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练:插叙的感知和运用训练 【知识讲座】 插叙法,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线索,插入一段与中心事件有密切关 系的内容,然后接着原来的叙述线索叙述的一种叙事方法,也有的人把这种方法称为“山断云连法”。 在写 文章时恰当地运用插叙,可以在突出叙述主线的同时,又顺便能把一些与之有关连的事实或事件做出叙述, 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加突出,使文章结构上有断有续,有张有弛,富于变化, 造成文章的波澜起伏,曲折有致,更有吸引力。 一、追叙前因 紧凑结构 为了迅速推进情节,展开矛盾,先将某事推出,然后在适当的地方,再对此事的原因做出交代。一 篇题为“心墙”的习作,写“我”和朋友拆除“心墙”、重归于好的故事,请看原文: 期中考试最后一场考英语,我被安排在初二(2)班教室。我拿着文具盒,走进考场,迅速寻找自己 的位置,一抬头,发现他坐在我的位置后面。低头不见抬头见,真是冤家路窄。 我和他从约幼儿园到初中就一直是同班同学,几年来,我们一起攻克数学难题,一起外出旅游探险 , 一起规划人生未来,可如今已形同路人。事情很简单,班干部改选的时候,他把关键的一票投给了别人, 使我这个老班委惨遭失败。我指责他“背信弃义”,他说不搞“人情交易”,于是我当众宣布:断绝一切交往。 两个月来,我一直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 现在,我们一前一后,成了紧密邻居,我心里老大不舒服。 文章接下来写“我”心无旁骛,专心做题,涂答题卡时用力过猛,2B 铅笔突然断了,三面求援而不得, 正在万般无奈时,他把一支削好的 2B 铅笔悄悄滚到“我”的脚下,两人相视而,心墙在笑声中轰然倒塌。 文章第 2 段关于断交的叙述,就是一个追叙前因的插叙,没有这段插叙,读者无法知道事情的原委, 如果不用插叙,就要从幼儿园写起,这样平铺直叙,结构就显得松散、拖沓。 二、回忆前情 丰满人物 在通过记事写人的文章里,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穿插交代相关的往事,这样可以增加表达容量, 丰满人物形象。一篇题为“天使的翅膀”的习作,写妈妈风雪之夜来校接“我”,半路上摩托车抛锚,她步行数 里,一路小跑到学校。请看其中两段: 看着强子那得意的神情,我没有丝毫的妒嫉,我爸爸妈妈对我的关爱一点不比他们差。那也是一个 风雪的夜晚,爸爸外出打工,妈妈连续几天感冒,散学了,我知道不会有人来接自己,便一头冲进风雪之 中,可走到校门,妈妈在传达室已经等候多时。 同学都走光了,我也向校门口跑去。校门口站满了家长,我瞪大眼睛向人群中扫去,希望能看见我 熟悉的面孔,可是没有!父母都很忙,常常不能按时回家吃饭,有时就在附近店铺里买点什么充饥,但是 在关键时刻,他们从来没有耽搁过接我回家。有一回突然下雨,妈妈想到自己没有时间来接我,就提前把 雨衣送来,让我自己回家。可是今天怎么了? 在等妈妈的过程中,穿插回忆与接送有关的两件事,一是妈妈连续几天感冒依然冒着风雪来接“我”, 二是因为没有时间来接“我”就提前送来雨衣。要是没有这两个内容的插叙,单写今天的事情,固然也可以 写得很感人,但毕竟有些单薄,有了这两件事的插入,就突出了母爱的一贯性,母亲的形象就更丰满了。 三、解释说明 情宜理合 在叙述中心事件的时候,有些需要对相关内容和情节作适当的解释说明,这样才能使情节合情合理。 一篇题为“礼物”的文章,写自己用奖学金为父亲买烟,而当我把烟献给父亲的时候,他已经把烟戒了,孝 心和爱心同样地感人。请看其中几段文字: 我赶紧上前扶他坐下,迫不及待地报告起带回来的好消息:“爹,期中考试,我总分全年级第一!”父 亲激动地点着头,现出一脸振奋与欢乐。“爹!明儿是你五十三岁的生日,我用奖学金给您买了条烟。”我 满怀激情地在包里翻出给他的生日礼物,恭敬地呈上。 抽烟,是父亲一生中最大的嗜好。烟对他,有着驱疲逐倦的奇特魔力。父亲每每在田间劳累了,便 从怀里摸出一支极便宜的劣质烟来,悠悠燃起,在专注安逸的神情中,用烟伴随田间劳作后的片刻休憩, 末了,体力似乎也全部恢复,便又操起农具,去加劲干活…… 而此时,父亲却呆着没接。他慢慢站起身离开了木凳,脸上的表情一下子复杂了许多,嘴唇也开始 剧烈地翕动,但,没出声。 抽烟不是一个好习惯,中学生用奖学金买烟孝敬父亲,不值得提倡的。但是,一位农民的父亲,为 儿女操持劳碌,别无他求,唯一嗜好就是烟,对于这样的父亲,一个中学生用奖学金为父亲买烟,便是孝 的最有力的表达了。正是有了这个说明性的插叙,文章的情节才显得更合理。 【误区警示】 一、不用插叙 平铺直叙 有些同学写记叙文,故事从什么时候开始,文章就从什么时候入笔,故事平铺直叙,没一点波澜。 有一篇题为“成长的困惑”的习作,写在地摊上买玩具,讨价还价,智斗小老板,文章最后写道:“工于心计 , 巧于周旋,成长竟以丢失真诚为代价,我真不感长大!”揭示成长的悖论,立意深刻,发人深省。文章的结 构是这样安排的:过去在地摊上购物上当受骗→今天在小老板面前斗智斗勇→抒发人生感悟。文章完全按 照事件的自然过程进行叙述法,结构松散拖沓,缺少艺术感染力。后来作者改从今天的购物现场写起,而 把过去上当受骗的情节作为背景,用插叙来交代,请看其中几个段落: “老板啊,你真当我是孩子好欺侮,开口就要这样的价?”我装出十分老练的样子。 “好,小姑娘,看在你是学生的份上,便宜点,20 块钱好了,我只赚两块钱。”老板说得十分诚恳, 可是我不敢相信他的话。 2 年前,一次买布娃娃,老板要价 15 元,我嫌贵,她向我漏底:进价每只 13 元,别人卖 20,她只 卖 15。她得意地说:“他们半天卖不出一只,我一天可以卖出几十只,这叫薄利多销。”我感受着她的真诚, 一下子用 30 元买了两只。可是妈妈晚上带回同样的两只,总共才花 10 元钱。这位老板骗了我钱,也骗走 了我的情感。现在,眼前这位卖瓷玩具的老板又在重演别人使用过的伎俩,我还会上当吗? 以今天买玩具为中心事件,从现场写起,用插叙追叙前情,写出“我”精明起来的社会原因,文章结构 紧凑,波澜起伏,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二、没有插叙 内容单薄 有些同学写叙事性文章,注重事件过程的清晰和完整,但不善于展开想像和联想,忽视通过插叙来 增容扩量,单纯的线型结构势必影响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有一篇题为“古铮降温”的习作,写在一个乐器店 听古铮,在老板的诱导下,认识到苦恼无关环境,全在自己的心境,文章颇有哲理,耐人寻味。文章是这 样安排写作内容的:“我”考试失败,心情不好→在乐器店听古铮→老板讲古铮可以降温→“我”感到老板的话 有道理,认识苦恼全是自找的,重归欢乐。文章感悟虽然深刻,但是表现乏力,后来,作者在听老板谈话 之后又增加了一段插叙,效果不大不一样。请看相关段落: 一曲毕,老板问:“怎样?还热吗?” 要不是老板提起,我倒忘记了刚才的闷热。说真的,此刻已经没有了夏天的闷热,有的倒是春日的 凉爽。那感觉颇似军训时的情景,经过一阵紧张的操练,休息时来到绿荫下,轻风徐来,席地而坐,大有 好不快哉的感觉! “古铮可以降温呢。”老板淡淡地说。 老板的话让我心微微一颤,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件事来。小学三年级时的暑假里,舅舅说送我一只 MP3,要我自己去拿。中午,我去舅舅家,拿了 MP3 就回家,舅舅说天气热,等太阳下下再回去,我说: “不怕,有 MP3 呢。”说得一家人哄堂大笑。不过,那天中午在火火热的太阳下行走,真的一点也不感到热。 这或许就是人们说的心定自然凉吧。 通过相似联想,运用插叙,增加小学三年级去舅舅家拿 MP3 的情节,与古铮降温互相印证,内容更 为丰富,意境更为丰厚,主题表达更为有力。 三、交代不清 界限不明 插叙部分要有专门的文字交代,要用好“过渡句”,做到行止有序,衔接自然,否则,交代不清,文章 就会显得思路凌乱。请看《村边,有一条小河》的部分文字: 太阳刚一露脸,帆就来到河边,坐在河堤上静静地凝视着这条熟悉而又陌生的河。 夏夜,鸣蝉几只,蛙声一片。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把孩提时的帆扔到河里。他像一条鱼儿,立刻鲜活 起来。帆浮在银波里,数着星星,任清凉的河水“哗哗”地抚摩他。更有趣的是,他趴在水底,睁开眼睛, 数得出水里的鱼儿;月光下,鱼儿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像天上的星星,像地上的萤火虫。 “毒鱼啰!”“快去捡鱼呀!”人们兴奋地叫喊着,帆看见河变成了一个流动的坟场。苗条的“白条子”、 大个的鲫鱼、肥胖的鲤鱼都挺着肚皮、鼓着眼睛浮了一大片。一夜之间,河老了,像一位老妇人。一闭眼, 帆就能听到河的呻吟,鱼的哭泣。 坐在堤上的帆又闻到一股异味,身子一抖,像触了电。 河堤上,几根粗大的排污管。堤外,几座厂房,几根烟囱,几柱浓烟,一片“隆隆”的机器声。堤边, 成片的漂亮洋楼。 文章以帆在河边的见闻为线索,描绘河水被污染的现实,第二段为插叙,回忆昔日清澈河水带来的 欢乐,与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由于没有用好过渡句,插叙部分起迄不明,造成文章思路的凌乱。针 对这种情况,可以在第二段前增加一句“望着眼前污浊的河水,帆的心悸动了一下,记忆便随河水流淌出 来”,以领起插叙部分;在第三段“人们兴奋地叫喊着”后面增加一句“帆从深思中抬起头”,以表明插叙的结 束。这样,方能保证主线和插叙的分明。 【例文剖析】 修面 随着九爷推子嚓嚓的声响,父亲浓密而微卷的胡子一绺一绺地掉在白色的围布上。父亲紧闭着眼,一 动不动。 很快,九爷就将父亲的络腮胡子和嘴唇周围的胡子推了一遍,父亲剩着胡碴的脸像收割后的麦地。 九爷放下推子,说你爹怕有一两个月没剃胡子了吧? 我说是的,他病了两个多月了。 九爷取出香皂盒,吩咐我去倒点热水来。 我提起墙角那只父亲用了许多年的铁壳水瓶,倒了开水,又从缸里舀出冷水对上,试了试水温,把脸 盆端给了九爷。 九爷拿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脸帕,卧进水里,停了一会儿捞起,稍稍捏捏水,便用帕子在父亲的腮 上和嘴唇四周来回地润;润过后,才用细毛刷子刷上香皂沫子,刷在父亲刚推过的胡碴上;然后九爷才掰 开剃刀,向父亲抹满香皂沫子的脸上刮下去。 我看着九爷努力地叉开腿,弓下身,不断地变换着姿势,以便更好的剃掉父亲粗壮的胡碴…… 小的时候,父亲总爱用他的胡碴扎我的脸。记得有一次我拉着父亲的手,指着墙上的马克思、恩格斯像 对他说:爹,你为啥不留个他们那样的“大扫帚”呢?父亲笑着刮刮我的鼻子,说那多不方便,吃饭还得撩着 胡子。说着父亲就做了一个撩起胡子的动作,惹得我哈哈大笑。 其实我知道,作为民办教师的父亲工资微薄,同时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经常去理发修面,因为每天都有 两个班七八十名学生的课等着他去上,作业等着他去批改,还有许多永远做不完的家务。而父亲的胡子又 属于长得特别快的那种,像割后的韭菜,因此父亲不得不每隔两三天,就用剪刀剪掉自己的胡子。父亲不 是那种不修边幅的人,相反,他在学生面前总保持严肃、端庄、整洁的形象,剪掉胡子

doc文档 第04练:插叙的感知和运用训练-初中作文能力分项训练40练

教育频道 > 初中 > 语文 > 文档预览
15 页 0 下载 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嗜桖仦媄囡2022-04-25 16:00:0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1+1=?( 答案:2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