出了落日在地平线的衬托下又大又圆的视觉感受,直的是烟,圆的 是落日,和地平线一起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几何图案;一‘直’一‘圆’描绘出在苍茫大漠背景下,塞外壮丽独特的景象。 2.D (五)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写诗人乘船来到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B.颔联以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由蜀地到荆州,两岸的地势由平原过渡到山地。 C.尾联采用拟人手法,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恋恋不舍。 D.这首诗明丽流畅,写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又表达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2.简要分析颈联如何体现“诗中有画”的特点。 1.B【解析】本题考查句意理解、赏析,解答时明确全诗的每一句话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B. 有误,这一句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而不是由平原过渡到山地。 2.颈联描绘了两幅图画: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 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要找出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再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结合所用修辞的特 点,结合写作背景,整首诗的意思,加以赏析。颈联将明月比作天镜,将云霞比作海市蜃楼,描绘出眼前看到的 绮丽景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意思是: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 生成海市蜃楼。这一句写的是远景,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 (六)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诗句的画面加以描绘。 3.下列对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的“随”“入”二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和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B.颈联承接上联,变换视角,通过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来展现令人陶醉的江上美景。 C.尾联“送”字用得妙,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故乡水因可怜诗人而不辞劳苦送行万里的深情。 D.全诗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既写出诗人初次离家的新鲜、欣喜的体验又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不舍 之情。 1.思乡(怀乡 2.示例:诗人舟过荆门,眼前,月亮映入清澈的江水中,像飞下的天镜,皎洁明亮;天边,云霞飘飞,如海市蜃 楼般变幻多姿,让人陶醉!(意近即可) 3.C.故乡水因可怜诗人,表述不正确。 (七)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首联和颔联借两个“空”字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感。 2.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1.寂寞孤独(失落惆怅、岁月易逝等) 2.① 全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如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增添了浓浓的乡 愁。②本诗写景意境深远壮阔,诗中所用的“白云”“晴川”“芳草”“烟波”“江”等意象,给人以愁而不怨之感。③本诗写 景抓住景物特征,如颈联描写草木丰茂,抓住其生机勃勃的特点。④本诗写景层次分明,远近结合,俯仰结合, 虚实结合 (八)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而无车马喧”的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好,为什么? 1. B 2.“见”字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南山时的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 (九)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题为“春望”,请说说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结合全诗,说说题目中的“望”字有哪些含义。 2.花、鸟平时乃可娱之物,诗人却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一种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1.【示例】“望”到的景物:国都、山河、草木、花、鸟。“望”字的含义有:①诗人眼中所见:山河破碎,春天的 凄凉景象;②诗人心中的期盼:亲人团聚,国家安定。(意思对即可) 2.移情于景。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 表达了诗人“感时(忧伤国事)”“惜别(恨别家人)”之悲。 3.【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 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十)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好在何处。 2.最后两句诗借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1.【示例一】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首句描写了城头黑云密布低垂,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的情景;次 句描写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守军将士严阵以待,气氛异常紧张的情景。 【示例二】这两句运用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赞美守军将士 的高昂士气。 【示例三】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 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2.借用了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表现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 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或:报效朝廷、忠君报国的决心) (十一)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 ”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 之情。 2.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做铺垫,使人心绪无法平静。 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被重写。 D.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 影响。 3.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 1.“折戟”;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 2.D 3.这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间接地通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

docx文档 2020——2021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项练习九:古诗词赏析

教育频道 > 初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13 页 0 下载 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诉说2022-09-23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